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战时期,日本的扩张和侵略威胁到中苏两国的安全,中苏在对日立场上有诸多共同利益。两国由长期的疏远开始走向合作。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此后,中苏相互支援和配合。由于军用物资和人员的输送需要一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促使中苏双方开辟了西北国际战略通道。抗战期间,中苏西北战略通道是苏联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大动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进驻中国东北的苏军未与中国政府商议,即以"战利品"名义,擅自拆迁了东北主要的工矿设施,搬运了大批物资财物,国民政府对此进行了多番交涉,但苏联一直坚持"战利品"的说法。1946年2月中国出现反苏运动,苏联在东北的劫掠行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但苏联依然拒不归还东北的日资设备,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恢复,也影响了日后中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率先伸出援手,大批物资陆续运抵中国,飞行员和军事顾问迅速赴华参战。5000多名苏联人奋勇战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前线和后方,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抗战后期,苏联果断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到来。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书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互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急需国际方面的援助.先后在西北、西南、沿海等地建立了多条国际援华大通道,其中西北国际援华大通道建立的时间较早、持续时间最长,其建立和发展与当时的共产国际和苏联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时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有着重要的联系.甘肃,是这条大通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大量军事物资、还贷物资的转运和与苏联之间人员的往来,无论航空还是陆路运输,甘肃都是必经之地,尤其是省会兰州,成为中苏空军重要基地和物资转运中心,在国际援华大通道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960年以前,中国和苏联关系友好,中苏边境中方一侧基本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1962年初,新疆伊犁、塔城等地区发生了大批居民逃往苏联的事件.起初是少数居民外逃,从3月中旬至5月,发展成为成群结队外逃.在伊宁市还发生了一些不法分子冲击政府机关、抢劫政府档案的事件.截至5月底,逃往苏联的中国公民累计达6万余人,他们带走大小牲畜23万头、大车1500多辆,造成耕地荒芜60万亩.加上被捣毁的政府机关、企业和被抢劫的粮食、物资等,造成的损失累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出于国际主义和维护自身战略安全的双重目的,通过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财政援助.1931至1937年局部抗战期间,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向中共中央提供了161万美元和210万卢布的资金;而在1937至1945年全面抗战期间,苏联和共产国际通过汇款、委托专人转交等方式,向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正机工们历尽沧桑1939年,当滇缅公路国际运输线刚开辟通车,祖国正急需大批熟练汽车司机之际,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号召华侨机工回国报效。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自1939年至1942年这三年间,滇缅公路输入军需物资45万多吨,平均每日达300吨。南侨机工在抗战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正说到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很多人知道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中国东北,横扫日军几十万关东军的事情。其实,苏联对于中国抗战的援助可以追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动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和东北抗联在失败后都退入苏联。苏联政府不顾日本抗议,对他们予以很好的照顾安排。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又从道义、人员、物质上给予了中国巨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抗战初期,天津、上海、汕头等重要港口相继被日军侵占,中国对外交通儿乎陷于绝境.当时抗战所需要的各种战略物资90%以上需要进口.为了将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尽快运进中国,国民政府积极开辟了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驼峰航线二条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在开辟和保卫这些“生命线”的过程中,盟国,尤其是中美两国军民付出了血的代价,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积极有效领导全民族抗战,党中央提出"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打通国际通道、"背靠苏联"是中共这一时期的重要战略意图。苏联和共产国际一直支持中共打通国际通道,在红军落脚陕北后更为关切,并作出给予军事和技术援助的承诺。但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不希望与日本过早发生冲突,加之当时绥远伪蒙军与中国军队冲突升级以及日本特务遍布绥远的状况,遂变更援助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军打通国际通道的军事实践。  相似文献   

11.
1960年以前,中国和苏联关系友好,中苏边境中方一侧基本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1962年初,新疆伊犁、塔城等地区发生了大批居民逃往苏联的事件。起初是少数居民外逃,从3月中旬至5月,发展成为成群结队外逃。在伊宁市还发生了一些不法分子冲击政府机关、抢劫政府档案的事件。截至5月底,逃往苏联的中国公民累计达6万余人,他们带走大小牲畜23万头、大车1500多辆,造成耕地荒芜60万亩。加上被捣毁的政府机关、企业和被抢劫的粮食、物资等,造成的损失累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那么,这一事件爆发的原因何在?中国政府又是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中苏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追求真理、矢志向苏联学习的青年去苏联,除从欧洲直接抵达的外,在中国大陆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新疆,一个是黑龙江。而大部分主要从黑龙江各口岸和通道前往苏联。黑龙江口岸和通道较多,主要大的通道有四条:第一条,哈尔滨往北经中东铁路满洲里出境;第二条,哈尔滨往东经中东铁路绥芬河出境;第三条,从海上抵海参崴、经西伯利亚铁路到伯力,再经水路黑龙江至黑河或海兰泡至赤塔和伊尔库茨克;第四条,从哈尔滨走松花江、黑龙江到伯力,再逆水至黑河出境。有人把去苏联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经过的路线比喻为"红色丝绸之路",那么黑河就是红色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13.
1937年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新疆也和全国一样迅速形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新疆盛世才地方政府建立了统战关系,新疆各族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西北国际交通线的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唐静 《党史文汇》2006,(11):38-39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大力援助,很多国际友人和志愿人员来到中国,加入了抗击日寇侵华的行列.在抗战初期,中国的天空中曾出现了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外国援华航空志愿队,他们比闻名遐迩的美国援华"飞虎队"更早地出现在中国领空,协同中国空军对日作战.他们来自社会主义苏联,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被中国军民亲切地称为"斯大林之鹰"和"正义之剑".  相似文献   

15.
三、巩固抗日民主阵地 (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倡 导和促成 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 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 深刻变化,对中国抗战产生了重大影 响。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对 苏联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苏联军  相似文献   

16.
正与新疆有着不解之缘的邓发同志,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后曾两次奉命来疆,开展革命活动达两年多时间。这段经历不仅是他21年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新疆现代革命史上的光辉一页。历尽艰难奉命经新疆秘密赴苏联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为了向共产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底毛泽东访苏时,曾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表达了自己的委屈。这种委屈和不满,并非来自20世纪30年代以王明为代表的、具有留学苏联背景的"左"倾教条主义中央的排挤和打击,而是对抗战结束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不满。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苏联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中共态度冷漠。在1948年国共两党决战进入关键阶段之时,毛泽东多次提出访问苏联以就中国革命若干重大问题与苏联商讨,均被其婉拒。1949年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时,苏联仍然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力促国共和谈。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毛泽东对苏联的不满,也为日后中苏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无论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苏联为了避免与东部的日本发生直接冲突,为对西部德国的即将入侵做充分准备,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争取其中立的政策。苏联对日的中立政策反映在中日战争中,就是既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又对中国的抗战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和影响。苏联对日政策表现在中日战争中更严格地说:就是严守中立,在即保持中立的同时,又支持中国的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一直是苏联在远东的潜在敌人。尤其是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相似文献   

19.
正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利用海军力量,迅速对我国沿海地区展开封锁,以切断国际援华战略物资进入中国的通道。沿海被占领后,云南因建有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通往东南亚各国,一时成为国际援华战略物资进入中国最大的集散地。为此,日军在未占领武汉、广州之前,就匆忙对云南首府——昆明发动了试探性的空袭。1938年9月28日,日本海军航空队的9架96式陆上攻击机首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久,便于1937年8月20日宣布封锁中国海岸,切断中国获得外援的国际通道,企图迫使依靠外援抗战的国民党政府屈服就范.于是,一场封锁与反封锁、绞杀与反绞杀的"公路战争"就这样展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