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党员文摘》2007,(8):44-45
噪音历来让人头痛.人们对噪音污染的担忧越来越大,但也许噪音并非一无是处。最新研究显示.噪音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变得有用.成为先锋艺术甚至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相似文献   

2.
把准基调、禁止跑调。思想领域的日趋活跃以及人们精神文化诉求、生活方式的愈益多元化,要求新闻媒体把握好舆论宣传的主基调,不断提高舆论整合能力,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形成正面舆论强势,用主旋律压倒各种“噪音”、“杂音”,消弥和缩小社会各方面的分歧和差异,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车流通过北京市五环路产生的噪音,严重干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6109厂宿舍百户居民的生活。宿舍区120多户居民要求承建五环路的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发公司)赔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07,(12)
问:我住在一个小区的二楼,一楼的一个住户想把住房改成小饭店,邻居们担心污染和噪音影响正常生活,提出了不同意见。但这个住户对我们的意见不予理睬。请问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活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人们以何种方式生活,不但归根到底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而且直接受到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生活方式既能体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能体现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一、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生产方式不同,社会形态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也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初期的蒙昧、野蛮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具有愚昧、野蛮的特征。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尽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空前的进步,人类逐渐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虽然物质资料的消费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单纯具有较高的物质消费水平,还不足以说明生活方式的先进和优越,还不能表明生活方式已达到了最高类型,只有当社会既有较高的物质消费水平,同时又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提高到了较高的层次,整个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也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相似文献   

7.
正钱培忠是太仓市双凤镇维新村的村书记,现在他不管是面对村民来访或是到村民家里走访,都会带上笔记本和一支笔。他说,要把老百姓急需解决的事情记下来,尽快想办法解决。笔者从他的笔记本上看到,最近记录的是45组老百姓反映企业噪音过大,影响居民休息,后来经村委会调查,这家企业的确存在噪音过大问题,企业表示将尽量减少噪音,企业即将搬迁,搬迁后噪音问题将彻底解决。"现在村子大,群众反映的问题也比较多。"钱培忠说,维新村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停车难问题,就是前  相似文献   

8.
正6月8日下午,铜仁市碧江区河西街道办事处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内,广场社区支部书记席银菊一边监测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上的社情民意,一边说:"最近道路损坏、噪音污染的问题比较多,得查查原因,不能让同样问题反复发生,影响到大家的生活与情绪。"为推动社区治理规范化、体系化、现代化,大幅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请留下净土一方邓河春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如今,庄严肃穆令人敬仰的地方却惨遭“毁容”──辖区内工厂、校舍、高楼、商店鳞次栉比;各种车辆长驱直入;噪音、废气、废物猖狂肆虐;就连供人们休闲度假的“步云山庄”.也在国内杨虎城...  相似文献   

10.
生活质量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耕 《求是》2003,(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方面也很多,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其中主要因素有:衣食住行、劳动休息、收入分配、医疗保健、教育学习、人际关系、人生目的、道德情操、生活情趣、权益保障,等等。哪一方面存在问题,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物质条件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假如人们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为吃饱穿暖奔波,全面提高生活质量自然无从谈起。然而,仅有物质方面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没有崇…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只是简单地在客观环境下多年形成的,这其中也有一个人们主观选择的过程,尤其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选择空间.因此,考察什么生活方式是可供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过程是否有其内在规律性?对于人们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赢得更好的生活显得十分必要.考虑到作为人类生存根本的经济行为在其内在规律性的引导下总是表现出某种逻辑性,因此,在对生活方式予以归类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内在的经济行为逻辑及其应用,进而试图为人们实现理性、有序的生活方式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生活质量研究有经济、社会、心理三种视角。心理学视角评价生活质量使用的是主观幸福感概念。主观幸福感试图解释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涉及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以及人们的积极情感。幸福感研究为现代生活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指标,目的是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9)
网络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场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精神生活丰富与异化并存、精神交往综合化与复杂化兼具、精神生产平民化与精神产品庸俗化伴生、精神思维创造力增强与丧失共存以及精神文化世界化与殖民化相伴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社会繁荣消费的幻象背后,人们的生活价值与意义迷失了方向;现代社会节约观的践履为其矫正提供坚实支撑;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重新高扬节约在消费生活中的价值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扬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消费的道路,重构人们的生活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碧君 《党的建设》2012,(11):51-51
前几天.回老家陪父亲小住了几日。 我发现父亲的听力大不如从前,和他说什么,都得冲他大声嚷才行。后来,我便发现问题所在。父亲一进家门,第一件事是把电视机打开,声音开得大大的,然后转身该千哈干哈。我嫌吵,附在父亲耳边大声说,如果不看,就关了,长期在噪音下生活,会损害听力的。  相似文献   

16.
我眼中的瑞士人袁炳忠凡是到过瑞士的人,无不为其美丽的自然环境而陶醉,然而更令人羡慕的是其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生活环境。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园到马路,从车站到饭店,无论到了哪里,你都感觉不到嘈杂和混乱,看不到气味熏人的垃圾,听不到聒耳的噪音,没有人大声叫骂,...  相似文献   

17.
张波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7,(18):42-43
幸福感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但安全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如果生活在一个治安状况不好的社会中,人们的幸福感就会失去最起码的基础。只有在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8.
节约是一种生活方式节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并使之过上富裕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奋斗目标。在当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提高,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在生活方式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有好的一面,如人们更主动地追求生活的幸福,更自觉地享受生活,更讲究生活质量,更注重健康和休闲,更看重生活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等等。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印象中,中南海是个不熄灯的地方,因为毛泽东常常熬夜工作。《毛泽东的休闲生活》却向人们讲述了他那富有生活情趣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0.
黎杰 《红岩春秋》2010,(4):77-80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中国、也能看到世界各国为现代人构筑理想城市生活乐园而作出的畅想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