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名人故居保护喜与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茹 《北京观察》2006,(3):58-59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却又很难着手解决的问题。如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仍显得比较薄弱。2005年,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将“加强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作为重点调研题目,结合文史委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申请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对北京的名人故居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建议案。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王有泉先生,请他介绍了文物局落实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维 《思想战线》2001,27(6):50-54
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含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名人故居中的文化内涵,是倡导文化旅游,提高旅游品味,促进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北京是一座具有3050年建城史、 850余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古今名人云集。尤其在近现代历史中,北京居住过诸多的名人,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名人故居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城市文物,深化和细化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北京的名人故居数量多,影响大, 保护与利用好北京名人故居,是落实  相似文献   

4.
广泛分布在北京旧城中的名人故居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见证,是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精华,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物化载体。这些名人故居对于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启迪教育后人,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中,保护好、利用好名人故居,就是保护北京旧城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5.
远猷 《黄埔》2006,(3):56-58
台北市向来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名人故居相当多。大陆人比较熟悉的就有胡适、张大千、林语堂和钱穆故居。  相似文献   

6.
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细化城市的文化内涵。它们就像天空中的星星,天空因有了星星而显得璀璨。一个城市因名人故居镶嵌其中而显得耀眼。北京的情况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2005年,市政协文史委从深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大题目出发,组织委员就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问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我本人  相似文献   

7.
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延续城市生命的历史文脉;而名人故居,更是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中珍贵的人文资源。一处又一处故居在“轰隆隆”的推土机声音中顷刻倒塌,拷问的是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待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应有的尊重。大量被拆,然后再大量造假,人们不禁要问:有些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历史失掉了敬畏?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5):84-84
<正> 浙江省绍兴市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拥有各级文保单位3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处,包括许多为两岸民众所熟知的名人故居。坐落于绍兴城南麓和畅堂35号的秋瑾故居,就是这样一个备受两岸民众瞩目的地方。这里是"鉴湖女侠"秋瑾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缅怀英烈、感受民族英魂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省、龙岩市政协开展了《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名镇名村》等专题协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她无声地向社会呼吁,文物是历史发展的文脉,是前人留下的财富,是精神文明的宝藏,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必须重视它、珍爱它、保护它。  相似文献   

10.
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乙 《北京观察》2003,(10):52-54
故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我早就想编一本有关北京名人故居的书,请有关人士,包括名人直系亲属、专家、或者知情者来写。写的时候,一要确凿,二要有趣,三要有情。这样的书,会有三层含意:首先是存史,其次是传承一种文化,最后则是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指引着当今的人们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利用它们。通过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努力,这样的书,终于即将问世。我有幸参预了其选题、组稿座谈和部分撰稿。它仅仅是头一本。还应该继续编下去,形成一个系列,资源很多啊。据我所见,世界上有三个城市,在名人故居保护方面,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是圣彼得堡,一是伦敦,一是巴黎。圣彼得堡和伦敦的情况非常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对社会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实物遗存,名人故居是一个地域的独特文化标识,也是一个地区人文底蕴的重要代表。虽历经历史的黄沙,仍未能掩埋名人故居的文化光辉。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名人故居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名人故居承载着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为一代代国人的成长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相似文献   

12.
天津是百年中国一个珍贵的缩影。倘若不是从字面了解“近代中国看天津”,而是从深入的解读去认识海河大地的精彩,那么,知名学者李正中教授主编的《近代中国天津名人故居》就不能不读。  相似文献   

13.
北京名人故居是在历史沧桑中积累下来的文化气息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这些名人故居,后人更能读懂读好北京的历史,更能明白一座城市的灵魂和价值所在。为了让这些名人再"活"上几百年,尽可能多地给后辈人以生活意味的启迪,为城市生活提供更丰富的滋养,应对名人故居的整体环境进行生态性的保护,并注重故居文化传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过“无锡县学宫”古建筑,转进睦亲坊,钱钟书故居静静的栖息在幽谧曲折的小巷深处。在这个略显寂寞的午后,在网上浏览到钱钟书诞生于1910年11月21日,也就是说,我们已迎来钱钟书诞辰100周年纪念。心弦刹那间被拨动,兴之所至,立刻邀了博学多才的好友,一同前往钱钟书故居寻访大师当年的踪迹。  相似文献   

15.
何况 《福建乡土》2012,(2):41-43
闽人不忘薛令之,却少有人记得欧阳詹。历史上,欧阳詹曾与秦系、姜公辅、韩偓合称泉州"四贤",泉州九日山有四贤祠。 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我和几位朋友游罢九日山,便兴冲冲地赶往泉州甲第巷寻访欧阳詹故居遗址,结果大失所望:所谓的"欧阳詹故居陈列馆"简陋得令人难以置信,除了复制的诗人画像和生平简介,什么也看不到。  相似文献   

16.
立足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宣南文化资源丰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优势. 经数百年繁衍,宣南文化集通俗、儒雅和华丽于一身,体现了各阶层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整体生活方式和雅俗共荣、开放创新的人文价值,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系列,其内涵主要包括:以建城定都肇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会馆、名人故居为载体的士人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北京史专家深情的称宣南是块宝地,因为宣南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没有庄重的皇家园林,然而如若置身在宣南的古槐深处,紫藤架下;徜徉在宣南的琉璃厂文化街、大栅栏前;观览宣南的众多会馆、名人故居——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沉的文化积淀,会令人身心陶醉,流连忘返,这就是宣南文化的魅力.20多年来,宣武区政协经过不懈的努力,为挖掘、整理这块宝地的资料,保护和利用这里的文化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三个文人一根筋南新街上的深宅大院有不少是民国名人故居。南新街63号(老门牌)"张家大院"即是昔日张志故居。张志是  相似文献   

19.
周洁 《人民公安》2014,(2):23-25
我们从中央戏剧学院旁边的胡同一路向西穿行。经过黑芝麻胡同、圆恩寺胡同、锣鼓巷,途经几处名人故居、宋庆龄基金会的大宅门,车子左拐右拐,直至过了银锭桥到达什刹海那片光溜溜的冰湖边。  相似文献   

20.
李涵 《今日浙江》2002,(7):41-43
一些名人已经离我们远去。当我们踏进留下了名人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的名人故居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得到的是一种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