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坚毅同志在《关于张闻天论著中的“三分法”观点》一文中,论及了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指出毛泽东同志对“中庸”观是肯定的。针对坚毅同志的这一观点,宋进、王玲同志专门撰文《应该全面理解毛泽东对“中庸”的论述》,展开商榷,指出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肯定“中庸”观。本文认为,双方的论争虽然有助于搞清楚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但仅仅在肯定与否的层面上加以探讨是无法搞清楚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的实质的。本文拟从如下几方面对毛泽东同志这一评价的内在义理加以探讨,以此就教于坚毅、宋进、王玲同志及其他理论界同仁。一、毛泽东对孔子“中庸”评价的前后矛盾及他的“中庸”释义与“中庸”本义间的逆差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一些有“衔”的同志,一旦听到下级不称他的职务而称“某某同志”时,便责怪对方小觑了自己,甚至认为是见不得人的丑事,感到无地自容,因此耿耿于怀。还有一些曾居过“官”,后被免了职的干部,昔日的同事倘若直呼其名,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勃然变色。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00,(1)
在“三讲”教育中,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改变了对领导称官衔的风气,上上下下一片互称“同志”之声。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些同志在“三讲”过程中提议,对室委领导最好称同志,不要称官衔。领导班子为此专门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这个提议很好,在党内称同志不称官...  相似文献   

4.
“好人”与“好官”○常鸣笔者和孔繁森是“老乡”,也“熟悉”不少“熟悉”孔繁林的人,每每谈及他,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连声称道:“好人啊,好官!”那声调,那神情,绝对真诚,没半点虚假。“好人”即老实本份、勤勤恳恳干工作、做事业的人。他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  相似文献   

5.
1987年,几个军队转业干部来到党史工委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不久,我们都发现彭塞主任称呼我们时,都是姓名后面加同志。开始,我们既感到新鲜又还有些不习惯。像他这样一位资深的领导和长者,称我们这些晚辈为“小张”、“小李”又何尝不可,叫“同志”则显得过于郑重其事。时间长了,我们才知道,他不仅这样称呼我们,即便是分管党史工作的省委或其他领导,他也称同志,绝不称职务;不管是与其长期共事的同事或下级,还是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的年轻人,不论职务高低还是年纪长幼,一律称同志。我曾心想,或许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因…  相似文献   

6.
做“官”很累赵永涛没做过官,本不知做官的滋味。仅从阅览史书或现实生活中耳濡目染,觉得做“官”很累。古称“官”为庶民百姓的“衣食父母”,今称“官”为人民的“公仆”。无论“父母”或“公仆”,要真正名符其实,都难免要付出非常的艰辛,都会很累。三国时期,蜀国...  相似文献   

7.
1938年,一位青年只身从四川千里跋涉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91年,这位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离休老干部,在病危时对前来看望的同志说:“我记得19岁入党时的宣誓,我没有食言。”他,离休后还热心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全国先进个人,逝世后又留下遗嘱,成为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个自愿捐献遗体的干部。  相似文献   

8.
在高陵城乡,一提到共产党员、离休干部田福的名字,人们便会讲给你一串串动人的故事。“田指导”1983年,老田从县农林局刚一离休,便主动承担起挽救失足青年的重任。10多年来,已有30多名失足青年在他的帮助下走上正道,青年们亲切地称他“田指导”。草市村青年...  相似文献   

