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少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查找问题,大凡都有一条:理论学习不够。平时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也常常有“理论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之类的评语。可以说,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成了不少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一个“通病”。为什么存在这个“通病”?为什么班子和干部都愿摆出这一条?我看原因有二:从客观上讲,“学无止境”,理论学习确实没有学够了的时候,似乎也难以给理论学习好不好、够不够提出一个考核的标准。二是从主观上讲,“法不责众”,理论学习不够是大家都存在的毛病,算不了什么问题,说出来也无…  相似文献   

2.
思坚持“四四”学习法引深“三讲”求实效□朱引群刘玉栋赵纪存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学好理论,既是“三讲”教育理论武装思想的实际步骤,又是引深“三讲”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运城地委“三讲”教育的试点绛县县委把“讲学习”当做“三讲”教育的奠基工程,科学谋略,精心组织,创造性地采取“四四”学习法,促使“三讲”教育不断引深。一、坚持“四落实”,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三讲”教育伊始,个别领导干部思想存在着对学习不够重视的问题,错误认为学习是虚话,学与不学,多学少学,学精学粗无关紧要。县“三讲”教…  相似文献   

3.
思 想政 治 工作 是 我们 党的 传 家宝 ,是 我们 党的 政 治优 势 和优 良传 统 。贴 近实际 、贴 近 生 活 、贴 近 群众 ,是思 想 政 治 工作 的 一 条 历 史 经 验 ,是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所 应遵 循的 一 个基 本 方针 ,也是 思 想政 治 工作 增强 针 对性 、实 效性 的 根本 保证 。今 天 ,在 新 的 社会 历 史 条 件 下,在 企业 深 化 改 革,加 快 发 展 ,建 立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的 时 候 ,做 好“贴近 ”工作,具 有重 要的现 实意 义。 一 三贴近 的基本内涵 、“ ” “三 贴 近 ”的 实 际,既 包括 当 前 的 时代 特 征 ,…  相似文献   

4.
组织部是党委重要职能部门 ,组织部长既是党委的主要成员 ,又是组织工作的领头雁 ;既是“三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受教育的主要对象 ,因此各级组织部长必须抓住“三讲”教育这一机遇 ,不断强化“四个意识” ,努力实现组织工作新突破。一、深化“三讲”教育 ,大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 ,认真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我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次创造性探索 ,也是组织部长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组织工作领导水平的难得机遇。按照“三讲”教育要求 ,首先要把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5.
钱理文 《前线》2013,(11):57-59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在征求基层单位、群众意见时,存在听不到群众尖锐意见的问题。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认为听不到意见,就是群众提的无声的意见,没有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群众不想讲、不敢讲、不愿讲,归根究底在于缺少一个群众讲真话的好环境,也在于群众讲了真话后有没有用、讲了真话后的整改结果问题。  相似文献   

6.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县一级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与群众贴得更近、关系更直接,涉及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具体、更尖锐,群众对活动也更关注、更期待。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切实提高针对性,念好“三字经”,确保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讲”教育是党中央落实十五大精神实施新的伟大工程。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具体探索,是一个创造性的实践。在“三个代表”理论指导下,总结“三讲”教育实践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开拓党建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意义十分重大。审视我省这次“三讲”教育实践时。不难发现“三讲”教育不仅解决了不少党性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而且也给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不少启示和经验。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从经验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 形 势下 加强 和 改进 新闻 宣传 工 作,必须 坚持 “以人 为本 ”的 思想 。 在 总 体把 握上 ,要 把“三贴 近”作为 根 本原 则。要进一 步 落 实 和 深 化 “三 贴 近 ”,使 理 论 宣 传 紧 紧 围 绕 广 大群 众的 思 想和 工作 实 际解 疑释 惑, 更 好地 实现 用 科学的 理论 武 装人 ;使 体 现党 的意 志和 反 映人 民群 众 的心声 结合 起 来,更 好 地实 现用 正 确的 舆论 引 导人 ;使 新闻宣 传更 加 可亲 可信 、入 情入 理 ,深入 人 心、打动 人心 、赢得 人心 ,更 好地 实 现用 高尚 的 精神 塑造 人 ;使弘 扬 主旋律 和 提 …  相似文献   

