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陌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陌生人社会不同于熟人社会的伦理需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以儒家思想为其主导思想,但是儒家思想的社会基础是由家及国的社会模式及熟人社会。今天我们正处于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期,儒家的伦理观念受到了极大挑战,面临困境。文中试从墨家的兼爱思想中找到适合陌生人社会伦理观念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法商研究》2008,25(5):68-73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张促成了西方的契约文明和契约社会,农业立国的中国则选择了伦理文化与家族社会。随着社会交往与社会流动逐渐增加,熟人关系网络与熟人信任的作用力和作用范围正表现出弱化的趋势。中国正处于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而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制度信任,是维持新时期社会关系、实现由"熟人信任"走向"陌生人信任"、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探析调解在"陌生人社会"名实结合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熟人社会,调解是名实分离的。它体现在当事人在是否选择调解,是否推进调解程序和是否接受以及履行调解协议上,是不能自愿决定的;而在陌生人社会,一方面,熟人圈子的失去与否对于一般人来说,基本没有多大影响,这使其可以无多少顾忌地去选择解纷方式;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的高频率又导致了彼此之间的互不信任。这些将促使调解朝其本质化的方向转变,从而使得调解名实结合在中国的最终实现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郭文婧 《政府法制》2009,(21):39-39
“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这是汉口火车站旁由公交分局设置的一块提示牌。外地游客认为,“不搭理陌生人”的概念太容易引起歧义,会让人感到“伤自尊”,显得很不友好。然而设置此牌的公交分局却表示,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外地游客的切身利益,初衷纯粹是善意提醒。  相似文献   

5.
肖菲 《法律与生活》2009,(24):57-58
记得一句经典的话语:爱人因陌生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有时候你遭遇的婚姻就是一个由浓情变淡漠的过程,平淡、琐碎的生活往往让我们没有了往日的激情,纷繁多姿的外面世界又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我们,猛然回首,枕边人不知何时已变得如此陌生。  相似文献   

