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这个梦就是要通过“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来实现。就是到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包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还包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号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觉、高度自信和担当使命的高度自醒。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的价值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追求中国梦,只有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需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历史充分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梦想和不懈追求。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它为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抓住了关键、提供了保证和必要条件 ,是新时期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统一中国,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毛泽东提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分“两步走”。邓小平提出“三步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提出“小三步”,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胡锦涛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国梦,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发展是硬道理,坚定实干才能兴邦。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第一个提出先"建立小康社会",然后在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发展方向的历史基础;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始终坚持和发展而尚未完全明确其概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动力基础就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值此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1.
刘建梅 《工会论坛》2013,(6):165-166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当代中国,中国梦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宣言.“三个面向”既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总体定位;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思维和创新理念,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必须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不断创新理念、开拓思维,着力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升人才质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提出来的,它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寻。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经验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激发了埋藏在全体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发了全国人民关于“中国梦”的大讨论,大家都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梦想人融入到“中国梦”的洪流之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理应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伟大征程上新的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探索高校学生党建以“中国梦”为指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柘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伟大、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满怀信心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期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凝结共识,汇聚力量,团结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征途上,在万众一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时不我待、"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被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寄予如此厚望,是因为其本身有着独特底色、深厚底蕴和强大底气。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是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解读中央12条的第五条:认识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个方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民族问题只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逐步解决。因此,要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