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我有个朋友,听过你讲“成功之道”;她说听起来很有意思,做起来太难了。乙:一个人老了就往往不能准确估计主客观的情况。我已在好几个大学讲“成功之道”,这就是缺乏自知之明、又很不了解听众心理的表现。你那个朋友的反应很典型。“成功之道”这个讲座听起来是有点意思,但要坚持实行却  相似文献   

2.
郭雪筠 《台声》2022,(17):56-58
<正>作为一个4岁开始就在北京长大的台湾人,方承暄听过台湾人认为她“不是台湾人”,也听过大陆人说“你是台湾的,不是大陆的”,她曾经陷入一个“到底我是哪里人”的迷茫时期。在高考作文时,方承暄曾这样写,“或许我对台湾不了解,但那里是我的家乡;或许北京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很熟悉。”这位台湾“80后”女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两个家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在追求“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热潮表现出许多地区党政领导不甘落后的急切心情,但也暴露了一些地区党政领导在发展理念和对发展规律认识方面的问题。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对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进行冷静的审视。  相似文献   

4.
本刊第15期《别一番见解 另一些说法》一文,对于端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说了一些颇有真知灼见的话。当前,在如何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问题上,必须分清是非。下面,笔者也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大政工”的提法不可取。大是对小而言,意即过去搞的是“小政工”,是少数人的行为,这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容易起到否定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实际操作起来,“大  相似文献   

5.
守住小节     
青组轩 《现代领导》2014,(10):33-33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为官者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把握好自己,在日常小事小节问题上也要谨慎处理。要以“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对待小事.以“祸患积微”的忧惠之心对待小节,侥幸心理不能有,权力运用不能乱.接受监督不能松。清廉小节不轻视,细微之处见精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小事、小节并不小,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一个在小节上过不了关的领导干部,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一些小的过错自我原谅开始的。纵观一些腐败分子的堕落轨迹,他们的蜕化变质大都有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往往就在“小事小节”上。  相似文献   

6.
我并不为我受到的“冷遇”感到遗憾,倒是让我对这位穿球鞋的老板,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一个很炎热的中午,朋友约我去聚会,这是一位与我有多年文字之交的朋友,又有好久没有见面,我只好遵命。去了很尴尬,座中没有我认识的人,虽然彼此说些久仰之类的话,却不曾谋面。朋友介绍大家时,不知道是有意忽略,还是无意疏忽,把一  相似文献   

7.
民生服务     
百姓语录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心。各个渠道的募捐纷至沓来,让重庆人民树立起战胜旱灾的决心。可是,日前笔者的一位教师朋友讲了一个引发我深思的小故事。这位朋友的学校组织募捐,她的一位同事给他的孩子专门拿了5元钱,让其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可是,这位孩子到校后只捐了4元,自己“贪污”了1元钱。孩子的父亲知道后很生气。心想:“平时我没少给他零花钱啊!怎么这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贪污’。”或许,这件事是孩子无心而为之。但却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的监管机制不健全,谁又能保证我们的慈善捐款都能顺利地到  相似文献   

8.
说“我”     
“我”是自称之词,关于“我”的文章不易作。讨巧一点的写法是多作“自我批评”,或许能有一点可读性。作为文者有时候为了阐述某一命题,往往是“一根筋”,“认死理”,只知道一门心思地“我行我素”。故而,此文就极有可能走上“自我爆炸”之路。  有位朋友告诫笔者:“待人接物中应该尽量少用我字”。此事平日不太留心,一经朋友提醒,便立即能回忆出某些人张口倾泻而出的用词:“我认为……”“我明确告诉大家……”“我早就说过……”“我打过招呼了……”底气很足,十分硬朗;听来确实不够谦虚,有倨傲之态。这位朋友还说,中华民…  相似文献   

9.
“正确解决”,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落脚点。但当前有些基层政工干部对“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掌握运用好,导致一些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又简单化,往往使一些问题留下“尾巴”。我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当,主要应做好“五个结合”: 一是“多”与“少”结合。所谓“多”与“少”,这里专指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基层单位发生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这种矛盾的统一体中。有的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却反映了部队一个时期的一种不良倾向。要“透视”问题的共性,着力抓好带倾向性问题的处理,既处理教育个别人,又能使多数人受到震动和警醒。如果只抓个别,“不及其余”,处理不好“多”与“少”的结合关系,就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相似文献   

10.
每年春节前后,保安员流失率高,队伍缺员现象严重。这时候,有的公司为了使新招聘的保安员尽快上岗,往往采用学些简单常识、练练常用军体科目,然后靠值勤中传统的传、帮、带的短时间培训办法。这些在“速成班”毕业的保安员,大多数能够适应岗位的要求,但是却对保安勤务知识、法律法规和一些常识性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不懂,处理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很费劲,在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时往往容易慌神,甚至还会闹出笑话。笔者就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一家客户单位发生火情,保安员拿着灭火器不会使用,着急的寻找“专业人士”,使人哭笑不得。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打…  相似文献   

