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期以来,价格问题困扰着波兰政府。1989年之前,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曾多次进行价格改革,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工人群众的抵制,工资的增长超过物价的增长,使当局理顺价格的企图化为泡影。团结工会掌权后,采用“休克疗法”,迅速放开物价,消除了供求严重失衡的状况,终于闯过了价格改革这一难关。对波兰历次价格改革的成败得失的分析研究,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1982年9月1日波兰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发出讣告,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前第一书记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因病逝世。波兰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1983年3月15日的报导说波兰人民为哥穆尔卡建立了纪念馆。一位离开最高领导岗位已十三年之久的共产党人,人们仍然如此崇敬他,是因为他曾为波兰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1905年2月6日哥穆尔卡出生在波兰克罗斯诺的一个工人家庭。14岁小学毕业后开始在钳工作坊劳动。1926年加入波兰共产党,年仅21岁。这一年他因“五一”节游行散发左派印刷品而第一次被捕。1927~1931年他已  相似文献   

3.
波兰危机在波兰政府1982年12月13日宣布结束战时状态后,已经告一段落。但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影响却远远没有因此而结束。它们对于今后波兰政治局势的发展还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波兰事件的前后来分析,主要是因经济困难加剧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紧张。然而,波兰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1989年的东欧,真正是一场天翻地覆的剧变。从年初波兰政府通过团结工会合法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决议开始,继而统一工人党在大选中落马,波兰组成的团结工会政府,到年底罗马尼亚始终主宰一切的齐奥塞斯库魂归黄粱。短短一年时间里,多数人民民主国家先后背离了运行40余年的社会制度。演变过程之突然、之剧烈,演变时间之集中,迫使我们去回  相似文献   

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波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引进西方资金,投入波兰的西方贷款或直接投资都微乎其微。长年传统的中央集权、封闭型经济,制约了西方资金进入波兰市场。当然主要还是波兰怕受制于西方。故到1970年其外债余额仅为10亿美元。进入70年代以后,当时的波兰领导人盖莱克执行了“高速发展经济”的政策,他制订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多余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来加速发展波兰经济的计划。当时的波兰政府企图靠贷款来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以调整其国内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生产能力,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七十年代,特别是初期,国际形势也为波兰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可能。当时东西方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东方国家都想利用西方来促  相似文献   

6.
1991年底开始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任命盖达尔为主管经济的第一副总理,负责拟定和实施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鉴于戈尔巴乔夫渐进改革的失败,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和比例失调进一步加深,叶利钦和盖达尔决心实行“休克疗法”,以打破僵局。 盖达尔的“休克疗法” 从1992年1月2日起,俄罗斯开始实施激进的价格改革,大约有90%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完全放开,不再由国家调节。到3月底,除药品和儿童食品外,包括面包和牛奶在内的几乎所有消费品的价格都已放开,只有房租、公共服务和公共交通价格仍由行政调整,能源的价格则推迟到5月份进行调整,以避免生产急剧下降。为防止工资—物价螺旋式  相似文献   

7.
巴尔采洛维奇经济纲领(即波兰政府经济纲领)想要达到的三大目标是:保证市场平衡、保障财政预算平衡以及制止通货膨胀。根据纲领设想,放开价格后,1990年全年的物价将上涨95%,用于压制群众的购买力,消除造成通货膨胀的起因。由于居民实际收入的减少,1990年生产将下降5%。其总的特点是,开始阶段物价将  相似文献   

8.
世人瞩目的波兰圆桌会议经过近两个月的反复协商和激烈辩论之后,于4月5日在19世纪的一个新古典主义的宫殿降下帷幕。尽管谈判各方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观点仍有严重分歧,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和工会多元化等重大问题上,消除了分歧,取得了谅解,达成了协议。据内务部长基什查克说“圆桌会议”在产生“民族谅解委员会或协商委员会”之后结束自己的使命,由成立的这个委员会“着手筹备产生第十届议会的政治基础,而新的议会将任命代表更广泛联盟的政府”。采取灵活态度,争取全民支持去年初,波兰政府宣布从2月起提高部分商品的价格,同时给消费者一定补贴的措施后,不满情绪就在群众中酝酿和发展起来。从4月下旬到5月  相似文献   

