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群众公认”的几点认识蒋永文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选群众信任的干部,"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应提拔。""群众公认'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选人用人尤其是提拔领导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一、现实意...  相似文献   

2.
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干部尽管位高权重,可群众并不相信他,说话没人听,布置工作没人干,不是当面顶撞,就是消极怠工;而有的干部虽然位低权微,但群众信服他,说话有人听,布置工作人们积极干。究其原因,是因为后者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具有威信。这说明,政工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靠的并不是权力、地位和职务,干工作也不仅仅是靠命令指挥、金钱引导、法规制约,真正起作用的是威信,是表里如一的言行,是非权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学者出身的年轻干部,我最需要警戒的是自命清高和自命不凡的弊病。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刘少奇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要“镇独”。我请回地认识到,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子比是舟与水的关系,没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有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有所作为。因此,我要永远牢记是人民养育了我,也是人民信任我,而我能回报这一深情的,唯有一生不懈的奋斗,为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我毕生的座右铭是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在答意大利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正确地、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确定了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的方针,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作出的决策都涉及干部、群众极为关心的"热点",是符合实际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然而,收集、分析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可以发现:群众拥护三中全会的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3,(7):50-5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防范和化解"最大危险",保持和发展"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和重大任务。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谭建忠 《求知》2013,(10):12-12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一股不良风气正在悄悄蔓延:一些干部热衷于痞话。言者津津、闻者乐道。然而,其害无穷。一是降低了干部的品格。干部的品格主要指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一个出色的干部不仅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而且还应有优良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语言。这些是干部区别于一般群众的主要标志。一个干部粗话、痞话连篇,虽然一时能够哗众取宠,似乎贴近了群众,但其品格却在这喧笑声中荡然无存。二是影响了干部的威信。如果干部平时痞话、脏话不绝于口,群众也用痞话、脏话来对付,干部威信就无从谈起,其形象也大打折扣。三是助…  相似文献   

8.
陈钟林 《求知》2014,(7):32-33
<正>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  相似文献   

9.
人民群众离不开共产党,共产党也离不开人民群众.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是由于她和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爱戴和拥护.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每到一处,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发动群众参军支前闹革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战士行军打仗,秋毫无犯,走到哪里把党的温暖送到哪里,给群众担水扫院,如同亲人一般.如此密切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使得任何强大的敌人对我们也没有办法,而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相似文献   

10.
把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选拔任用干部应当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商兆鑫所谓群众公认,就是为大多数群众认可和拥护。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要在干部工作中充分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对干部的考察、识别、推荐等工作,充分尊重群众的意志的愿望。"群众公认"作为新的历史时期选人...  相似文献   

12.
韩武 《求知》2014,(5):22-24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是工商部门的"器"?那就是广大服务于市场经济第一线的基层工商干部。基层工商干部身处监管服务第一线,直接面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其素质高低、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工商部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建立。干部作风存在哪些问题,群众心里最清楚;为群众服务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正在各地开展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架起了组织部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桥梁”,使组工干部能够更好地把握大局、了解基层,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也使基层群众从中看到了新创意、新变化,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要使组织部长下基层深入持久、取得实效,成为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自觉行动,就要胸怀群众感情,要有“六心观”,以良好的形象赢得党员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似文献   

14.
对群众意见我们应认真听、广泛听。虽然群众的意见,水平有高低之分,性质有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但无论何种群众的意见,其动机多是好的,我们必须善待之。邓小平指出:“人民,不论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爱国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这几年来,我们一些同志滥用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了党的威信,群众是不满意的。但是,当我们犯这样的错误的时候,群众还是这样想:共产党不见了。当我们改正错误的时候,人民群众就说:共产党回来了。”(《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01页)因此,…  相似文献   

15.
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众公认与注重实绩的关系,切实纠正在实际工作中二者不一致的不良现象,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一、科学认识群众公认与干部实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奠定思想基础所谓群众公认,就是被大多数群众认可和拥护,其根本要求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走群众路线,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取得大多数群众的赞同。所谓注重实绩,就是要选拔任用那些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16.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实质在于为民、务实、清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保证党的领导不脱离群众,群众的行动不脱离党的领导,从而正确把握和践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本质,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凝聚群众的伟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实践这个宗旨 ,我们的各级干部就要关心群众 ,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要着眼于多数群众 ,让大多数群众满意。群众路线贯彻得好不好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得好不好 ,都要以此来检验。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报告中说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1)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走群众路线可以充分听取群众的心声,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党的执政地位更加稳固。这符合中国的国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然,是民本思想的重大进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可以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大业。  相似文献   

19.
党管干部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党管干部的原则理解执行为直接间接地或变相地任命干部,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党的职能不太相称,客观上容易产生许多消极腐败现象。要走出党的机构推荐干部落选会影响和降低党的威信和声誉、削弱党的领导的误区,把党管干部转向对干部的政治、思想、作风的“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在民主政治社会,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依赖于政府因其良好的信用状况,得到公众的支持和拥护。当公众撤回对政府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时,政府公信力也就相应地降到了冰点。因此,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信用和公众信任的统一体,它事实上涵盖了两者的全部内容。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因其良好的信用状况,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获得公民信任、拥护和支持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