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亚伟  魏春雷 《学理论》2013,(29):40-42
在政党执政权的得失与安危的动态发展中,分析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机理,为有效防范政党脱离群众提供理论遵循和精神支持,是一切政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庆萌 《求知》2002,(3):24-24
做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社会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农村的一些干部群众显得一时六神无主,思想茫然。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干部及时了解群众的心态,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拿措施,为他们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比如,招商占用土地,农民们不了解、也不理解,几代人所依赖的土地是拿出去,还是不拿出去?他们没有主意,这时很容易受个别人的牵制,走向政策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3.
实践“三个代表”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每个党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和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4.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群众与上级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最基本的组织功能,也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而要做好这一工作,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因此,应科学地设计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并注意处理好不同机制、不同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7)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部分党员同人民群众感情淡化,损害了部分群众利益,对党群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党群疏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时代变化党的群众观在理论上的创新与实践的脱节等有关。在当前执政条件下复苏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是解决部分党员脱离群众的有效方法,关于动力机制的建构,主要从内部原动力和外部压迫力两方面论述,其中外部作用起到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动力是目前理论界关注的前沿领域和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动力主要包括内驱力和外促力两个基本方面。从内驱力来说,要考量政党性质、政党宗旨、政党纲领与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之间的内在逻辑;从外促力来说,要考量联系群众而兴脱离群众而衰的经验教训、夯实政党自身执政合法性基础的现实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愿景与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之间的影响机理。建设"服务型"政党,这既是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内驱力与外促力共同的价值指向与目标追求,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历史进程得出的宝贵经验与基本结论,更是目前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时代要求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党的一切工作体现人民的意志、利益和要求,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深入学习领会这些论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对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既是对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党执政60年来宝贵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干部党性作风教育、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9年以来,重庆市率全国各省市区之先,在全市10万机关干部中开展以“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下称“三进三同”)和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  相似文献   

11.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意愿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机制,这一机制构建的重点在于社会关注机制、社会引导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社会修正机制等四个方面,同时要抓住加强社情民意调查机构建设、关注并解决突出社会热点问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共享发展等三个关键。总之,全面从严治党既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采取的重大决策,也必将随着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而得到深入持久的推进,并取得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2.
完善党内选举是推进党内民主的基础环节和根本体现,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现实路径.完善党内民主选举的动力机制是由需要激励机制、目标导向机制、制度供给机制与主体能动机制组成的多层次复合结构.在党内民主选举实践中,充分激活各种动力,积极建构并完善“多维一体”的党内选举动力系统,是使党内选举富有成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考察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政府、市场和农民是三大核心要素.基于三者在城乡关系演交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必须重塑政府、市场和农民,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农民共同作用的合力协同的动力机制,即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为根本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与平等发展为核心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爱琳 《学理论》2012,(19):191-19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普及,微博已经成为当下发展迅速最快的新媒体形式。基于对吉登斯现代性的分析,阐述了微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信任关系,指出微博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动力机制是网络的时空分离和反思性。微博的发展推动了对信任机制的思考,对现代社会信任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七次行政体制改革,改革的动力与成效备受关注。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涵盖行政成本、协调成本、决策成本、信息成本、寻租成本等要素。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利益集团的机会主义和公职人员的有限理性是行政体制改革中交易成本偏高的重要原因。未来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可以从建立节约型政府、合作型政府、创新型政府、学习型政府和廉洁型政府着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共行政价值实现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来说,公共行政价值的实现是以正方向矢量演进的,因为它受到来自于公共行政价值主体动力和客体动力的双重推动。人类社会的理性之光和理想之欲构成了公共行政价值实现的主体动力,其客体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人为设定和内部的结构功能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宪政体制有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它虽注重权力监督,但并不强调权力的相互制衡.再加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取单一制进路,这就决定了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不仅仅取决于本级人大的监督和法院的司法审查等外部权力的制约,而根本上来自于行政系统内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但此种推进“链条”过长,“推力”传导到地方政府已大为损耗,加上上级的“供给”与下级的“需求”难以匹配,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在短期内可以依靠中央政府的强大推力有所作为,但从较长时段来看,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的可持续性则须寻找永续不绝的动力源泉并进而构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 ,农业劳动力过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非农产业拉力以及转移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为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急需深化体制改革和进行有关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机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小岗村发展轨迹的回顾,对比两次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特征,总结凤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本文以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为切入点,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模型,并对驱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和内部各因素进行分析,强调由外生向内生的制度结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