9.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10.
改革的设想当波兰新的团结工会政府开始制定自己的战略时,决策者们对零敲碎打的改革导致失败的前车之辙记忆犹新。他们知道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但在全面变革的征途中,还有一些巨碍险关。例如,稳定宏观经济的问题。制止恶性通货膨胀差不多总是要求消除巨额预算赤字和通过中央银行紧缩银根,波兰也不例外,但同时,金融和财政的紧缩几乎总是要促使一些企业破产。在象1989年底波兰那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体系是严重扭曲的,以致于没有办法来说明哪些企业  相似文献   

11.
波兰自1965年起实行了三次改革。其第三次(1973年~1976年)的“全面改革”基本上失败了。除多方面因素外,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本身,尤其是价格改革和工资改革出了问题。《劳动科学研究资料》1985年第4期刊登的《从波兰改革的挫折看工资改革的几个问题》一文,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联邦第六次人民代表大会于1992年4月6日至21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俄罗斯正式成为独立国家后召开的第一次人代会。本次会议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召开的。由于“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遭受严重挫折,造成生产急剧下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社会陷于十分混乱的境地,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上升,加上会上还要讨论俄罗斯宪法草案、确定国家体制和俄参加独联体以来的政治形势等重大问题。因此这次大会受到格外重视,围  相似文献   

13.
在东欧转轨国家中,波兰是第一个走出经济衰退、使生产恢复到剧变前水平的国家。近几年来,波兰的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增长速度在欧洲名列前茅,被西方称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目前,波兰的政局相对稳定,经济转轨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经济的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波兰政府预测,到2000年波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俄罗斯的一半,在21世纪初可望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回顾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2月21日,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商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于1993年4月1日生效。毫无疑问,波兰是自由贸易区的推动者。波兰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安德莱·阿伦达尔斯基强调中欧四国“命中注定要捆在一起”。1991年秋,华沙外贸进步和价格研究所估算,取消本地区内全部贸易关税之后,将使波兰获利4.75万亿兹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在转型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经历了诸如物价飞升、通货膨胀,国有资产在私有化过程中严重流失,投资受阻、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经济金融领域面临危机和人民生活水平急剧恶化的状况。俄罗斯近期尤其是普京执政后对现有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经济开始复苏,并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社会经济领域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改革,鉴于东欧和俄罗斯在转型中的经验教训,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健全监管机制,防止为盲目追求效率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转变政府职能,从行政改革方面对经济发展进行有力的配合。优化产业结构以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整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地区和城乡的差距给予政策上的关注。开放外汇市场进程中稳中求进,防止金融动荡引发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波兰西里西亚人的族群意识开始复苏,族群文化活动也逐渐增加。目前,西里西亚人在主客观方面基本符合"少数族群"的标准,其"少数族群"的身份也基本获得了波兰社会的认可。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波兰仍未正式承认西里西亚人的少数族群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波兰政府可能会适当改变立场,而西里西亚人也有必要适当放低诉求,最终通过双方协商解决西里西亚人的"少数族群"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波兰在其经过民主选举的新政府领导下,面对着经济彻底变化的未来。然而,团结工会政府仍必须正视波兰过去遗留下来的经济产物:债务问题。波兰必须向西方国家支付400亿美元以上的利息和本金,这并不是市场经济就容易解决的问题。和阿根廷(债务460亿美元)和印度(债务400亿美元)一样,波兰排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0月以经贸部部长郑拓彬为首的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在这次访问期间签订了中苏政府贸易协议和关于调整结算与支付的意向书,包括中苏经贸从1991年1月1日开始实行自由兑换的现汇贸易。签订这些协议的先决条件是中苏深入的经济改革、中苏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双边贸易方  相似文献   

19.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推翻现实社会主义并最先宣布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自1990年1月起贯彻著名的“休克疗法”纲领两年多来,波兰正在步履蹒跚地向市场经济过渡。截至目前,波兰已全面放开物价,大幅度削减财政补贴,政府设置了所有制改造部,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包括“小私有化”和“全面私有化”,取消了中央计划,把中央计划署的职能改变为经济预测性。改革了税收制度,建立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银行体制,如信贷制度和开办证券交易所,把兹罗提变成国内可兑换货币,消灭了外汇的黑市交易。对外,一方面寻求西方  相似文献   

20.
[波]《问题和资料》杂志(1984年第19期)刊登罗曼·洛津斯基的文章。文章介绍波兰统一农民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文章说,这次大会对于波兰农业战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有意义的事件。这是人民团结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周围,恢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举动,是统一工人党和统一农民党共同土地政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