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叶文益 《共产党人》2004,(10):52-54
1961年3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所属省、市、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南三区”会议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讨论和制订《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讲话。在谈到农村公共食堂问题时,毛泽东说:“广东有个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办食堂有四大坏处:一是破坏山林,二是浪费劳力,三是没有肉吃(因为家庭不能养猪),四是不利于生产。”毛泽东认为广东“这个同志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这些问题不解决,食堂非散伙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有一首据说是毛泽东写的五言诗在广为传播,其诗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日共产党,崇拜孔二先。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长河)}1989年第1期中《中国七十年代政局备忘录》一文里。该文说1973年夏,毛泽东与江青谈话时,说要批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并念了这首五言诗。其后,在《传记文学)1992年第3期《诗人郭沫若在“文革”后期》、《新东方))1992年第12期《毛泽东与孔夫于》等文章中,在《毛泽东诗词联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7月)、《毛泽东诗词大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毛泽东诗词全编)(…  相似文献   

3.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发表了经江青、张春桥授意,由姚文元撰写并作反复修改最后得到毛泽东审阅①的长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事隔十天,毛泽东又指示将其印成小册子,急电全国征订。由此而起,一场全国范围内评论《海瑞里宣)的高潮迅速形成。一份地方报纸上发表的戏剧评论文章,为何会引起毛泽东的如此兴趣?以往的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因为毛泽东看到了《海)剧的要害所在,不过是借姚文的发表来增加政治批判的强度,以便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②其实,毛泽东开始时并未认为《海》剧有什么“要害”的问题,反而表…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建党80周年,宣传党的光辉历史,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南方日报社联合举办了纪念建党80周年广东党史知识有奖竞赛活动。竞赛题目于5月24日在《南方日报》、《广东党史》2001年第3期、《叶剑英研究》2001年第2期分别刊登后,收到“答题卡”1300多份,主办单位认真对“答题卡”组织专家评审,正确“答题卡”在三个主办单位负责人的主持下,于7月26日当众抽奖。结果如下: 一等奖(5名):钟鸣(省直)、王远东(省直)、王立宪(梅县)、洪福龙(汕头)、沈兆荣(惠东); 二等奖门(10…  相似文献   

5.
贺伟 《世纪风采》2008,(11):23-24,25
“胡先骕”这个名字,已令今天的很多人感到陌生。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21E出版的《陆定一传》中,记载有1956年4月27日陆定一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与毛泽东说到胡先骕的事。陆定一说胡先骕批评李森科的观点,看来还是对的。毛泽东问胡先骕是中科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吗?陆定一说:“不是,没有给。”毛泽东说:“恐怕还是要给,他是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然而,在1957年增补学部委员的名单中,还是没有胡先骕。  相似文献   

6.
成一 《党史文苑》2007,(12):18-20
l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其他的评论是:《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这个“等”字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7.
陈克鑫 《湘潮》2013,(3):48-49
毛泽东在批示中、会议上讲历史,把读史、鉴史作为领导干部提升领导水平和思想素质的重要渠道。1965年,毛泽东在(《汉书》的《李固传》、(《黄琼传》上批示“送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一阅”,“送陈毅同志阅”。黄琼、李固都是东汉人,均以国事为重,并以耿直方正、忠言谏君著称,毛泽东推荐阅看他们的传记.意在为高级干部树立正气作借鉴。  相似文献   

8.
散木 《党史博览》2010,(5):29-31
毛泽东关于柴沫自杀的批示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书记载.毛泽东于1972年11月4日、12月5日曾分别在反映柴沫情况的两份来信摘报上批示说:“纪、汪酌处。““纪、汪处理。似不应除名。(逼死了人,还要开除吗?)”这里的“纪”是指纪登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组织宣传组副组长;“汪”则是指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至于来信中所提到的柴沫,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收入的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篇署名罗冰的题为《(毛泽东选集)真相》的文章,诬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一百六十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十二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十三篇,其余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或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毛泽东的秘书等人起草的。”  相似文献   