9.
某机关单位在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中,制定了一系列“三讲”措施,并把这些措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但这些措施却落实不下来,单位上存在的党性党风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有的同志说,在“三讲”活动中,我们单位制定的措施仅...  相似文献   

10.
所谓“四个结合”,指的是“三个代表”论断的提出,是紧密结合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了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了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  相似文献   

11.
艾芸 《党建文汇》2008,(11):28-29
最近贵州瓮安“6·28”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的发生,震动全国。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将更多的眼光投向基层,投向基层干部。所谓基层干部,一般是指县级以下的于部。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他们,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就不可能在农村中得到落实;没有他们,党和政府的威信就不可能在群众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2.
令人忧虑的“浑”村官现象□陈建新村官,既是我国国家行政权力的最基层代表,又是连结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关键纽带。这部分人的廉洁与否,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然而时下有不少地方的村官们并没有真正确立以廉为本、造福一方的从政意识,而是加入了...  相似文献   

13.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主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成果。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担忧变成了又一场“运动” 毛泽东认为,对任何事情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因此,当他一次次地感觉到许多人特别是军队领导人,对于“文化大革命”反对的不少,赞成的不多的时候,常常陷入忧虑之中.  相似文献   

15.
作为自治区“三讲”教育试点盟,如何把“三讲”教育搞好?哲盟盟委提出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扎扎实实地把“三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指导思想。“实处”在实际,“实处”在实践。紧密联系实际,用行动来说话已成为这个盟落实“三讲”教育的一大标志。在深人扎实地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哲盟党政领导机关把课堂搬到了解决本盟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实际问题之中,进一步转变作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深入基层,查实情,办实事,解开“热点”,攻破“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年初以来群众上访事件表明,多数问题是由农村土…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 21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又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学风建设是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灵魂。因此,加强学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   一、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三个代表”   我们所研究的学风,不是指单纯的方法问题或风气问题,而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党建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是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因而全党同志坚持、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毛泽东同志这一教导,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真”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既指人们的行为和作风,又指人们的品格和精神。它要求人们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是我们办事必备的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但是,也不可忽视,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和党员却丢掉了“认真”二字,马虎主义盛行,办事情敷衍塞责,不讲真话,不办实事,弄虚作假。这种风气危害极大。“认真”与“马虎”之间的对立,既是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的对立,又是两种世界观、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认为实事求是的“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指的是我们去研究。“求是”邵努力探求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这既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认识过程。它既要求认识主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又要求主体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主体的作用愈是得到有效的发挥,“求是”的质量也就愈高。在贯彻实事求是原则的过程中,尽管人们都力求做到实事求是,但行动上却常常出偏差,自觉不自觉地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从同样的事实中,不同的人们常常得出不…  相似文献   

19.
讲正气是“三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正气,就是刚正的气节,正派的作风,光明磊落的为人.对那些一心为人民办事,替老百姓造福而不图一己私利的人,群众常常以“一身正气”来赞誉.有没有正气,是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标志.要为社会作一点贡献,赢得人民尊敬,挺直脊梁生存,就必须堂堂正正做人,一身正气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对歪风邪气敢顶敢斗.  相似文献   

20.
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群众不找干部、干部也不找群众的“两不找”现象,不少农村基层干部无事可干,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闲得发慌,有的甚至长时间外出,平时找不到人影,到发工资时才能见上面。群众不找干部,干部也不找群众的“两不找”现象,凸显了时下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新任务存在着作风“不符合”、方法“不对路”、能力“不适应”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催粮收款等传统的工作职能没有以后,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