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商投资大陆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台商大陆投资区域分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台商区域分异的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集聚市场因子”和“投资环境因子”是影响台商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未来台商投资除将仍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重点地区以外,将出现向北和向内地拓展的趋势。但大陆当前出现的电力和劳动力的短缺问题将影响台商的未来布局。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后受大陆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开放的影响 ,台商在新世纪初掀起了新一波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大型集团企业为龙头和高附加值服务业投资为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大陆投资热 ,台商对大陆投资方式、投资形态和产业与地域布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台商的政治生态变化和政党认同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持续掀起的台商投资热和台湾资本成为继港澳资本之后的大陆第二大外资来源,大陆台商已成为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广泛社会政治影响且人数众多的特殊利益群体,并因此成为近年来台湾岛内历次政治选举中蓝绿两大阵营激烈争夺的对象,被认为是制约和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性变量"之一.分析大陆台商对近年来岛内政治选举的认识态度和投票取向,探讨大选后台商对选举结果的评介及其思想动向,对于我们深入观察和了解大陆台商的政治生态和政党价值取向,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台商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当代亚太》2002,(7):33-37
本文对海峡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认为入世会使两岸经贸关系逐步趋于正常化,改变两岸贸易的不平衡,实现两岸投资的双向流动,促使两岸与港澳地区的经济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实际上是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和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台独问题既是危害和冲击"两岸三边"关系架构的"破坏性"因素,也是台海两岸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而在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中的"台独公投",既是陈水扁激化岛内族群对立和危害两岸关系的直接根源,也是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的角力焦点.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宣告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性一体化阶段.中国台湾由此获得参与东亚制度性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途径,东亚制度性一体化遂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新因素.文章通过对两岸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情况,以及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阐述,探讨了东亚制度性一体化视角下两岸关系发展问题.本文认为:两岸在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的地位悬殊,中国大陆居于中心,而中国台湾处于边缘,东亚制度性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将增强中国大陆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主动性,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中、美在东亚的博弈是影响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两岸关系的深层原因;未来以两岸制度性一体化为中介,两岸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和两岸关系发展三者之间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分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当代亚太》2004,(11):51-56
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工型态以垂直分工为主,并逐渐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叉并存的"功能性"分工过渡.在互补模式上,两岸高科技产业通过进出口贸易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运用SWOT分析法可知,两岸高科技产业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并存在相应的机会和威胁,彼此间存在着较强的分工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台湾“南向政策”在越南进展缓慢周良彪,罗景斌两年前,台湾当局积极推行"南进政策",其中对越南的投资增长最为明显。如今,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投资势头已大为减弱,"南进政策"在越南实施已进展缓慢。一、台商无法适应越来多变的政策越台商流行一句话,"越南、越南...  相似文献   

9.
江迅 《新民周刊》2012,(11):24-24
词典编委会16字原则,正是两岸交往的命脉准绳。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编纂完成,可望6月出版。两岸共同筹建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大陆版、台湾版),已向全球免费开通。2012年,正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周年,此际推出两岸合作的词典,开花结果,无疑意义彰显。  相似文献   

10.
最近,陈水扁为突破外交困境,抛出新南进政策,试图以南进遏制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热潮,并希望通过在东南亚打开一个缺口,为其"一边一国论"寻求外交支持.面对台湾当局抛出的绣球,一些东南亚国家可能会采取"务实"的态度,即既不得罪中国,又与台湾保持比较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