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在东北大地上,这两位民族英雄一南一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令日寇闻风丧胆、寝食难安。杨靖宇与赵尚志的革命经历有许多相同之处,如:  相似文献   

2.
吴溪 《党史纵横》2005,(8):8-12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东北大地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失踪62年的头颅,终于被沈阳军区的一位军人找到了!黑龙江省有关文史、考古和医学专家,采用多种科学方法对头颅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鉴定,在初步认定的基础上,又将颅骨送到国家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最终得到权威认定:确系赵尚志颅骨!5月25日,赵尚志的颅骨送公安部鉴定的委托单位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鉴定文书寄给沈阳军区政治部,并对沈阳军区发现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烈士的头颅表示衷心感谢。英雄之死赵尚志是与杨靖宇齐名的抗日民族英…  相似文献   

3.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曾任抗联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他指挥千军万马在东北大地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几乎家喻户晓,但他亲自拿起笔杆,"主笔"壁报,开展抗日宣传,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以他34岁短暂年华写就的民族英雄史实已经广为人知。1938年早春,赵尚志在异国土地上有过一次入狱蒙难的经历,时至今日仍然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大地上,解放后有两个以抗日联军英雄命名的县,一个是吉林省的靖宇县,一个是黑龙江省的尚志县。曾担任东北抗联总司令的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是有着关东汉子粗犷性格的传奇人物,在其短暂的34年战斗人生中,曾经有过两次被开除党籍的经历。这在我党著名先烈中是极为鲜见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直到赵尚志1942年2月12日壮烈牺牲在黑龙江省鹤立县梧桐河时,其党籍也没有得到恢复,从而留下了让人扼腕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6.
尚志市是以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命名的国家级一类革命老区,赵尚志、赵一曼在这里血洒大地,红色经典名著《暴风骤雨》在这里应时而生。改革开放以来,《暴风骤雨》原型地的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王晓兵 《世纪桥》2003,(6):45-45
2003年10月26日是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诞辰95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哈尔滨市城高子镇隆重举行“赵尚志将军塑像”揭幕仪式,是很有意义的。 赵尚志将军和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一样,是东北抗日联军中最杰出的代表,是20世纪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东北抗联曾经浴血奋战的大地上,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1932年4月12目的夜里10点50分,赵尚志与共产党员范延桂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在哈尔滨市城高子镇丁家桥上,成功地颠覆了一列日本侵略者的军列,致使敌人死伤达104人之多。乘坐这趟军用列车的日军多门中将,刚刚由方正“凯旋”  相似文献   

8.
朝阳大地的优秀儿子、威震敌胆的东北抗日联军名将赵尚志,早已遐迩闻名。但赵家其他成员的革命事迹,却鲜为人知。其实赵家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革命家庭。赵尚志兄弟姐妹12人,都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本  相似文献   

9.
<正>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抗日将领。1942年2月,赵尚志在一次战斗中被俘牺牲,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使之几十年不知所终。2008年10月24日,英雄的头颅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怀抱。10月25日,辽宁省朝阳市举行了隆重的赵尚志将军头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2,(18):59-64
抗日义勇军是东北抗联团结的主要对象,当时许多义勇军在党的全民抗战、共同对敌的旗帜下与抗联共同作战,后来许多义勇军参加了抗日联军。赵尚志是团结改造义勇军、进行共同抗日的倡导者和坚决执行者。抗联史专家赵俊清在他的《赵尚志传》一书中这样写到:  相似文献   

11.
王志民 《世纪桥》2002,(4):49-51
赵尚志在从1931年12月出狱,投身东北抗日斗争到1942年2月12日壮烈牺牲的10年间,在通河地区活动的时间就有两年,他指挥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和协调的四、六、八、九、十一各军等抗日武装支持下,转战在东起清河、西到浓河的通河山山水水之间,给日伪军警以沉重打击,在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2.
杨惠春 《世纪桥》2008,(15):17-19
<正>2008年10月26日是赵尚志诞辰100周年,也是他壮烈殉国66周年。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纪念赵尚志将军。赵尚志是东北地区早期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创始人、领导人之一,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先锋战士。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孤悬敌后,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他们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业绩,成为激励后人推动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抗联著名将领的赵尚志理所当然地是其中的一颗明星。赵尚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主要指挥者之一;他曾担任过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他直接指挥的第三军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一支  相似文献   

14.
莫萍 《奋斗》2021,(2):65-65
赵尚志,1908年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早期党员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与抗日名将杨靖宇齐名,享有"南杨北赵"称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抗日名将赵尚志战功卓著,铁血傲骨,他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早在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就从事反帝反军阀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参与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9)
<正>在寻找《大公报》介绍东北作家40人大名单资料时,得知王语今其人,这是一位赫哲族翻译家、作家,忠诚的爱国者,节操高尚的人,还是赵尚志的同窗和追随者,是赵尚志最早的知音,也是第一位向国人全面推介赵尚志的作家。那时,赵尚志还在沙场上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王语今写的《赵尚志》,刊发于东北抗日救国总会主办的《反攻》半月刊。从1940年3月到1941年4月,连载一年多。这篇长文,让赵尚志这位抗日英雄的名字,从白山黑水,越过崇山峻岭,到达西南,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卓越代表,让国人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向宛平县中国驻军发动进攻,遭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坚决还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反侵略的枪声,吹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战斗号角,由此展开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北方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广大官兵激于爱国  相似文献   

17.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的赵尚志,是人尽皆知的著名抗日英雄。然而,他生前曾两次被开除党籍,死后40年才被恢复党籍。1932年6月,赵尚志化名李育才,秘密前往黑龙江省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同年1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委。这支抗日队伍在张甲洲、赵尚志等人的领导下,曾攻占过巴彦县城,打下过康金火车站,并进行过西征。后因遭到大批日本关东军的包围击,这支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打散。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1日下午,我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摄制组一行,前往朝阳市参加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头颅发现一周年暨赵尚志研究会成立大会。来去三日,日日有雨。恰似天公与我们一起为赵尚志哭泣,一起为赵尚志头颅重见天日而感动。人若有情天亦有意,赵尚志确实是魂兮归来也!乡亲的期盼在尚志村头,我看到一株婀娜多姿的老柳树,还有一条清澈欢快的小河。小时候的赵尚志常在树下与河中嬉戏。如今的老年人还记得他小时候的调皮样儿。不论春秋冬夏,他总是不提鞋后跟,特抗冻。11岁那年,赵尚志随母亲寻找父亲去哈尔滨后,就再也没有回老家。他的一生虽然大部分…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06,(9):36-36
去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派记者赴东北采访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事迹,并在2005年第8期的《支部生活》上刊发了文章——《寻访赵尚志烈士的足迹》。文章发表后,受到读者好评。前不久,赵尚志烈士在津的亲属特地给本刊写信表达谢意。他们在信中说:“《寻访赵尚志烈士的足迹》一文在我们外地的亲属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哈尔滨、沈阳等地的亲属们都来电让我们给找一本寄去,特别是赵尚志将军老家辽宁省朝阳县委一次要去了五本。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赵尚志曾有过两次被开除党籍的经历,且最后的党籍还是在他牺牲40年后的1982年6月6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予以纠错恢复。赵尚志第一次被开除党籍是1933年3月。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政治部主任赵尚志,因反对当时中共满州新省委坚持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应以民族抗日为先的主张,被满州新省委开除了党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