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它直接对信息的传递和整个教育过程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入手,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完善高职院校的改革和管理、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能建设、强化对大学生的学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它直接对信息的传递和整个教育过程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入手,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完善高职院校的改革和管理、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能建设、强化对大学生的学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因此,如何改革高职教育,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了不和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安全稳定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然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拟从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入手,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角度探讨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桂芹 《党史博采》2008,(10):39-40
新的时代,新的时期,新的要求,辅导员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必须要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其一,尊重学生是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其二,树立和谐关系的理念,注意对四个要素的把握.其中,法律基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爱心是构架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依靠,朋友关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沟通渠道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的时代,新的时期,新的要求,辅导员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必须要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其一,尊重学生是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其二,树立和谐关系的理念,注意对四个要素的把握。其中,法律基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爱心是构架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依靠,朋友关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沟通渠道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师生之间真诚合作、充满人性、富于教育意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是保证教育秩序正常运转、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施的基石,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杜松 《湘潮》2015,(1):47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高职成人教育中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课堂教学的成效才会得到提高,学生才能呈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军校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发扬我军"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学员全面发展、提高教员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军校师生关系中仍然存在教育关系的失衡化、心理关系的淡漠化和道德关系的表面化等问题。对此,教员应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型教师权威观,学校应发挥导向作用,优化校园文化,增强军校教育的"人性化",共同构建和谐的军校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全面而深刻的.要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人,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主导的方面。教师只有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真挚的师爱和精湛的师艺去赢得学生的信赖、依恋和敬佩,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用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信赖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尚的师德是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关系,它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效应是人际关系语言学的社会心理支点,对教育者运用言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其中熟链效应和安慰效应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相容效应和共生效应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权威效应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言语交际的规律就是使言语与教育者的身份地位、性别、思想性格、文化修养、经历处境、说话目的诸因素相协调,从而产生言语效应,使师生关系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2.
靖小琴 《世纪桥》2010,(9):126-12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目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师生双方缺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念和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笔者从推行民主教学理念、倡导小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尝试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等方面入手,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和谐交往的必要条件。教师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每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的链条中并不是真正的互相尊重、热爱,有时出现互相埋怨、互不信任、互不满意,甚至发生冲突。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造成的。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是师生之间要有高质量的沟通,真正在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师与学生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与学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而在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教学和教育都难以达到目的,有时甚至连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维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代教育学理论的意义关系视角分析,提出了如何用和谐理念构建师生关系来推动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愿望,以巧设悬念营造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课堂气氛;用课堂语言艺术作为增进师生情感的纽带,用欣赏作为构建师生情感的桥梁;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利用网络平台以进行网络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6.
赵全洲 《世纪桥》2009,(5):90-91
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的教学理念。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高等教育新型师生关系包括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主体互动关系、平等对话关系和实践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当前大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高等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影响高校教育目标实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不仅能产生深远影响,也是建立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兴衰成败,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对现阶段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相关措施和途径,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以及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姚娟娟  高雪 《世纪桥》2012,(13):61-62
从高校师生关系和谐的意义出发,对新形势下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