6.
哈特以社会规则理论为核心阐释法律的概念,使规则区别于习惯,并将法律视为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同时,社会规则理论也具有一定的限度,这集中表现在,根据哈特的理论,在法体系之下,作为法律规则的初级规则的成立并不以其具有社会规则这一身份为必要条件。被制定出来的法律规则能够经由通过法体系效力判准的检验而在其被真正实践之前就成立,因此,有些法律规则不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理论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7.
社会规则论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有其共同的发展目标 ,因此也必须有共同的规则 ,以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社会规则中以道德规则、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最为主要 ,而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任何偏废均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社会规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环境下 ,我们应当注意社会规则发展的趋势 ,继续完善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 ,弥补道德规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社会规则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共同的发展目标,因此也必须有共同的规则,以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社会规则中以道德规则、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最为主要,而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偏废均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社会规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环境下,我们应当注意社会规则发展的趋势,继续完善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弥补道德规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社会自治规则探讨——兼论社会自治规则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自治规则是社会自治组织行使社会公权力,规定自治事项,规范成员行为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并直接决定了社会自治秩序的建构。其可分为授权性规则和自主性规则,其中前者是法律的延伸,具有法的属性;而后者更接近公法契约,不属于法的范畴。其调整范围主要是专业类、行业类和利益类事项,不能涉及法律保留事项。就效力而言,自主性规则具有契约性和自律性,但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只有在法院确认其合法有效后,才能强制执行。社会自治规则与国家法律之间既有互动的一面,也有监督保障的一面,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建构理性的国家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陈奕 《行政与法》2013,(6):73-78
海关文化建设是响应党的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号召的重要举措,是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海关"的重要保证。海关文化结构系统一直以物质形象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理念文化三个文化层面为主流观点,但众人却对三个文化层面之间如何运转研究之甚少,本文有意探索隐藏在其中的线索,以期为建设现代海关文化完善的理论基础尽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社会矛盾重要的生产机制和化解机制.建立社会矛盾的文化视角具有十分迫切的理论意义.文化与社会矛盾的关切根源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切,根源于社会结构系统和社会生活展开的张力.文化是社会系统的整合机制,也是社会生活的构成力量.在现代社会,文化嵌入在国家、市场和社会均衡互动的结构中,主导文化构成人们创造生活的共享价值观、基础性的公共秩序和理性化的技术支持体系,供给社会生活的共享空间,多元文化供给创造生活的工具包,它们在共生共荣中既推进生活也推进文化自身的发展.文化视角下的社会矛盾化解依赖于文化机制编制的理性织体.它可以使社会矛盾的演进在理性规制的轨道上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2.
Cultural products are commodities with cultural contents, which are neither equivalent to cultural relics nor ordinary articles. Such dual natures bring forth divergences in trade policy, mandating the gener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rade rules. The WTO rules lay more emphases on free trade while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put more stress on the free exchange and diversity of cultures. Nations enjoy cultural sovereignty over their cultural policies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he rul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lso influence trade in cultural products. To develop trade in cultural products,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shall be employed to create diversified and competitive products of distinct cultural values. Han Liyu, Ph.D,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aw, and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Law Teaching and Research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Vice Secretary-General of WTO Section in China Law Society, and member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ociety. Mr. Han teaches and does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nd WTO law, publishing several monographs and articles on the US trade law and the WTO law. For many times, Mr. Han did research as visiting scholar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UNIDROIT. Mr. Han got a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Common Law from Hong Kong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3.
马驰 《北方法学》2013,7(5):43-56
哈特的社会规则理论直接应对的是如何解释法律约束或法律义务的来源问题。他虽然在聚合行为和批判反思态度的基础上界定法律的约束力,但《法律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阐明其中的内在机理。哈特的理论与约翰·塞尔有关制度事实理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塞尔的理论中,制度事实因集体意向性、功能归属和构成性规则而产生,无论其原始材料为何。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制度事实及其逻辑结构本身就已经证明相关权力的存在。借助这一思路,法律也可以被视为制度事实,这种制度事实的原始材料是各种言行行为,而哈特的承认规则相当于构成性规则。如此一来,套用塞尔的理论,社会规则理论对法律的约束力解释力便可获得深化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从长时段考察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国家制定法的发展和演变,就可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规律:从伦理规则向生活规则的演变,这一点在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里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演变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残酷的。它提醒我们,法律的作用不应过分夸大,立法时应注意听取民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法律无疑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但同时也是一种规范性现象。"我们声称法律既是社会性的又是规范性的,其实是想说,法律是一种社会制度,但这种社会制度可以系统地生发(或者至少可以生发)出行为的理由(reasons for action)。"〔1〕正是由于法律所  相似文献   

16.
杨兴培 《检察风云》2013,(18):13-1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传统文化里的某些负面成分也影响到了现实社会生活,比如,传统的"贪墨文化"就是现在社会上贪污腐败现象的重要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17.
蔡杰  陈水星  向娟 《行政与法》2004,2(10):33-35
在乡土社会,人们依据各式各样的规则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制定法和习惯法、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潜规则皆是被选择的对象。乡土社会的现实状况表明:如果将一切乡土冲突都强行纳入制定法的统辖范围,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为了在乡土社会推行现代法治的同时不致破坏其秩序,就必须实现解纷规则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一、法律——规则构成说 (一)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 法律和法律制度是从极其复杂的社会事实中抽象而出的,这是英国法哲学中分析实证主义的一个共同信条。坚持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事实的结果使他们作出这样的区别:法律是什么是一回事,它通过社会事实的考察而发现;法律应该是什么是另一回事,它通过运用道德规则而发现。对这两个普遍原则,哈特和古典分析实证主义持同一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潜规则"成了社会各界关注、饱受人们诟病的焦点问题之一。所谓"潜规则",是指"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规矩"。追逐利益是"潜规则"的本质属性,受利益驱动也是导致"潜规则"盛行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潜规则"某种程度上也可  相似文献   

20.
龚小涵 《法制与社会》2013,(32):252-253
《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作为法社会学课程的必读书目之一,讨论了有关法律的社会知识对法律本身的意义,法律进入了一个社会学时代。本文将讨论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布莱克对案件社会结构的巧妙分析及其的法律后果的影响。引发了是否熟人社会更难做到司法公正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