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金黄茶油香     
成新平 《学习导报》2010,(13):39-40
天刚蒙蒙亮,大哥与二哥拿起扁担,每人腰杆一闪一闪,"吱吱呀呀"地挑着一担百多斤重的茶籽走在前面,爹挑着箩筐走在中间,一头挑着稻草干柴,一头挑着米、盐、酱油、蔬菜和薯粉条,不到10岁的我则牵着一头老黄牛紧跟其后,大家加快脚步,为的是抢在别人前面打头榨。那场景,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  相似文献   

2.
金黄茶油香     
成新平 《新湘评论》2010,(13):39-40
天刚蒙蒙亮,大哥与二哥拿起扁担,每人腰杆一闪一闪,"吱吱呀呀"地挑着一担百多斤重的茶籽走在前面,爹挑着箩筐走在中间,一头挑着稻草干柴,一头挑着米、盐、酱油、蔬菜和薯粉条,不到10岁的我则牵着一头老黄牛紧跟其后,大家加快脚步,为的是抢在别人前面打头榨。那场景,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  相似文献   

3.
尘封的扁担     
在我家平房老屋里,迄今仍贮藏着一根20多年前的扁担,前几年仍身体硬朗、现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母亲,仍不忍心丢弃它。每当我看见它时,总喜欢擦亮它、抚摸它,因为它曾经为我家三代人的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我们用它来挑水、挑米、挑煤、挑河泥(和煤炭做成煤团,供生火煮东西用)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  相似文献   

4.
一个挑水夫有两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只有裂缝,另一只则完好无缺。每次挑水,完好无缺的好桶, 总能将满满一整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而有裂缝的破桶在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了。一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  相似文献   

5.
正川江的挑水行当川江沿岸城镇依山而建,自古居民守着奔流不息的大江,吃水用水都去江边挑。挑水回走的路坡陡梯长,非常难行。遇春冬水枯,江边露出沙滩或乱石堆,行走更加艰难。据《重庆市公用事业志》记载,20世纪20年代末,重庆城沿江码头有很多"水桶栈房",住着邻近农村来的约2万名苦力,他们挑水为生,供养家人。因挑水的人多,川江和嘉陵江码头一带街巷的地面,长年都是湿漉漉的。  相似文献   

6.
喝酒的况味     
头一回看《水浒》我还是个半大小子,没看明白,不过,学了一句李逵的话,嘴里淡出个鸟来!被大人听着了,被掌嘴,不敢说了。另外,还有一个疑问,吴用智取生辰纲那回,白胜挑了一担酒唱道:赤目炎炎似火烧……来吸引军汉的注意,再下蒙汗药得了手。以我屈指可数的经验,酒热辣辣的弄得人口干舌燥,那么热的天,喝酒能解渴吗?  相似文献   

7.
心谷回声     
心谷回声王学福四川达县的铁山山麓,洲河岸边。我很小就在这里做长工、当挑夫。1933年5月的一天。我正在挑水,突然从后山跑下来一个当兵的。当时,我们被旧军队欺负怕了,我吓得扔下水桶扁担就跑。那个当兵的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大声说:"老乡,不要跑,我们...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9,(6):125-125
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完好无缺,另一个有一条裂缝。每次挑水工挑着水到家时,有裂缝的水罐里常常只剩下一半的水。所以,完整的水罐总嘲笑那个有裂缝的水罐,有裂缝的水罐也因此十分自卑。  相似文献   

9.
安宁 《党课》2011,(24):75-76
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她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干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  相似文献   

10.
论急躁     
前不久,在清朝人马时芳的《朴丽子》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人挑着一担桔子进城,天快黑了,他怕在关闭城门之前赶不进去,心里很是着急。恰巧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老人,他便问道:“你说我能在关城门前进城吗?”那人瞧他慌慌张张的样子,回答说:“你若是慢慢地走,还能进得了城。”挑桔子的人听后很生气,心想,这不是在故意同我开玩笑吗?难道慢走能进城,快走反倒进不了城?他心里嘀咕着,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向前奔  相似文献   

11.
叶大妈这辈子命真苦。中年丧子,老年丧夫。人生的两大不幸都让她摊上了。无儿无女但她仍然有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里有“女儿”、“女婿”、“外孙女”。她在这个家里幸福地生活着…… 叶大妈真名叫叶翠兰。九团基建公司的一名孤寡老人。 叶大妈和丈夫李毅,70多岁了。行动不方便。虽然有自来水,可那水咸无法饮用,做饭用的水要到800米远的地方去挑。老俩口却挑不动。每次挑水都用两个水壶去提。邻居蒋朝华见老  相似文献   

12.
盛夏时节,正是金银花采摘之季。在苏木溪瑶族乡田坳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走近那重重叠叠的山岭之前,扑入眼帘的便是那漫山遍野花海如潮的簇簇金银花,扑鼻而来的更是那浓郁清香、沁人心脾的缕缕花香,只见一个个瑶家妹子正在双手飞舞地采摘着那朵朵含苞欲绽的花儿,一个个壮实的瑶家汉子正挑着一担担金银花一路欢快地往厂房里大步行走着。在山腰中的加工厂房内,一台台自动、半自动烘干机正在将一朵朵鲜灵灵的花儿“摇身一变”成了一把把飘逸着浓吞的干花。而厂房外正在排队等着过磅收购的瑶胞们个个脸上灿烂的笑容宛如盛开的花朵一般,人人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朵朵金银花,就是我们致富发财的一把把票子啰”。  相似文献   

