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处。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主体,除具备非法拘禁罪的一般主体要件之外,在行为人与被拘禁人或被拘禁人之亲属之间应存在有债权债务关系,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中的债应发生在非法拘禁行为之前,包括合法债务、超过真实债权数额的债务、非法债务、根本不存在的债务和难以查清的债务。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与勒赎型绑架罪在犯罪目的,犯罪的主观方面以及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不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将“债务”扩张为包含“非法债务”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连带之债的设定原意在于确保债权人的权益,连带之债包括连带债权和连带债务。连带债务制度是连带之债的核心制度,这一制度的设计不仅为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了更为周密的保障,还更大限度地防范了交易风险。世界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连带债务的效力问题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制,我国仅以《民法通则》87条对连带债务制度做了简单而缺乏操作性的笼统规定,而连带债务又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债务制度,对市场经济下的债权债务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在保护交易安全的现代民法精神的指导下,从连带债务性质的角度对连带债务中就债务人一人所生事项之效力进行探析,提出完善连带债务效力方面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违反婚约的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违反婚约的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性质,英、美、德、法等国的成文法或判例法大体上可分为属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之债、属于"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之债、兼跨"债务不履行"损害赔偿之债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之债、属于"其他依法律之特别规定"的损害赔偿之债四种.就违反婚约的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性质,学说大体上可分为债务不履行说、侵权行为说、违反"契约性的婚约"构成债务不履行而违反"事实性的婚约"构成不法行为说、财产损害赔偿基于契约不履行而非财产上损害赔偿基于侵权行为说、特种责任说五类.违反婚约的损害赔偿之债当属侵权行为之债.  相似文献   

4.
绑架(劫持)已是我国一种十分严重的刑事犯罪,正如张昌荣在他的《绑架·被害·预防》一书前言中所叙述的那样:“我国绑架和劫持人质案件,在10年里发生了量和形式上的巨大变化。1984年全国发生绑架(劫持)人质案件5起,1985年发生12起,1986年16起,1987年29起,四年共发生了43起。10年之后,1997年仅福建省绑架人质案件就达300余起。福建省从1995年开始,绑架案件发案数明显增多,1996年达到高峰。1997年绑架案件数呈‘高水位线’。到2001年已立案1200余起,绑架被害人达1500多人。这些统计尚不包括被害人不报案的案件。”如何遏制犯罪的高发态势、成功解救人质并有效打击这一犯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所谓暴力讨债,是指在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以索债为目的,在讨债过程中,对债务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这里的“债”必须是有证据证实确实存在的合法之债,不能是非法之债。所谓的暴力手段,指索债行为人在实施强制措施过程中所采取的绑架人质(砸门撬锁、强行搜查、恣意殴打、连续骚扰、反复洗劫债务人的财务、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打、砸、抢等。由于这种讨债方式不仅违反了法律,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又干扰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因而暴力讨债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暴力讨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公开劫持人质案件频发,为使反劫持人质案件达到无伤亡或以最低限度的代价解救人质、制服劫持者的效果,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谈判专家。谈判过程中要遵循基本原则,注重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谋略。  相似文献   

7.
绑架(劫持)已是我国一种十分严重的刑事犯罪,正如张昌荣在他的《绑架·被害·预防》一书前言中所叙述的那样:“我国绑架和劫持人质案件,在10年里发生了量和形式上的巨大变化。1984年全国发生绑架(劫持)人质案件5起,1985年发生12起,1986年16起,1987年29起,四年共发生了43起。10年之后,1997年仅福建省绑架人质案件就达300余起。福建省从1995年开始.绑架案件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劫持案件的发生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漫长的演进过程,所以警方处置劫持人质案件时应遵循七步谈判法,即:第一步,先声夺人;第二步,表明身份及立场;第三步,进入现场;第四步,条件回应;第五步,沟通投情;第六步,劝降;第七步,投降控制。  相似文献   

9.
要理解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内涵,需要我们从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共同债务、请求权竞合、请求权聚合等相邻概念之界定入手,探讨该制度在债法上的定位及其制度价值,并对其典型形态进行归类研究。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在共同侵权法律行为与继承法律行为中有着广泛的适用。  相似文献   

