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行法制背景下,环保法庭的设立缺乏明确的法律根据。无论是“回应型”法律理论,还是司法能动主义,均不能为环保法庭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提供充分论证。环境公益诉讼与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的具体规定存在矛盾。解决环境问题,管理机构健全、管理范围广泛、处理方式灵活高效的行政机关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任寄托在环保法庭身上是不现实的。只有以合法性为基础,环保法庭才能真正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公众对环境司法救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各级司法机关尝试设立专门的环保法庭,受理了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环保法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如理论基础薄弱、法律依据不足、诉讼机制缺失等。制度建设的缺乏和不完善是导致环保法庭面临困境的深层根源。面对环境审判专业化的趋势,只有对环保法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设计,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机制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环保法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4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法院娜始法庭先后荣记集体二等功,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授予“人民调解工作模范人民法庭”荣誉称号,两名党员荣记个人一等功.一名党员荣记个人二等功。9月28日.党员法庭又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推荐代表我省参加“中国十佳法庭”评选。娜始法庭位于云南省会泽县西北部,辖娜姑镇、老厂乡两个省级贫困乡镇的30个村委会472个自然村.8万多人口,地域面积达430.7平方公里。1998年以来,仅有4名干警且都是共产党员的娜始法庭所办理的3000多件案件中,调解结案率达85%以上,其中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的不超过10件.案件合格率均达100%。有执行内容的1000多件案件基本执结,切实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党员法庭”。  相似文献   

4.
通过创新司法制度以回应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绿色法庭法》的国家。该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局限性给中国以重要启示:环境权法定是环境司法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纠纷性质影响环境法庭构建;接近正义权是环境司法制度的核心内涵;合法性依据是环境法庭构建和环境司法发展的制度保障;法律制度也可以帮助实现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环保法庭面临环境诉讼冷清的尴尬局面,这引起了不少学者对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质疑。环境司法专门化是司法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环境司法专门化遇冷的根源在于:环境法律制度供应不足,环境司法机构设立存在先天性不足,环境案件类型化理论供给不足,环境诉讼程序不完善,环境司法外部条件准备不足。因此,应当运用综合性手段加以解决,包括:健全环境法律制度,完善环境诉讼制度,健全常态化、正规化和专门化的环境司法机构,加强环境案件类型化,以及完善外部条件提高公众环境司法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环境法庭从诞生至今,一直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环境纠纷的新事物,其从诞生至今,褒贬不一。在基层设立环境法庭,由于其缺乏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依据,受到理论界的一些批评,本文以能动司法为视角,从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两个方面分析了环境法庭的正当性,以期为解决环境法庭设立的正当性危机,同时也为环境法庭的完善提供一种新...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环境的利用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发展同样也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打下时代的烙印。司法手段的发展是在司法公正的指引下进行的,但同样要注重对司法效率的关注,电子法庭作为一种体现效率的新型审判模式是否存在法理基础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从效率成本、传统诉讼文化、审判原则和技术因素等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子法庭在目前的法律体系环境下存在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环保法庭是以环境资源案件为主要审理对象的专门性法庭,经历了从环保合议庭到环境资源审判庭的发展历史过程,对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起到了提高审判效率与促进环保法制的积极作用。在面临新时期环境污染问题的特性与法制改革的要求时,环保法庭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依据环保法庭的建设历史与经验,首先应由相关法律对其体制机制加以确认从而解决建立的合法性问题,便于在全国各级法院中得到普遍性的建立;其次应加强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促进环境司法的生态保障作用;再次作为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应围绕其司法专门化,构建其独特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令状在英国普通法的发展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突出作用表现在促进了王室司法管辖权的扩大,王室法庭通过不同的令状与郡法庭、领主法庭、教会法庭竞争司法管辖权。王室法庭逐步取得对多数案件的司法管辖权时,它通过审理全国范围内的多数案件,对各种案件进行总结,最终形成了通行全国的普通法为英国普通法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宪法司法化是当代宪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 ,宪法还没有进入司法程序。为了强化宪法的法律效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并在司法实践中弥补普通法律规范的缺陷 ,全方位调节各种法律关系 ,我国应尽快实行宪法司法化。为此 ,有必要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宪法法庭 ,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司法对增强政府环保能力和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然而,中国环境司法在实践中正面临着解决纠纷能力不足和在环境纠纷解决方式中被边缘化的被动境地.环境司法能动的理念和要求应运而生.但是,目前中国环境司法能动还受到“无法可依”、“法官不能”和“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制约,需要通过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扩大可诉环境利益范围,完善环境司法主体制度,建立环境司法程序规则和加强环境司法指导监督等,为中国环境司法能动的实现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中,"法庭之友"已经成为一个新元素被纳入制度构想.根据"法庭之友"制度,非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法庭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背景信息、不为法院所知的案件事实或法律适用意见.将该制度与我国现有的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法庭之友".在公益诉讼中引进"法庭之友"不仅有助于实现司法民主,更具体体现了"支持起诉"原则.  相似文献   

13.
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赋予了新形势下云南环保工作的历史重任,为实现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弱势群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使整个社会和谐而平衡地发展,业已成为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究的重心定位于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文章首先对弱势群体进行了界定,指出弱势群体在司法活动中的不利处境。其次分析了司法保护的特征以及加强对弱势群体司法保护的必要性。再次论证了弱势群体司法保护乏力的根源及危害。最后提出了加强弱势群体司法保护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曹志勋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1):121-130,175-176
商事审判对应民事司法中最为正式的诉讼程序并体现司法分工的深化,我国有必要设计专门的商事司法组织规则。从我国实践和比较经验出发,应适当加强商事审判机构的独立程度及人员的专业构成。考虑到司法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既有的司法环境,在商事审判组织专业化的模式选择上,不应采设立专门的商事法院或法庭的模式,而应在现有专门合议庭和商人陪审员的制度基础上予以推进,以适应不同法院的职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理应对人权保护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本文在对基层检察工作中践行人权司法保护原则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人权司法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法庭面临的是一个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传统思想与现代意识激烈冲突又相互交织的重大转型社会.正在转型的中国农村社会对其基层法庭的司法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军事司法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消除军事司法弊病,加快军事司法现代化进程,1998年加拿大进行了军事司法改革。改革削弱了指挥当局的司法权,设立了首席军法官办公室、军事法庭行政主管和军事律师局,完善了军事羁押审查、调查起诉等司法程序,重新设置法庭组成人员,使加拿大军事司法在军人权利保障、军事司法独立和实现透明、公正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黄河流域跨行政区环境司法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但仍存在整体性与协作性契合度不高、联动性与能动性边界不清、预防性与修复性内容不多等现实困顿。需要在遵循生态环境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以新出台的《黄河保护法》为指引,通过促使司法辖区与环境功能区相匹配、完善跨行政区划司法机关职能配置、统一流域环境案件司法裁量适用标准、加强环境保护司法主体间的协作、强化跨域环境案件裁判结果执行配合以及构建动态回应型的流域司法新模式等举措,优化黄河流域跨行政区环境司法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开是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推行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司法公开是宪法性原则,其通过规范司法权的正当行使,促进司法公正实现,推动社会纠纷的有效解决。在实践中,制度资源不足、公开范围有限、欠缺程序性规定、权利保护和救济缺失等问题,制约着司法公开价值的充分实现。制度化、内容全覆盖、形式多样化、区别性公开、公众积极参与等改进举措,将有助于构建和完善司法公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