9.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之志如何实现 ?一位领导同志说得颇有道理:最基本的是廉政,不做徒有虚名的“样子官”、华而不实的“清谈官”、好吃懒做的“享乐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唯如此,才可取信于民,事业有成。   微言而道出要义,盖因深知“四官”之害:“样子官”好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汇报成绩时少不了“锦上添花”,不足处便使出“妙笔生花”本领;“清谈官”毫无责任感,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相差甚远,因为没有真才,不敢开拓创业;“享乐官”丢掉了公仆本色,不思为民办了多少事、为国担了…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已经离休的刘华清上将满怀深情地回忆道:“和许多同志相比,我的幸运是较早接触了小平同志,并多次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这是‘份长达近60年的革命情谊,也是一次次让我终生受益的教诲和指引。”“小平同志的离去令我格外悲痛,有种难离难舍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此前有舆论称乌克兰危机可能引发“新冷战”。普京5月24日在康士坦丁国家会议官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一说法予以反驳,同时。他还否认俄罗斯试图“重建苏联”。报道称,在当天的采访中,普京将乌克兰的暴力事件和政治动荡归咎于西方,警告称,欧美“将因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12.
薛汉今年76岁,离休前曾任吉林省公安厅安康医院(设在公主岭市)副院长。他1947年参加工作,1948年入党,在公安战线奋斗了35个春秋,曾获公安部颁发的二级勋章。他在离休后的十几年里,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培育祖国下一代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省公安厅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老骥伏枥志犹存 1981年,薛汉在离休时曾对组织上说过:“我虽然离休了,但还要在有生之年为党多做工作。”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离休后,他担任了居民委主任、安康医…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1997,(2)
1997年2月27日是毛泽东同志视察黑龙江47周年,也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同志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建馆20周年。对日上午9时,纪念馆召开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原省长陈雷同志、原省级离休老领导张向凌同志及离休老干部新四军研究会领导王兴华、稽华同志等。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委党是研究室、省党史学会、哈尔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哈尔滨市车辆厂、黑龙江省“红太阳收藏协会”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曾担任过毛主席13年卫士的李家骥同志、曾担任过刘少奇警卫员的张起同志及文博界、新闻界的领导和来宾7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时光…  相似文献   

14.
党的生活三题方世辰“同志”,你哪里去了?建国前后,相当一段时间社会上最流行最普遍的称呼是“同志”,不论熟识与否,均以“同志”称之。年少者称年长者为“老同志”,年长者称年少者为“小同志”。革命战争年代,当天各一方的战友重逢时,当两位素不相识的地下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许春华 《廉政瞭望》2013,(17):68-69
在外人眼里,马来西亚砂拉越州77岁的首席部长泰益·马哈穆德似乎遇到了麻烦,他被多人指责家族“倒卖”土地获取巨额利益。不过他根本不以为意,其表妹法蒂玛更是毫不掩饰地称:“人们总说泰益腐败,但是世界上谁当了官,不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介绍:本文作者谷绍强是原河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谷老1949年2月参加工作,1991年离休。离休15年来。他立足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常识,助残帮困,先后被河西区委授予“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社区文明之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7.
赵国成 《党风建设》2001,(5):21-21,30
我在“三讲”教育中反复学习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联系离休后的实际,深感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更加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永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竭尽全力发挥自己尚能发挥的作用,保持晚节,为党增辉。  相似文献   

18.
做人与做官     
有人说,做人有“做人之本”,当官有“当官之道”,二者不是一回事。其实,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做人”与“做官”是统一的。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当然,好人不一定能当个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 好人的标准不是严格统一的,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心地善良是好人,为人正派是好A,乐于助人是好人……。毛泽东同志有一段著名论述,号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应该是共产党人做人的基本标准。 “官”是什么?“官”首先是人。党和人民给与他一定…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4,(22):18-18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沉淀了浓厚的官僚色彩。为人者,一旦官袍加身,则曰其为”人之父母”,官是官,民是民,与庶人有着不同的处事准则,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为官之道”,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应有怎样的为官之道呢?党的优秀儿女、“为民书记”郑培民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封建社会官道思想提出了挑战,在他的日记中庄严写下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20.
离休之后,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把这段宝贵的时光,无悔无怨地献给了关心下一代事业,而且,不取分文报酬,一干就是9年。他就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春孝。1989年12月,王春孝同志离休后婉言谢绝了老战友———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