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菲 《世纪风采》2007,(5):25-27
田家英坦诚耿直,博学多识,才华过人,是毛泽东的秘书之一。这样一位正直的书生,因得罪江清、陈伯达而含冤自尽,令人叹惋。  相似文献   

2.
少年田家英     
田家英是毛泽东的秘书,很有才华,这一点许多人都知道.可是,田家英既备尝艰辛与苦涩又充满理想与浪漫的少年生活,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1942年12月12日,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将要举行一场婚礼。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朴的婚礼:没有讲究的家具,没有亲朋好友的祝贺,除了新郎、新娘之外,唯一的“来宾”便是证婚人——党支部组织委员彭达章。  相似文献   

4.
"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自喻"京兆书生"的田家英,曾任毛泽东秘书,跟随毛泽东18年。他才学深厚,卓有识见,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一度备受毛泽东赏识和器重。这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的诚实正直书生却在"文革"中厄运当头,蒙冤而逝。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一向普遍提倡的一种工作作风。毛泽东历来重视调查工作,并特别强调在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秘书应有特殊的调查研究任务。建国后,差不多每到一个重要时刻,毛泽东就会派田家英下去作调查。通过调查研究,田家英向党中央、毛泽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况及不少建议,颇有见地,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考察田家英长期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主要呈现出思想解放、务实求真;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方法多样,灵活运用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钢 《广东党史》2009,(6):27-28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共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一度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而且为人坦诚刚直,曾自喻“京兆书生”,并自吟《京兆书生》诗一首:“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但就是这样一位诚实正直的书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也难逃厄运,最终被迫蒙冤自尽。  相似文献   

7.
王茜 《党史文苑》2012,(2):52-54,57
田家英毕生致力于学习,虽初中尚未毕业,却逐步成长为党内博学能文的秀才,成长为毛泽东的秘书与得力助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其学习精神是值得总结和发掘的,也是值得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共产党人吸取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陈湘元 《湘潮》2008,(9):49-50
196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田家英带领中央调查组到韶山调查农业生产情况。当时湖南省委农村部工作组已在韶山瞪点,住在清溪大队,为了配合中央调查组工作,农村部工作组派贺秉贤带领谭文样和我从清溪转到韶山大队。  相似文献   

9.
“来,认认我们的老祖宗。” 中南海里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父母的忙碌。每年总有些时日和父母的分离,更属司空见惯。 从到毛泽东身边至1962年的10余年间,毛泽东对田家英十分信任与重视,亲点他起草重要文件,出巡带着他,调查指派他、大事托付他。因此田家英没有多少时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有一次,毛泽东出于关心,对田家英说:“出差时带上你的爱人一起走吧。”田家英回答道:“我可带不动她。”毛泽东不明其意,问了身边  相似文献   

10.
田家英:主席秘书讲真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焰  活力 《党史文苑》2002,(1):46-47
在毛泽东先后几个秘书中,田家英是一个既有突出才华又有深邃见解的人,他长期努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左”的错误滋长时又不顾个人得失奋起抗争。他的诚实、正直、刚强,赢得了人们格外的尊重与怀念,他对真理的探索更为后人留下了重要启迪。●删去毛泽东关于《海瑞罢官》的谈话,被江青等人扣以“篡改毛主席著作”的罪名。被“停职反省”的第二天,他便以死抗争,年仅44岁。1948年,老秘书胡乔木推荐正为毛岸英当文史教员的田家英做新秘书。毛泽东便把这位26岁的“家教”召来,口授一段意思,让他写篇电文。田家英一挥而就,毛泽…  相似文献   

11.
王凡 《党史博采》2011,(1):12-16
因1994年笔者与田家英子女合作,写过一篇《永福堂内的一幕悲剧——一些老熟人对田家英最后岁月的追述》,对田家英之死有比较详细的记叙,故而经常能收到朋友们发来一些关涉田家英之死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被始乱终弃的女子,哭得几近歇斯底里:能不能与他同归于尽,可以把他的电话照片贴到网上吗?能冲到他府上,揭穿他的本来面目吗?可以把他的丑事大白于天下吗?到哪里找一位活在当代的包公,主持公道?她反反复复,说到报仇。  相似文献   

13.
田家英是一位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的人,他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十分关心,对农民的境遇深表同情.同时他又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在文史哲方面有不凡的修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党内基本上是"左"的指导思想占统治地位,1958年出现的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所谓"三面红旗"正是这种"左"的思想的产物.面对大轰大嗡的形势,田家英却始终不随波逐流,冷静地站在群众一边,为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替群众说话,留下不少精彩的言论,发人深省,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4.
王志蔚 《唯实》2012,(3):16-18
秘书是领导者身边办理事务、辅助决策、综合协调的公务人员,其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秘书与职能环境的和谐度,尤其是与主要领导的和谐程度。作为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与职能环境从和谐到不和谐,直至走上绝路,固然由于秘书职能环境中党内政治民主的严重缺失。但是,缺乏自我认知,未能有效地调控自我,以适应复杂的职能环境,也是田家英走向悲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赵庚 《党史纵横》2007,(11):36-39
四面楚歌,总统下野1948年4月19日,蒋介石登上了所谓"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一任总统的宝座。本想激励士气,使所谓的"勘乱"战争转败为胜的蒋介石没有想到,迎接他的却是接连不断的失败。蒋介石当选  相似文献   

16.
开幕词是会议的序曲。好的开幕词不仅应该具有宣告性、导引性.阐明会议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还要有鼓动性,激励与会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精练的文字.流畅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口语,营造和谐、融洽、庄重、热烈的会议气氛。  相似文献   

17.
田家英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和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给毛泽东当了18年的秘书.田家英是一个既有才华又有深邃见解的人.然而,他又是在“文革”初期遭受迫害,最早弃世而去的人。正如人们所知,田家英生前虽是毛泽东的秘书,但他还兼职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抗日英雄赵一曼,直至50年代搬上银幕才引起宜宾市老共产党员李坤杰的注意,此后,人们才知道赵一曼的真名,她才回到了故乡……  相似文献   

19.
20.
刘庶凝,生于1924年3月16日,重庆涪陵人,当代旅美诗人。他的成长故事,得从一座庄园说起。长江边的大庄园在涪陵区义和镇长江边的刘家湾高处,矗立着一幢高大的建筑,它被人们称为“刘作勤庄园”。这里就是刘庶凝生活过的故园。刘作勤庄园建于民国初期,是一幢青砖灰瓦、中西合璧的城堡式方形建筑,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23.2平方米。房屋四周围墙高约3米,黄土夯筑,靠近基脚近1米的墙体由大条石砌成。庄园设三道防线,是三峡地区楼寨合一的防御型建筑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