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挺的追求     
《党史文汇》2001,(6):F004-F004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早年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动革命,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在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叶挺确立了坚定的革命信仰,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部作为先遣队挺进湖南,屡建战功,  相似文献   

2.
1924年,还是中学生的李秀文结识了时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1925年婚后,李秀文相伴叶挺经历了从北伐到抗战胜利的重要事件。叶挺的一生风云起伏,大起大落,他与李秀文的爱情故事也一样浪漫曲折,凄美感人。历史风云愈加凸显了叶李爱情的坚贞,也传颂着他们相携相助走过苦难历程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3.
《囚语》这篇长达18页、4000多字的文稿,是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李村时断断续续写成的。1996年4月9日,才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叶挺111周年诞辰之际.我们重读《囚语》,缅怀叶挺将军,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达成共识,决定由叶挺担任军长,在武汉组建新四军军部。于是,叶挺来到武汉,并全身心地投入新四军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蒋介石为解决南方红军游击队问题,未经共产党同意就抢先任命,已经脱离共产党十年的叶挺为新四军军长,想通过叶挺把它们收编,为其所用。未曾想在这之前,叶挺已经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把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抗日的军队。叶挺如何向蒋介石交涉?作为一个非共产党员如何指挥共产党的军队?《在微妙的岗位上》向您展示叶挺强烈的报国之志、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在处理他与国共两党关系上的内心苦闷。  相似文献   

6.
要能结为知交,除了志向的相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还必须性情投合。郭沫若是名满诗坛的大家,也是历经“革命春秋”的斗士;叶挺是指挥若定的军事家,也素向以儒雅倜傥为世人瞩目。二人都是中国现代史中的风云人物,透过他们的动人情谊,正可以见出时代的激荡风雷。郭沫若和叶挺结识于北伐前夜。叶挺早年追随孙中山。当广东军问陈炯明叛变时,作为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叶挺率部英勇反击,保护孙中山安全脱险,由此初显将才。1924年,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中共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珠江上游的肇庆成立,叶…  相似文献   

7.
叶挺并非出生在豪门窗室,祖上大概也没有什么显耀之人。叶挺是农民的儿子。不用说,19世纪末的中国农民都是十分贫穷的,叶家不会例外。叶父于生计艰难之中,潘存着一个精神向往:望子成龙。农民们都是这样一代代企盼着命运的转机。然而,叶挺小的时候,乡里人都叫他“阿老’。在广东惠阳客家方言里,“蓄”是“傻”的意思,叶父内心的不快可想而知。叶挺的“绰号”使父亲丢了脸面,于是父亲报之以呵斥和棍棒。但是,打骂并没有改变叶挺,他照样刨根问底,藐视乡俗,甚至触犯“神明”。在一片讥嘲和责怪声中,走出了一位见解不凡的陈敬如老…  相似文献   

8.
1924年,还是中学生的李秀文结识了时任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1925年两人结婚。叶挺的一生风云跌宕,大起大落,他与李秀文的爱情故事也一样浪漫曲折,凄美感人。  相似文献   

9.
叶挺将军在恩施赵冬菊叶挺将军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扣押,先后被囚禁、软禁于江西上绕、贵州息烽、广西桂林、四川重庆等地。面对蒋介石的亲自劝降,叶挺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坚持斗争。此时,在恩施主政的湖北省政府主席和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长官陈诚秉承...  相似文献   

10.
在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他曾先后五次来到国民政府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重庆。前三次是以新四军军长身份到重庆办理军务,后两次则是作为蒋介石的囚徒被押往重庆。叶挺先后在重庆逗留了26个月,其中17个月是在蒋介石的监狱里度过的。叶挺在重庆的经历,可称为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叶挺被"暂待"党外,原因复杂,一方面与叶挺探索第三条道路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当时中共、共产国际对叶挺的责难有关.而导致叶挺积极探索革命新路的原因则更加复杂,它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在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上的激进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激进政策的不同认识有关,也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苏维埃运动、推进更加激进的土地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政策的认识有关,它们都是推动叶挺另外寻找第三条道路的诱因;此外,孙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对叶挺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11,(7):45-45
1918年,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l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他率部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首次打出了“红军”旗号,叶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第一任总司令”之说由此得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相似文献   

13.
贺龙部队是起义的主力 南昌起义部队来自多方面,但贺龙任军长的第二十军和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及叶挺独立团扩编后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是起义的主力。  相似文献   

14.
囚语(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一日)叶挺编者按:我们在中央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找到叶挺同志写的这篇《国语》,封页上有杨尚昆同志的批示:"送曾三同志存",批示日期不详。叶挺同志在《国语》中回顾了早年思想性格的形成和参加革命以来历经的危难,特别是表达了对皖南事变中...  相似文献   

15.
<正>1896年,叶挺出生在广东惠阳一个农民家庭。其父依靠租佃地主十多亩水田和种植果树维持生活,每年除交纳30多担租谷外,所剩无几,全家终年辛劳,生活十分艰苦。叶挺年幼时,边读书边看牛,假期则跟着母亲做农活。参加革命后,叶挺戎马倥偬,但也忙里偷闲,时而在住地前后开垦菜地。皖南事变后遭囚禁期间,他想尽办法,利用当时的条件,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继续与命运抗争,与蒋介石缠斗。  相似文献   

16.
卢权 《广东党史》2003,(5):53-54
近日阅读了卢毅先生撰写的《惠阳崇雅中学是叶挺将军的母校》(以下简称《卢文》,刊于《广东党史》2002年第6期)一文,开了眼界,对问题的认识有所启发。长期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叶挺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从未发现有关叶挺少年儿童时代有否在崇雅学堂读书的情况,因此在撰写叶挺的传记时,也就自然没有提到叶挺有否在崇雅读过书的事情。如果叶挺确实在崇雅学堂读过书,也就如《卢文》所说的:我们的著作中“很明显,这是把叶挺将军少年时期曾在惠阳县淡水镇崇雅学堂读书这段史实遗漏了”。  相似文献   

17.
正1939年4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携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一行,跨越长江至江北巡视部队,巡视期间,叶挺的足迹遍及江淮大地,整顿部队,激励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至8月初历时三个多月,叶挺才踏上归途。叶挺巡视江北,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是,叶挺巡视江北的行程起止和具体情形,至今仍有一些情况不为人知,实为憾事。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叶挺在1939年5月中旬是  相似文献   

18.
王卓雯 《学习导报》2011,(10):50-52
1924年,还是中学生的李秀文结识了时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1925年婚后,李秀文相伴叶挺经历了从北伐到抗战胜利的重要阶段,叶挺的一生风云起伏,大起大落,他与李秀文的爱情也一样曲折感人。情投意合1924年,叶挺在孙中山的大总统府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李秀文的父亲李少村和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部队司令的李章达是东莞同乡同族的好友。而李章达又与叶挺相熟。正是这位李章达,  相似文献   

19.
著名抗H将领、新四军军长叶挺曾评论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叶挺将万家岭大捷誉为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并列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足鼎立、盛名中外、永垂不朽的三大名战,足见万家岭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叶挺叶挺(1896—1946),男,汉族,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共党员。叶挺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学习。192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