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理由期待自已成为社会的精英,至于能否成为,则与他们的能力和运气有关。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时,认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5月22日《中国青年报》)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是一个理想的期待,或者说是管  相似文献   

2.
《乡音》2006,(7)
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针对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社会上的每个公民都是普通劳动者,不过,不同劳动者的培养成本是有明显区别的。将大学生定位于普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曾经是社会精英的大学毕业生正在遭遇就业难的尴尬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已经发生变化,大学毕业生们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些现实,尽快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选择到基层单位去就业,才能真正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新生 《湖湘论坛》2006,19(2):90-9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体系,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等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初次就业角色定位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当“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时,角色定位偏差就成了大学生初次就业的阻碍。对大学生角色定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角色偏差是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角色调适有助于更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率。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优质人才辈出,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就业已不再是一种谋生方式,尤其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方式、就业取向已经成为他们精神认知和行为模式的一种叠合表现,他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体现等。鉴于此,文章从就业价值观层面概述了价值观与就业价值观的含义,梳理了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生成过程作出了简要分析,并对其价值观的引导路径给出了参考性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竞争日剪辑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我要学什么专业?如何通过我的专业通向理想的职业之路……”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以下因素不能不考虑。  相似文献   

8.
"大就业观":自主多元的成才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就业问题与青年就业观念◎ 自主多元的大就业观◎ 自主多元就业观的扩展和成熟 就业观是人们对与就业有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中的主流就业观是由该社会中大多数人对就业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所构成的。适合社会就业体制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9.
王凯宏 《人民论坛》2013,(2):148-14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社团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大学生就业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从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让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是各高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强 《前沿》2007,(3):171-17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势态分析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的回顾,指出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就业难提出的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措施,旨在转变就业观念,增加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进入到大众化时代,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了解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困扰,为高校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等学校和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而且是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虽然职业选择与发展是一个人人生的永恒主题,但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已经不再是某个大学生个人的事情,而逐渐成为摆在高校与社会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就面临职业选择的女大学生来说,能否战胜社会排斥和自身弱点,是直接影响到其择业成败的关键。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着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冲突心理及其原因,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又到一年毕业时,每年这个时候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话题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公众在为大学生就业难而感叹时,我们的残疾人大学生却面临着比健全大学生更为严峻的就业现实。他们不仅有着如就业观念的转变,自身定位的认知,工作期望与现实差异等大学生就业的普遍性问题,还有着作为残疾人在就业中需要面对的困惑与不安、希望与期待。因此,我们策划了此次行动,采访了相关领导和专家、用人单位,以及残疾学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我们的残疾人大学生,也为关心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人们提供一些信息,提供支持与鼓励。  相似文献   

15.
各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中世纪大学的创立开始,历经近千年的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的为精英教育阶段;大约在15%-50%的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阶段。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各国都陆续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实现,它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天之娇子的大学生失去了原有的优越,大学生顺利就业也因此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大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读国外促进大学毕就业难不无借鉴意义。据专家们介绍,在国外基本上看不到类似动辄上百家企业、上万名学生参加的招聘会,大学毕业生更具有主动性和承受力,因为他们成长在纯粹的市场体制中,没有计划体制下国家、学校要"包就业"的心理依赖。从国外的情况看,学校是一个提高素质和知识的地方,能不能找到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学生私人的事情。在国外,几乎没有大学生不去接受心理或者是就业专业辅导,接受这样的指导,会让自己的人生规划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和可更具操作性,更符合社会的趋势与潮流,从而保证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社会需求不会发生错位。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为主体开展的“精英实践”是当前高校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模式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对自身全面成长成才要求日益迫切的今天,“精英实践”组织模式正越来越多的暴露出它的弊端。这种组织模式偏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违背了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宗旨,使得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全面代表和反映最广大的普通青年大学生的利益和要求,本文客观分析了“精英实践”组织模式的成因并提出了走出“精英实践”组织模式,走“大众实践”发展之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卿云波 《传承》2009,(16):100-101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一方面随着招生与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择业受挫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对大学生择业受挫的现状特点进行描述,并探讨当前大学生择业受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马可 《人民论坛》2012,(20):132-133
高校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因此高校应当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学术界有关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虽然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着视野狭小、涉及面窄等不足。需要从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的可行性途径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观念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也是社会现象的反映。为发挥大学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上应强调"先锻炼,后发展"。因为这一观念符合育人目标,符合用人导向,符合成才规律,符合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20.
刘潇 《青年探索》2007,(6):43-47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毕业生的就业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近年一次就业率的变化趋势并讨论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已有文献和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来探究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寻找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