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传利 《前线》2013,(7):33-35
一位智者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当前,亿万中国人民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而欢欣鼓舞,豪情满怀地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思想的闪电来照亮。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13,(5):29-2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3.
杨阳  宋秀芝  安超  陆欣 《世纪桥》2013,(10):61-63
“中国梦”与“美国梦”体现了世界经济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从它们发展的历史根源开始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对各自国家及世界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介绍了“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有促进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相同点,另一方面,从二者追求的本质、产生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实现途径等方面介绍了“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差异。最后,提出从“美国梦”中吸收其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并要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杨阳  宋秀芝  安超  陆欣 《世纪桥》2013,(8):61-63
“中国梦”与“美国梦”体现了世界经济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从它们发展的历史根源开始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对各自国家及世界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介绍了“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有促进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相同点,另一方面,从二者追求的本质、产生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实现途径等方面介绍了“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差异。最后,提出从“美国梦”中吸收其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并要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马修洁 《党课》2013,(17):37-44
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追求,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需要根基、需要实践。建设“新国企”是国企人共同的责任,是成就中国梦的具体使命和实践。作为国企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只有把实现中国梦与建设“新国企”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才无愧于“战斗堡垒~时代先锋”这样伟大的称号。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全国人民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把“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起来,把民族复兴的“宏大述事”与关注民生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把国家梦植根于国民个人的生活之中,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的有机统一,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三大特殊功能,实际上就是为追逐和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嘲。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理解、广泛宣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实践路径,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励全市人民加快推进首都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全市开展“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前理论界、学界主要在两个层次探讨了中国梦:一是在总体上对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出场”意义作了阐释,二是在学科层面对中国梦作了初步拓展.这些探讨事实上都程度不同地涉及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所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这是深入中国梦“内涵”的关键节点.中国梦战略所内含的“基本问题”是“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内涵富有多层结构与现代气派而非限于恢复中华“盛世”,中国梦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向,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式能使中国梦成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同奋斗。因而,在利益多样化、关系复杂化、冲突明显化的今天,研究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意识形态整合和执政党整合在内的社会整合机制对于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深刻表明了我们党所处的“时”与“势”,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行为导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需要所有中国人共同奋斗去实现。高校以“中国梦”激励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奋发成才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全面深化改革宏伟蓝图,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沙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担当省会城市责任、使命与重托,充分释放改革新红利,广泛凝聚强大正能量,以全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实践,奋力谱写中国梦的长沙篇章。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国梦”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高校可通过大学生历史使命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三种实施路径,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基本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它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梦的重要成果,对“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继续弘扬《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6.
民族复兴之“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祈望和追求,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强大内驱力和凝聚力。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主体和中坚力量,青年一代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研究青年的社会担当与“中国梦”的关系、当代青年一些负面特点对实现“中国梦”的逆向影响、当代青年在共筑“中国梦”中的社会担当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捷 《前线》2013,(6):14-16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出并系统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念,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这对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时刻,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开创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时所追求的“井冈梦”,探讨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今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乡村兴则国家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高校应高度重视开展“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将“中国梦”融入教育工作者头脑、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营造学习“中国梦”的校园氛围等路径,构建高校学习与践行“中国梦”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方若石 《世纪桥》2013,(8):53-5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铸就“中国梦”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