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网络虚拟物品的商品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纠纷的实质是对网络游戏新技术成果——虚拟物品性质的定位。从科技发展结果角度出发,通过对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的产生及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网络中的虚拟物品的物质属性。最后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说明虚拟物品受物权保护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的价值属性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菊华  周维德 《河北法学》2004,22(12):134-137
互联网的普及与技术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发生在网络空间中、甚或现实空间的围绕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的纠纷。有关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类似的网络游戏纠纷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处于无奈的状态。从经济学及法学的角度分析,很有对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及其权益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对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及其权益进行保护,可以从民法、刑法、网络法的制定与完善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寄附型网络赌博是依附于合法网络游戏进行赌博。寄附型网络赌博的存在使得必须对对局型网络游戏进行区分,对于参加游戏的人员,如果没有以虚拟货币现实货币化为目的,则属于娱乐性质,在此情形虚拟货币只具有娱乐功能,该行为不构成赌博。但如果游戏参与人对局的目的是为了将所赢得的虚拟货币向货币转化,具有经济获利目的,则虚拟货币转化成赌博筹码,其行为构成赌博行为。对于用虚拟货币赌博的犯罪数额,应按虚拟货币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对诈骗虚拟货币犯罪数额应为从营运商购买虚拟货币剩余净值加上流通过程中虚拟货币实际"销售"价格进行计算。从加大打击网络"银商"的角度出发,对"银商"兑换虚拟货币的行为宜进行扩张性解释,可以非法经营罪定罪。网络犯罪背景下要求共犯正犯化、单独化,对于提供犯罪工具的帮助人员可单独定罪处罚,在网络赌博中如果一方缺乏网络赌博的合意,可仅处罚非法变现为目的的游戏对局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游戏产业的兴起,围绕着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产生了许多纠纷,造成了网络游戏运营商及大量网络游戏用户的损失。由于有关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和法律性质不明确,致使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处于空白的状态。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基本属性及相关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网络运营商与网络游戏用户之间是一种围绕着网络虚拟财产的债权关系,应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民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与风靡,实践当中发生的侵犯虚拟财产的案件愈来愈多,例如:盗窃,诈骗网络游戏中使用的虚拟货币、物品、武器等。司法实践中对于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大都认定为财产犯罪。而财产犯罪,数额往往是定罪的标准,更是量刑的一个重要情节,而虚拟财产与"真实"财产相比,其数额具有特殊性,因此认定的标准也不一样。本文试从这一角度探讨侵犯网络虚拟财产数额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虚拟物品交易也日趋流行。但是由于没有法律的规制,虚拟物品的交易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并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对此,有人认为应立法禁止虚拟物品的交易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立法禁止虚拟物品交易的方法不可取,并提出了如何立法规范虚拟物品交易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法律属性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保有量和交易量随着游戏产生的迅猛发展而屡创新高,由此产生的纠纷也日益繁多.而在法律界,对于虚拟物品的法律属性并没有定性.这对于虚拟物品权利人的权益保护是很不利的.本文从虚拟物品的产生、游戏厂商和玩家的关系和互联网的特征等多种角度对虚拟物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国内法律界对于虚拟物品的多种观点,如债权说、物权说、知识产权说和信息财产说等,认为对于虚拟物品应当将其创设为一种新的财产权,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及虚拟网络服务的发展使网络虚拟货币的使用日益增多,而随着网络虚拟货币的大量使用,现实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在对网络虚拟货币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前,有必要先认识清楚其法律属性和当前的法律风险。明确法律属性,从风险入手,可以为未来的制度规范架构和行为规制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李建平 《政府法制》2008,(16):36-37
要想玩好网络游戏,一些高级虚拟装备必不可少,而这些装备通常需要游戏玩家花费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去赢取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来购买。对于一些没有过多时间花费在游戏上的国内外玩家,他们往往更愿意用现实货币直接购买游戏“虚拟货币”,进而选购需要的游戏装备。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虚拟财产是指网络游戏玩家们在运营商所运营的虚拟架构世界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的客体,诸如网络游戏中的帐号(ID)及积累的“货币”、“装备”、“宏物”等。作为一种物理本源上的电磁记录,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它的社会属性。要发展电子商务,就必须摒除许多障碍,电子商务将是一个很重要的交易方式,而虚拟财产只是其中一种。犤1犦虚拟财产具有这几个特征:第一,虚拟财产是无形财产,这一点同于智力成果;第二,虚拟财产存在于特定的社区空间服务商搭建虚拟社区,为用户提供场景设定,用户的参与使虚拟社区具备社会属性;第三,虚拟财产具…  相似文献   

11.
小产权房拷问《物权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小产权房的屡禁不止无疑是现行土地制度下各利益主体进行博弈的必然结果.首先分析围绕小产权房的利益之争,剖析<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试图在<物权法>框架内重塑围绕小产权房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小产权房合法化并纳入我国现行住宅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13.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区分及其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失物是占有人确定但丧失了占有的动产。遗失物与遗忘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民法理论与实务中,应将遗忘物作为遗失物的特例,给予不同于一般遗失物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4.
15.
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运作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产权人对如何获得和利用知识产权十分了解,但对商业和市场知之甚少。而且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不同于别的财产权,其利益实现过程中的高风险、高成本以及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缺乏理财能力或无暇管理的知识产权人往往举步维艰。知识产权人通过信托方式委托具有专业理财能力的信托机构经营管理其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享受其智力成果带来的丰厚利益并无须负担管理之责,而且有效地拓宽了知识产权流转的途径,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6.
李冬锴 《行政与法》2012,(4):103-109
产权式酒店是投资者购买酒店客房产权,依分时度假方式与酒店管理者签订委托管理协议,获得限定的使用权限和经营收益的旅游房地产经营模式。产权式酒店之产权是一种弱化所有权属性的有期产权,在运营中存在"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的分离,具有信托制度上的转换权能,本质上是一种不动产使用信托受益权。因此,应当完善信托登记制度,将产权式酒店的委托经营合同定性为信托合同,构建和完善产权式酒店的典型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朱理 《科技与法律》2006,3(2):57-62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利用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来论证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其实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自身就存在模糊性和矛盾,这种模糊性和矛盾使得其无法有力的证明财产权的正当性,因此也难以运用到知识产权正当性的证明中。即使勉强把财产权劳动学说运用于知识产权,这种学说对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困难和危险也使得我们望而却步。对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证明只能另寻他途。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知识产权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不寻常的2004年 对于知识产权法学而言,2004年非同寻常.1月13日,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的地位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次,这是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产权法学提升水平的机遇.从此,知识产权法学的研究构成推进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更加紧密相连.我国知识产权法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度过了2004年.  相似文献   

19.
刘春田  阳平 《法学家》2006,(1):73-76
知识产权之一般的研究 (一)知识产权与国家利益 发达国家强制推行高水平高强度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学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实现知识产权本土化的问题.①  相似文献   

20.
刘春田  阳平 《法学家》2001,(1):55-59
2000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从总体上看,既有沿着基础理论路子进行的艰苦探索,又有众多围绕与技术进步和新时势有关的新问题展开的讨论.本年度出版的知识产权法专著,有的着力关注传统领域的内容,有的则以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为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