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5.
6.
梁文静  彭祎飞 《美国研究》2020,34(2):104-128
位于“铁锈带”地区的美国印第安纳州中镇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其他美国“铁锈带”城市的相似遭遇。2009年博格华纳中镇工厂关闭,成为中镇去工业化的最后一个重要事件,其关闭原因主要来自地方工会和全球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在去工业化给个人与社区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中镇各方曾经尝试各种新产业,部分中镇精英在新形势下积极寻求再工业化。它的再工业化基本由私人部门主导,政府配合,采取多元、整体的经济发展策略,大学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10.
韩民青 《当代亚太》2005,(12):23-2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思想界先后提出了"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数字化生存"、"知识时代"等社会发展新理念,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先声.同时,美国在以新科技革命带动新产业革命上,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美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激烈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1.
12.
日本近代工业化完成迅速,其经验和教训很多.笔者认为,由国家主导的技术、制度和投资政策,快速催生了日本近代工业化,迅速强国.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使得日本工业存在不可克服的弱性;优先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也将日本引入了以侵略扩张支撑经济发展的歧途.  相似文献   

13.
14.
15.
孙彦红 《欧洲研究》2012,(5):117-135,3,4
作为意大利制造业经济的"硬核",产业区及其发展变化不失为把握意大利实体经济现状与前景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遇到困难以来,意大利产业区一直致力于转型与创新,内部企业的集团化、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坚持"专注于产品"战略及"绿色经济"的兴起等都是产业区模式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便在"国家体系"长期低效的情况下,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仍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企业规模变化、国际化水平、创新能力、出口等方面。作为巩固乃至复兴意大利经济的支柱,产业区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洗礼后,进一步调整自身,及时抓住全球价值链重组与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民主化进程寻求西方发达国家外部支持是缅甸推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正因如此,缅甸有可能成为东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特例。种种迹象表明,民主化进程之后的缅甸正步入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时期。未来中缅关系的发展需要在缅甸民主化与工业化双进程基础之上进行重新定位,对缅外交政策应以新型经济关系的构建和民心基础的构筑为战略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20.
德国和意大利的福利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深受基督教民主主义影响的欧洲大陆模式上的,强调以家庭为主的社会保障。但在近十多年里,两国在以家庭政策为代表的社会政策领域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对两国的这一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社会经济压力能否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延续或改变起作用,在于政治参与者是否达成认知上的趋同,从而把握住决定性的时机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