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州市     
《创造》2010,(10):16-16
昆明:国家创新试点城市 去年底,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创新型城市(区)试点工作。日前,国家科技部已同意昆明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至此,昆明成为云南省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期推介     
<正>探索新的制度安排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当务之急。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先进试点城市,无论是在发展水平、城市规模还是在社会现状和管理创新诸方面,宜昌网格化管理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被称之为"宜昌经验"、"宜昌模式"。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汪习根和博士生钱侃侃在《网格化管理背景下的制度创新研究———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宜昌为样  相似文献   

3.
陶宏 《政策》2013,(10):42-44
<正>去年8月,孝感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成为省内继武汉、宜昌、襄阳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高新区。标志着孝感高新区跃上了新的台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和任务。为充分用足、用活、用好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一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城融合为方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着力把高新区打造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龙头,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为全省加快构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地方信息     
《政策》2013,(7):94-95
我省老工业基地迎来又一春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务院出台《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后,我省正积极申报全国首批试点,抓紧编制《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2013年-2022年)》。我省入选国家规划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为黄石、十堰、宜昌、襄阳、荆门、荆州、武汉硚口区等6市1区。这些老工业基地曾为国家作出巨大贡  相似文献   

5.
陈策 《政策瞭望》2010,(2):53-53
最近,天津滨海新区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到2015年,滨海新区将建成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按照《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国家创新试点区方案》,滨海新区确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宁波市委、市政府在2006年作出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去年市党代会又提出要努力建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核心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培植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力.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提升各城市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程度,对于实现该区域的协同创新和经济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选取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4—2016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明显,网络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网络等级、网络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2)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网络结构由"一核(武汉)多次(襄阳、宜昌、荆州、鄂州)"逐渐向"一主(武汉)两副(襄阳、宜昌)"的特征发展,武汉、宜昌、襄阳、鄂州、荆州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值处于上游水平;(3)板块一(仙桃、神农架、潜江、荆门、襄阳、十堰)属于"净溢出"板块,板块二(天门、宜昌、荆州、恩施)属于"经纪人"板块,板块三(咸宁、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属于"双向溢出"板块,板块四(孝感、随州)属于"净受益"板块。应从多途径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关联"通道"、增强"一主两副"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和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平台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提升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8.
<正>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与省内其他高新区相比,东湖示范区需承担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实施支持创新企业的税收政策等特殊功能。目前,湖北省已建成国家高新区4家(东湖、襄阳、宜昌、孝感),省级高新区17家,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的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都聚集在高新区。近年来,湖北省出台各  相似文献   

9.
地方信息     
《政策》2013,(1):94-95
<正>武汉宜昌襄阳再度入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福布斯》中文版近日发布"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我省武汉、宜昌、襄阳入围。三城市排位较去年均有上升,武汉由20位上升到19位,宜昌由77位上升到71位,襄阳由84位上升到75位,上升最快。《福布斯》中文版评选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主要依据八大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日前,国家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全国84个城市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河南省2个城市入围,我市榜上有名。《通知》要求,各试点城市要以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作为一个位居东方的后发国家,在发展中崛起,呼唤创新精神、呼唤创新文化。胡锦涛强调: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 “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培育创新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文化动力,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迫切要求。同样,建设创新型城市,也是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面临国际国内如此激烈的竞争,不创新就只有后退,不创新就会面临淘汰。  相似文献   

12.
张礼祥 《群众》2012,(8):41-42
近年来,东台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实施“八项工程”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市等称号,被确定为苏北唯一的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前不久,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已有超过373个试点市、县(区)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5年4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  相似文献   

14.
应丽斋 《今日浙江》2012,(14):28-31
创新引领是嘉兴未采发展的战略选择,事关经济转型升级,事关城市能级提升,事关“十二五”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把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四城联建”、科技创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建成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绍政办发〔2015〕3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2015年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6.
<正>宁波国家高新区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高新产业的示范区及和谐发展的科技新城。目前是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单位.拥有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市首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  相似文献   

17.
<正>宁波国家高新区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高新产业的示范区及和谐发展的科技新城。目前是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单位.拥有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市首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  相似文献   

18.
许海峰  向东 《世纪行》2011,(10):24-24
本刊】讯10月8日.省政协副主席李宗柏会见了来鄂参加湖北省暨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活动的马来西亚完美公司总裁胡瑞连一行。李宗柏向客人介绍了我省经济发展状况,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现状。胡瑞连表示十分看好湖北发展前景.正在就感兴趣的项目和有关方面洽谈。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6,(6)
正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2006年初发布《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到2008年获批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再到2014年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坚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提出并积极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白晋虎  边素庭 《前进》2006,(5):32-34
创新型城市是特定历史阶段对创新要素集聚和发挥作用的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指依赖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其对所在城市群或更大范围内的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十一五”开局之年,太原市明确提出,以建设创新型城市统领各项工作,加速太原的率先发展。这是太原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太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是太原市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具体行动。一、太原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意义1、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坚持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