10.
要理解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内涵,需要我们从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共同债务、请求权竞合、请求权聚合等相邻概念之界定入手,探讨该制度在债法上的定位及其制度价值,并对其典型形态进行归类研究.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在共同侵权法律行为与继承法律行为中有着广泛的适用.  相似文献   

11.
债的更新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的更新是传统民法中债权消灭的原因之一 ,具有实现债权、债务转移 ,简化法律关系 ,保护债之当事人合法权益之功能 ,是债权让与、债务承担、债的变更制度无法替代的制度。债的更新须具备旧债存在、新债产生 ,新债与旧债的基本条款不同及当事人的更新意图等构成要件。大陆法系国家除德国外的民法典均对之有系统规定 ,英美国家也存在与之类似的合同更新制度。我国民法典应吸收和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之成果 ,对这一制度加以完善并规定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迅速增加,劫持机动车犯罪也开始出现并呈上升势头.从1987年我市首次发生到1993年,共43起,其中劫持出租车案件40起,致15名司机死亡,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债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自然债务赵平一、债的效力债的效力即债在债的关系中具有的功能。以债权的角度讲,债的效力包括请求力、执行力、保持力①三方面:1.请求力:即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效力。这是债所具备的基本效力。债的本质就是给付,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为特定作为或不作...  相似文献   

14.
爆炸劫持人质案件是一种采用爆炸手段劫持人质,迫使第三方或人质满足犯罪嫌疑人某种要求的犯罪案件。近些年该类犯罪数量不断增多,手段趋于智能化,由于该类案件暴力特征明显,如果处置不利会给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应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一些典型爆炸劫持案件案例的深入分析,结合案件侦查的实践,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爆炸劫持人质案件的特征、基本原则,以提出一般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劫持人质案件处置工作具有复杂性,处置结果具有难以明确预见的特点。制定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工作预案应当体现超前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工作预案的程序性作用在于:有利于使警方的处置过程及处置结果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有助于使当事人及其家属接受处置结果;有助于明确民警职责,形成处置人员保护机制。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工作预案的实体性意义在于有利于警方高效、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确保处置活动成功,其制作过程包括调查研究阶段、预案形成阶段以及预案评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债的关系中,根据债的相对性原理,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当债的一方当事人是夫妻关系中的夫或妻一方时,该债务是由个人承担,还是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关键在于所负债务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但夫妻间个人债务的承担及共同债务的免除,只能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债权人。  相似文献   

17.
各种劫持人质犯罪活动不断增多,实施手法不断翻新,它对政活、经济、社会秩序、公共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探索劫持案件处置模型,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涉外侵权行为之债法律冲突的形式侵权行为之债是指行为人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不法侵害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并造成损害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如果这种债务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或其住所位于外国,或者被侵害的客体位于外国,或者侵害行为或侵害结果发生在外国,就构成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由于涉外侵权行为之债与数个国家发生联系,而各国关于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又存在差异,因此,涉外侵权行为之债必然会发生法律冲突。这类法律冲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冲突从各国立法规定来看,侵…  相似文献   

19.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人对所造成的重伤、死亡的结果,在主观方面既包括过失也包括故意;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罪数形态,应根据案件的特点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飞车夺取案件的罪数形态的认定应从严把握;对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以是否出现重伤、死亡的结果作为加重犯构成的既遂、未遂标准。在法定刑的设置上,不必对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区分故意、过失。  相似文献   

20.
在英美不法致人死亡赔偿之诉中,赔偿项目为积极损失、失去支持的损失、失去服务的损失及慰抚金.失去支持的损失本质上为亲属对被害人的“合理期待利益”,该项赔偿旨在使亲属维持与被害人未死亡时相同的生活水平,立法和判例发展出了个别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其为确立我国死亡赔偿金的计算规则提供了模板,即宜采“维持同一生活水平”说,并考量伦理观念、司法可行性及民众可接受性等因素,确立合理的个别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