13.
张国 《世纪桥》2001,(5):51-52
我祖母名字叫徐秀,许多人叫她“张寡妇”,虽然这个绰号不雅,听了也挺不舒服的,但在抗击日寇那个年代里却被叫得很亲切。懂事后,祖母常给我讲  相似文献   

14.
我和黄显声将军是姨表亲,他排行老三,因而叫他三哥。 三哥比我大21岁,我第一次见到他的,他已官至辽宁省警务处处长。 那一年我正念初小,十一二岁。祖母见我尚聪明,爱读书,便带我到大姨奶家串门,希望我能见识见识黄家的家风家教。一进黄家大院儿,我就急急寻找三哥,一见到三哥就令我敬佩不已。他一身戎装,风纪扣扣得严严的,腰板儿挺得直直的,标准的军人风范。三哥并没什么架子,对我和祖母很是和气,和祖母寒喧几句后,他便带我到他家后山玩儿。后山树木丛生,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山顶,三哥  相似文献   

15.
父女绝情谭余保率领红军游击队钻山审林的日子里,有个叫娇仔的女儿跟在身边。这个长得漂亮乖巧的苦命女娃,算是他唯一的亲人了。1932年5月白军突袭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长的老家,将谭余保的父亲、妻子及两个子女,枪杀在挑水河边。当时8岁的娇仔与邻居的孩子正在田里抓泥鳅,躲过了这场劫难。挑水的乡亲把娇仔护送到永新,谭余保悲痛之余对女地疼爱得不得了,只要有空,就让娇仔骑在自己肩膀上,驮着她去这去那。长得小巧玲拢、有点象洋娃娃的娇仔,很逗人喜爱。任粥时,甘汹淇、陈洪时等人,不时争着远她玩。娇仔长到11风了,…  相似文献   

16.
王懿霖 《求贤》2013,(11):20-21
联系采访刘春玲的时候,听着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便觉得她是一个爽朗直率的人。而真正采访见到她本人时,更印证了我的判断。与刘春玲交谈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把她和她办公室内温暖的阳光联系起来——在这个起风的季节,室内的阳光温暖,但不灼人;有时说到严肃的问题,她又像一阵清风,让人警醒,但不寒冷。这次采访,就是在这样的温度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我的祖母是四川嘉陵江上一个船工的女儿。解放前兵荒马乱的生活,磨练了她坚强的性格。解放后,她一个接一个地带大了我们兄弟姐妹,几十年如一日辛勤操劳。‘文革’开始以后,她和我们几个孩子一起被扫地出门,从家里撵了出来。她毅然担起全家在逆境中求生存的重担。在那风风雨雨的日子里,她受尽了屈辱、歧视。但她坚强镇定,不畏艰难,成为我  相似文献   

18.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4,(7):61-61
正扁担那头挑着的是沉沉的母爱。一根旧扁担,两个塑料桶,二三十斤土鸡蛋、土鸭蛋……一位福建漳浦的农村母亲挑着自家鸡鸭生的蛋,连夜赶动车前往厦门。她说,去帮在厦门工作的儿子看孩子,给孩子补点营养。只买到站票的老人怕震坏这两桶蛋,就把蛋移到空隙处,守着它们席地而坐,不一会儿老人就睡着了。该照片被网友发到网上后,感动了很多人,有人感叹:"扁担那头挑着的是沉沉的母爱。"夺刀少年,人生考试得高分。  相似文献   

19.
智者的回答     
祖母是个普普通通的乡间农妇。她活着的时候,平凡得如同地里的一棵草;故世的时候,也如同一棵自然枯萎的草,无声无息,永远被大地包容。祖母从40多岁起,就一直做着村办托儿所的保育员,前前后后有20多年, 村里一茬又一茬孩子都是她带大的,所以村里人人都喊她“婆婆”。后来托儿所停办了,祖母从此“赋闲”在家。闲来无事的祖母常常和村里的老人们一起打打麻将,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牌友们逐年“减少”,祖母一天比一天寂寞。小辈们上班或上学去了,祖母就坐在门前自己跟自己玩牌。一张张牌搬过来又搬过去,独自消磨着时光。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一代人”,是指我的祖母、外祖母以及曾经和她们一起度过了那一段生气勃勃、极有意义的青壮年时代的姑祖母、舅祖母等人。确切地说,我这里想写的是“久已逝去的一代女人”。她们当年的那些辉煌岁月,我都不曾目睹,当然更谈不上参与。许多零碎片段的事情,都是幼年时从母亲、外祖母和姑姑们口里听来的。听她们谈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神往和敬佩啊!母亲曾说:前一代人比她这一代人更先进、更勇敢。我觉得这话是对的。这些人的核心是祖母石漱林。那时是清朝末年,正吹着维新之风的时代。祖父在江西做官,是一位县太爷,祖母是官太太。但是这位官太太不安份,凭她在家里学到的一点文化,竟办起了一所女学校,自任校长。南昌正蒙女校,据说是江西全省第一所女子学校。外祖母汪筠青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她青年守寡,丈夫死于肺病。本来夫妻恩爱,她伺候丈夫也很尽心。但丈夫一死,就被夫家指责欺凌,在那大家庭里日子难过。这在封建社会里原也是平常事,青年寡妇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因为外祖父曾是祖父做官时的“刑名师爷”,两位夫人也互相熟识了,而且关系很好。这时祖母就来安慰和劝说。劝说的结果是外祖母毅然造反,带着三个小儿女搬出了沈姓夫家,宣布脱离关系。她后来就和祖母一起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