11.
徽商对"诚信"理念的全面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思想一直是儒家道德学说的核心,被视为“进德修业之本”。明清之际,享有“东南邹鲁”之誉的徽州是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厚实的沉淀区,徽商生于斯,长于斯,无疑受到儒家“诚信”思想的深刻影响。尤为可贵的是,徽商能够巧妙地运用和改造儒家学说中的“诚信”思想,并将它变为经商实践中的商业原则和经营理念,全面地指导自己的事业发展,并大获成功。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就是徽商经营思想的精髓;徽商的成功,就是徽商经营“诚信”理念的成功。对待自身事业———“诚意敬业”徽商在宋朝崛起时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帮,明朝时已成为中国商界…  相似文献   

12.
一、“自我”概述所谓“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统治力量,是联系个体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惟一纽带。因此,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心理的自我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二、认识“自我”中学生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由于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因此往往目标超越现实,对自己期望过高却又达不到,为此自卑…  相似文献   

13.
寻觅商机     
如何发掘新商机?到哪里寻找新财路?是每一个经商者都在考虑的问题,那么新财路到底“藏”在何处呢? 新政策里面有新财运 最近,听朋友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他有一位搞电子的朋友,在我国准备实施增值税之前,他三天两头给税务局的有关同志打电话询问一些增值税方面的问题,如增值税如何计算,有什么样的规定等等,几乎方方面面问了个遍,摸了个“门儿清”。起初,税务局的同志特纳闷:搞电子的怎么如此关心增值税?是不是弄清以后要想方设法逃税?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位精明的电子商带着一个个电子器敲开了税务局的门,与普通计算器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7,(9):60-60
在挪威留学期间,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挪威人的诚信。 刚到挪威一个多月,我和一位挪威朋友开车去游玩。在一个超市旁停下来。朋友说要买两瓶水。我们进了超市,发现超市是没有一个人.我的第一疑惑是“营业员”去哪里了?朋友拿了两瓶饮料,按照价签,把钱放进了自动收款机里。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与“情歌”顺清上个星期,去朋友家串门,朋友有个一岁零八个月的儿子,活泼可人。话题自然很快就围绕着这位“小皇帝”了。“孩子是自己的好!”,在讲述了一系列有关儿子的“奇迹”后,夫妻俩让“小皇帝”站在我们中间,表演一支歌。“小皇帝”一点也不怯场,大大方...  相似文献   

16.
若水 《中国保安》2004,(24):47-47
在不久前的中国某网站上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某初一女生因父母离异而倍感孤独,终日痴迷于网络聊天以排遣心中苦闷。很快她认识了一个年长她多岁的成年男子,并且二人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情,关系迅速由网友发展到朋友再到恋人,并最终偷食了“人间禁果”。正当二人沉浸于性爱的欢乐时,女孩的家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刑事审判,该男子被认定为强奸罪。在普通公民眼里,强奸意味着暴力、强迫,自愿的性关系即便不合法,如:通奸、嫖娼等也无论如何够不上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法释〔2003〕4号《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  相似文献   

17.
<正>“审计威风”变“审计微风”.是一个让某些人窃喜的信号.但更是一个令我们担忧的信号。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在海南省这样表示:过去的审计工作往往按照一些硬性规定来套,一有违规就撤职、查办等,审计处理过于简单;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审计事项是十分复杂的,是受到具体条件限制的。审计工作要做到具体问题具  相似文献   

18.
目前,城市低保扩面工作进展情况总体良好,但受种种主客观条件影响,在认识方面和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应保尽保”理解不够全面,存在偏差。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下,“应保尽保” 的准确含义应全面理解为“应保” 的必须“尽保”,同时“尽保”的也必须是“应保” 的,二者是统一的。但笔者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19.
如今 ,随便问一位青年朋友 :“你愿意默默无闻地在平凡中度过一生吗 ?”答案几乎都是否定的 !岁月如梭 ,时间的巨轮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 ,有人说 ,这是一个崇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藐视平凡、不甘寂寞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力图让世界认识自己 ,让社会承认自己 ,又有谁会甘于平凡呢 ?而我 ,此时此地的我却要大声宣布 :“我 ,甘愿平凡 !”作为一名机关后勤工作者 ,我要争取做一个默默奉献青春与热情的平凡人。但这并不代表我比别人更高尚 ,只是因为我的同事们是这样做的 ,领导们是这样做的 ,全体为中国腾飞而努力的劳动者们都是这样做的 !曾几何…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近些年来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题;其中,关于“全面发展”的含义,又是争论的一个焦点。在讨论中,各种观点众说纷纭、分歧很大。我认为,对“全面发展”含义的种种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思想方法上的分歧。因此,要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首先必须在思想方法上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但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人们往往喜欢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争论不休,却很少在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上有所考虑,结果势必分歧越来越大。笔者认为,要对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