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的中亚政策是俄罗斯对独联体外交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亚国家成为俄罗斯对外战略和独联体政策实施的重点区域。普京始终重视对中亚的外交政策,但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对中亚政策的描述却并不多,多是将中亚政策放在独联体框架下进行考虑,中亚政策属于俄罗斯对独联体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未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仍将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俄罗斯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将会获得程度不同的发展,同时将受到俄罗斯自身实力状况、美国因素和中亚各国内政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普京提出的建立“稳定弧线”构想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突出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转轨和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这个战略构想中,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将构成“稳定弧线”的骨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俄罗斯保持地区力量均衡、推动多极化提供战略依托。普京建立“稳定弧线”的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对俄政策和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关键是俄罗斯能否获得它想从西方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能否尽快摆脱危机,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俄罗斯国内形势稳定发展的外在表现,俄罗斯对美政策中不断展示大国意识和大国需求,对美国动辄使用武力并挤压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给予批评。2007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四天内连续两次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普京的这些讲话反映了俄罗斯对美政策的总体内容:一是声讨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穷兵黩武,批评美国无视国际法、动辄施暴、危及和平,主张建立一个多极世  相似文献   

4.
范建中 《唯实》2001,(2):43-49
普京的治国目标和国内政策取向2 0 0 0年 5月 7日 ,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第三届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俄罗斯新世纪的首任总统 ,普京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就是把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带进 2 1世纪。对于这一问题 ,普京在竞选期间的一系列言论已作出了回答。普京的战略目标是把俄罗斯变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和富强的民族 ,即“强国”和“富民”。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 ,“俄罗斯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中已精疲力竭”,“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1他说 ,俄罗斯已不…  相似文献   

5.
杨迅 《党建文汇》2014,(12):39-39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17日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为“全球百名思想家”。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报道,普京在“全球百名思想家”名单中的“宣传家”类别。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粹     
朱锋在2002年《新思路》第1期撰文指出:普京政府在“9·11事件”之后所表现出的同西方扩大合作、建立新的国际安全结构的努力,既符合俄罗斯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的近期要求,也能从外交和战略姿态的重大调整中,谋求实现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关系的新发展,为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和避免在地区安全和战略安全上“受挤”开辟新的天地。普京政策调整的核心还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只不过,审视和追求国际利益的角度与方法有了明显调整。它也充分体现了普京开放式的国际思维模式以及既有原则、但又不…  相似文献   

7.
在2011年底,普京宣布将继续参选俄罗斯总统时,英国《经济学人》曾报道称,"一个从未离开的人又回来了"。如今,作为2012大选年的开篇之作,俄罗斯总统大选在首轮投票后便有了最终结果。3月5日,统一俄罗斯党候选人普京支持率达63.6%,首轮胜出,当选俄罗斯联邦第六届总统。  相似文献   

8.
吴淑华  黄怡红 《世纪桥》2012,(13):122-123
普京于2012年5月7日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在历任两届总统(2000—2004,2004—2008)和一届总理(2008—2012)以后,普京再次回到了国家权力的峰巅。他承诺继续促进俄罗斯经济的稳步增长,建立一个现代的、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增加公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工资,促进人口增长,加大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然而,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今非昔比,普京政府当今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上更加困难、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俄罗斯。2012年,普京遭遇了仕途中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解决国内的各种棘手问题、处理复杂的对外关系是普京政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借鉴     
《先锋队》2013,(15):7
俄罗斯:用烧红的铁烧尽腐败4月1日是俄罗斯政府高级官员递交个人收入和支出申报表的最后期限,俄罗斯总统普京、总理梅德韦杰夫都已如期申报了2012年的收入状况。普京此前在"全俄人民阵线"会议上强调,"要用烧红的铁烧尽腐败",以示反腐决心。作为反腐的重要步骤,俄罗斯联邦官员必须每年进行财产申报,所有申报表都将被公诸于众。不过,由于还有相当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16日抵达伊朗,参加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成为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首位访问伊朗的最高领导人。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的最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26日,应邀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其中谈到:根据2004年10月14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双方勘界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主席3月21日下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国的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20多年来,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经历了不断调整的过程.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混乱与衰弱,对独联体基本持“放弃”立场.普京出任总统后,对独联体政策进行了调整,梅普组合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这一阶段俄罗斯重新争夺独联体,但基本上还是被动的反应.2012年普京总统第三任期前后提出建立欧亚联盟,将对独联体主动地深化整合,积极有所作为,视为俄罗斯国家大战略和外交的优先方向.欧亚联盟的出台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欧亚联盟任重而道远,前景具有不确定性.欧亚联盟客观上会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和中俄关系产生影响,中国当然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5月26日至31日访问了俄罗斯,与普京总统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第三次元首会晤和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就首选俄罗斯,表明了中俄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中国政府对与俄罗斯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极度重  相似文献   

15.
国际     
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签署入俄条约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8日在克里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18日说,乌克兰现在不会承认、未来也绝不会承认“所谓的独立”以及“所谓的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条约”。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及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16日举行全民公投。超过九成的投票者赞成加入俄罗斯联邦。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17日宣布独立成为主权国家,更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全民公投筹备与执行委员会主席马雷舍夫16日在计票过半数后宣布,公投最终投票率为82.71%。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在外交场合多次提到世界的"稳定弧"构想,俄罗斯<真理报>、<晨报>、<消息报>、<红星报>、<总结>周刊和俄罗斯国家网等主要新闻媒体都对此做了详细报道,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稳定弧"构想并非普京心血来潮的创造,而是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用意."稳定弧"构想的实质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包括了俄、中、美、欧等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世界性安全体系.从"稳定弧"构想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普京当前对外政策的几个基本动向.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全方位外交政策浅析臧秀玲臧伟俄罗斯独立以来,其外交政策经历了从“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到“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外交政策的转变,进而形成了强调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重新恢复大国地位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俄把加强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2,(11):59-60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会长、前驻英大使马派岗在9月17日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面对各种新挑战,国内有人认为我国国际环境严重“恶化”,甚至质疑我国的对外原则和外交政策。如何看待我国国际环境。需要全面准确地加以评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历史上,我国至少有三个时期处在相当恶劣的国际环境中。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安全上包围的敌对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围绕全会制定的新的工作中心,中国的对外关系理论和实践相应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此,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外交的总体内容应该包括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实践两部分。但无论是外交政策还是对外关系都是要经历不断的变化,每一个国家的外交都会随其国内国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深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历史性的战略决策,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决定把全国全民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20.
他当过两届总统,两次出任总理,发动了车臣战争,征服了商界寡头。似乎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位俄罗斯最强硬的人——普京重返权力之巅。3月4日,俄罗斯总统大选在一片喧嚣和万众瞩目下尘埃落定,普京不出意外地以过半选票当选,时隔4年后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他也即将开始为期6年的任期,而俄罗斯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新普京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