10.
由毛泽东亲自主编、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名义出版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1956年初在全国正式发行。这部书共分上、中、下三册,收入文章176篇,共计94万多字。毛泽东不仅为该书写了“序言”,还为书中的部分重要文章亲笔写了“本书编者按”。河南省有6篇文章入选,其中2篇出自许昌地区,并且两篇文章都有毛泽东加的“编者按”语。许昌地区入选的两篇文章,有一篇被毛泽东在“按”语中称作是“好文章”。其题目是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毛泽东写的“按”语全文为:“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另一篇,题目别许昌地区的办社辅导团》。毛泽东写的“按”语原文为:“这个经验很好,各地可以仿行。”  相似文献   

11.
《历史研究》是由中共中央决定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的历史类学术刊物。1954年2月,《历史研究》创刊号正式出版。第一任主编、副主编分别是尹达、刘大年。刘大年后来在《(历史研究)的光荣》一文中说:“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与《历史研究》的创刊有直接联系。陈伯达曾经对尹达和刘大年说.办刊物必须“百家争鸣”。1956年1月,康生在一次会议上说,陈伯达提出了“百家争鸣”问题。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天地》2008,(9):43-47
情况变化了 1957年春季整风时,有少数右派跳出来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毛泽东经过对形势的分析,于1957年5月15日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说:“几个月来,人们都在批判教条主义,却放过了修正主义。”“我党有大批的知识分子新党员(青年团员就更多),其中有一部分确实具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毛泽东在估计了左中右三种力量对比后说:“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中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  相似文献   

13.
错杀宛希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史天地》2007,(8):28-28
毛泽东说:八月失败,主要是他和宛希先在永新 毛泽东对何长工说:“长工啊,希先要平反” 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特别提到:八月失败,主要是“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和省委派充边界特委书记的杨开明,乘力持异议的毛泽东、宛希先诸人远在永新的时候”,强令部队开往湘南造成的。毛泽东在这里把宛希先同他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说明他们在坚持井冈山的斗争中是步调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由毛泽东7次修改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中一些重要段落均由毛泽东亲笔加写,反映了他对当时党和国家政治形势的错误估计。其中一段说:“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0,(7)
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77页要责成省委、地委、县委书记管思想工作,管报纸、学校、文学艺术和广播。毛泽东:《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57年3月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47页全党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1957年3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6页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的历史教训.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当作了阶级斗争(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搞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大跃进”的发动,是作为“反右派”斗争这场“社会主义革命”接下来的又“一个革命”而搞起来的(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见过“反右派”斗争的阵势.  相似文献   

17.
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上卷第241页第1段中有一段表述说:“报告(指1928年5月2日毛泽东以四军军委书记名义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者)还提出应建立湘赣边界特委,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用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去造就湘赣两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①。这段表述是根据毛泽东上述“报告”第12段的有关内容演化而来,但笔者认为,这种表述与“报告”的原文本意不符。应当指出,毛泽东当年起草的这份“报告”,是反映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过程的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把傅鹰树为“中间偏右”的典型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即《事情正在起变化》。在这篇写于1957年5月15目的文章,毛泽东分析了”事情正在起变化”.因此决定发动一场“反右派运动”。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写及北京大学化学系博鹰教授:“多数人的批评合理.或者基本上合理,包括北京大学博湾教授那种尖锐的没有在报纸上发表的批评在内。这些人的批评目的.就是希望改善相互关系.他们的批评是善意的。右派的批评往往是恶意的,他们怀着敌对情绪。善意,恶意,不是猜想的,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6,(3):53-53
吴江在1月27日的《文汇读书周报》上撰文指出:作为一个堂堂大国的国人岂能不懂自己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毛泽东语)的国学!但是,话虽如此说,毕竟研究国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不能回避。这是任何一个热心于研究国学的人(尤其是共产党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依我的私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国学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历史唯物史观应看做是研究国学的“导言”。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3月版,以下简称(年谱》)中有一则史料写道:“1931年12月上旬,(周恩来)离开上海,经广东、大埔、从福建永定转往中央苏区。”这是正确的。但《年谱》接着又写道:“离上海前,考虑到潘汉年也将离开上海去苏区,决定由夏衍接替潘汉年作为中共组织与特别党员杨度的单线联系人。”对此,笔者通过查核有关资料,认为这里存在一些史实失误,主要有以下4点。一、关于特别党员杨度去世的日期问题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介绍,杨度是湖南湘潭人,生于1874年,lop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