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是一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重构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机制,是我国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统筹社会资源“三次分配”,协调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其中尤为不可忽视的就是慈善事业。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慈善公益事业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一种直接有效社会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实 《理论月刊》2008,(8):126-127
慈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慈善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对慈善事业的统筹规划、政策法规、监督管理等职能。使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津人大》2011,(1):32-33
河西区天塔街道慈善分会自2007年10月成立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把慈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抓。慈善分会以"倡导常怀慈善心,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为宗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慈善募捐救助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慈善是一种社会责任,体现的是奉献和仁爱精神。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称作是继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后的"第三次分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依靠各界的广泛参与,各地慈善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慈善事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慈善意识不强,捐赠数量  相似文献   

5.
尹冬华 《中国民政》2013,(10):41-41,43
一、慈善事业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慈善事业,是运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在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帮助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通过对贫困家庭提供直接的物资援助、助学助医、资助参加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方式,极大地帮助和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减少了外部风险冲击,让他们在困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武菊芳  李文廷 《前沿》2012,(14):130-131
慈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高度注重慈善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公众道德素质,调节人际关系,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稳定和谐,从而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与科学发展.通过将政府支持与规范媒体、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协同,企业及全民参与相互结合,共同形成合力之途径,营造整个社会浓郁的慈善氛围,进而使慈善文化深入人心,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慈善活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慈善事业是众多INGO的主要项目。INGO在中国民间慈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位于边疆省份的云南省成为INGO关注的主要对象。云南是中国INGO分布最多的省份,INGO在云南的慈善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国际INGO的研究和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民政部门是慈善事业主管部门,落实慈善法责无旁贷。北京慈善事业基础好、潜力大,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地贯彻实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贯彻落实好慈善法,促进首都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建议重点关注和解决以下七大问题:一、制定慈善组织及公募资格的认定细则慈善组织认定是慈善组织享有"慈善"冠名权、免税资格和募捐资格等的前提条件。虽然慈善法对  相似文献   

9.
陈瑜 《求索》2012,(5):223-225
近年来,香港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慈善组织在香港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香港慈善组织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是依靠香港政府和各部门对慈善组织有效、透明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对而言,我国大陆的慈善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本文重点剖析了香港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提出大陆应借鉴香港慈善组织的一些管理方法,以期加强大陆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慈善,是指个人、群体或社会组织自愿向社会或受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志愿服务的行为,是帮助人们摆脱各种困难和风险以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慈善事  相似文献   

11.
徐娜 《中国减灾》2005,(12):12-13
11月21日,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 NGO 从业人士齐聚北京,共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大计。此次中华慈善大会 NGO 论坛共分为六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政府、企业、NGO 协同,共建和谐社会;促进慈善立法,推动政策创新;呼唤慈善意识,弘扬志愿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公司慈善;发动慈善募捐,增进国际交流;加强能力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在各个分论坛上,各界人士满怀对慈善事业的高昂热情,各抒己见,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在部分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2.
<正>慈善事业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反映,也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当前,慈善事业已经被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但是,目前我国公众对政府、企业、个人在慈善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慈善;另一方面,公众对慈善行为、慈善意识的理解还存在偏颇,科学的慈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那么如何提高公众的慈善意识呢?这里首先需要明确慈善意识的内涵和影响因  相似文献   

13.
观点集萃     
山东省胶州市副市长李军梅认为,慈善发展成为一种事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结果,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但当前的慈善事业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慈善捐赠水平较低;二是慈善机构发展起步晚,数量少,动员社会资源能力弱:三是市民慈善观念落后,慈善意识普及率低;四是慈善组织和活动尚不规范,没有足够的社会公信力。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提高对发展慈善事业的认识,真正把慈善事业看作是对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进而采取得力措施,规范各种行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慈  相似文献   

14.
领导谈慈善     
慈善事业,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一项功德无量、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纵观世界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慈善事业往往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财富来源于社会,应回报社会,这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慈善事业通过民间渠道募集资金,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做公益事业,潜力很大,应该大力倡导,积极推进。要大力宣传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弘扬奉献爱心的时代风尚,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在社会生活中造成慈善公益、扶贫助困的良好氛围,为促进我省全面实现小康作出贡献。领导谈慈善@卢展工  相似文献   

15.
《广东民政》2010,(6):33-34
为了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实现扶贫帮困活动的日常化、长期化,2009年,江门市新会慈善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符合本区实际的慈善工作的新路子,成功创立了江门市首家“社区慈善超市”和“慈善助学定点服务超市”,并在拓展社会救助工作、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普及公众慈善理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陶瑶 《群众》2014,(8):85-86
"慈善"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aritas",原意为"关照",即不问物质回报而给予有需要的人群帮助与资助。慈善对于推进社会福利进步,构建健康有序、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已从幕后走向台前,如在汶川、玉树等地灾后重建过程中,各类慈善组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我国慈善事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自身的公信力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通过研究西方国家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机制,探讨建立中国慈善事业的监督模式,对于当下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公民慈善认知的调查与思考——以石家庄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深厚的慈善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公众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社会凝聚力,而且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沟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武菊芳  李文廷 《人民论坛》2011,(10):162-163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深厚的慈善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公众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社会凝聚力,而且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沟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正>京政发[2015]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快推进"慈善北京'建设、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发挥慈善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本市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慈善意识不断增强,慈善组织迅速壮大,社会捐赠稳步增长,慈善活动日趋活跃,慈善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是,本市慈善  相似文献   

20.
论慈善意识的培育与慈善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慈善组织及个人的诚信的缺失、"亚文化"与"主文化"的相互抵触,以及在"藏富意识"和"仇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第一行动集团"的引领等因素共同抑制了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营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强化慈善激励机制、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以培育和提升公众的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