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陈毅留法求学期间,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被法当局驱逐出境,押送回国。1922年冬回到四川省乐至县家乡,当时,他全家20多人挤住在陈家祠堂的破屋里,生活艰辛。1923年春节来临,母亲让陈毅写一副对联,表示一下过年的味道。写什么好呢?他看到家乡的亲友和广大劳苦大众生活的凄凉凋敞,十分感慨。为此,他泼墨提笔写出一副别开生面、耐人寻味的对联贴在自家门  相似文献   

2.
妻子看着我忙碌的身影,感慨地说:"整天说你们公安工作繁忙,要不是这次来这里过年,我哪能知道,你们连春节都这么忙呢!"俗话说"廿三糖瓜儿粘,廿四写福字,廿五扫尘土,廿六炖大肉,廿七廿八把面发,廿九对联贴门口……"当这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却为今年春节在哪儿过而发愁。  相似文献   

3.
正2018狗年迎新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想这两年在大陆过年的一切,是那样新鲜、那么有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狗年新春,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大陆女婿,在大陆过年已不是过客体验,而是真实的融入。其实我在大陆已经过了3个春节,每一次皆有不同的体验,2009年我是在福建过的新年,因为闽台的渊源,所以两地的春节习俗是很接近的,或者在家吃颜色各异的稞糕,或者出去拜拜年。去年的时候,我就曾到过我太太的家里,所以对这里不感觉陌生。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执念,每逢过年前夕,身处他乡  相似文献   

4.
<正>我叫王效曾,山西省平定县人,生于1946年。《台湾王忠礼回乡日记》是由我摘录的。王忠礼是我的堂兄。从小听说有个堂兄,但未曾谋面,直到1984年2月的一天,收到一封来自新加坡的信,拆开一看,竟是堂兄王忠礼寄来的。真是又惊又喜!从那以后,我们王家亲友就和37年杳无音信的堂兄王忠礼有了书信往来。1990年5月,王忠礼首次回大陆探亲,写下《探亲日记》。1992年6月再次回大陆,写下《访友  相似文献   

5.
横琴史上的第一次“大开发”2011年春节期间,横琴新区开发前奏响起,我来到一个叫“中心沟”的地方,走进一院落,院门两侧的对联非常耀眼——上联:荡荡水泊心气顺;下联:涓涓溪涧怀恩德。横批:以沟为家。跨过院门,一栋小楼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写着“珠海经济特区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中心沟办事处”,另一块写着“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中心沟办事处党总支部”。  相似文献   

6.
一间宿舍,四五个人,违章电器,暗恋的高个男生,夜聊生活,八卦与幻想……这是一个18岁的台湾学生初次集体生活的记忆印象。大陆除了有她心之向往的大学与学术,更有那些印刻在她青春记忆里那些可爱的"舍友",这里俨然已经变成了她的另一个"家",有着特殊"家人"的家。  相似文献   

7.
到哪里过年?人都会说:家。家在哪里? 回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过好春节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而且是对社会和谐最直接的贡献。在这里我所说的家乡是在相当多的人群之中被淡忘,已经找不到可以承载春节这个神圣的节日符号的“家”;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城镇化加剧的大环境下,家庭旅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四面八方的人竞相奔走,过年不是愉快的精神旅行,而是疲于奔命般的跋涉。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以前我都是凑合着过年,自己煮碗饺子一个人吃,心里空落落的。今年就不一样了,5个老伙计一块搭班子,热闹得很。河南省郸城县双楼乡82岁五保户王自知高兴地说。据介绍,尽管乡里建有高标准敬老院,但该村五位五保户宁愿独自居住也不愿离开村庄,于是当地想出了把他们搬到一起合住相互照顾的点子。经济日报点评称,不离开村庄集中养老,"居村联养"让五保户过好年!  相似文献   

9.
以越南人为主的中国街这是大山里的一条街 ,叫马崩街。街周围是一个个苗家人居住的村庄。因此 ,马崩街又是一条村庄里的街 ,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董干镇辖区。马崩街是一条年轻的中国街。1992年以前 ,这里没有村庄 ,更没有房屋 ,而是乱石林立的荒山野岭。在那场远去的中越边境战争中 ,这里是主战场之一。现在街旁依然有一些战时修筑的工事 ,只不过繁荣与祥和早已成为这条街的主题。马崩街距中越13号界碑约两公里 ,虽是条中国街 ,但到这里赶街的人 ,80 %以上是和马崩街接壤的越南同文等县的人 ,因此 ,从严格意义上说 ,…  相似文献   

10.
詹高越 《台声》2002,(2):21-22
我对美丽富饶的家乡台湾,始终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尽管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对家乡已经有了很多了解,尽管台湾多年前开放探亲,台湾的亲戚大多来过,但我还是盼望着,能够亲身感受故乡山水的灵秀气息,能够在家乡与亲友团聚。2001年10月16日至23日,应台湾工笔画学会理事长张克齐先生的邀请,我随天津轻院艺术设计访问团访问了台湾,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一彰化县永靖乡新庄村是父亲出生、成长的地方。现在大伯家的堂兄一家仍在这里从事着养花业。养花业是个附加值较高的农业项目,有广阔的市场。堂兄一家以种花为业,据说一…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何思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回想1949年,在我初到北京的几年中与何先生的一段交往,他给了我很多教诲,特撰此文以作纪念。 1949年4月,我和堂兄一纯、堂妹素久等从上海来到北京,我们兄妹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很好活动,不久就结识了和我们年龄相仿的理路、宜理、鲁丽(何先生的三个孩子),我们成了要好的朋友。每逢我们到何家,总是受到热情接待,何伯母虽是法  相似文献   

12.
荆州市城南开发区白龙村,一个城市的近郊村。来过白龙村的人都说这里是“都市里的村庄,村庄里的都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白龙村已成为一片生机盎然、后劲十足的开发热土。白龙村的发展,有力地诠释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村民富裕。很难想象十年前白龙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一个落后村变成现在文明富裕的乡村都市的呢&走访白龙村的村民,大家都异口同声地把白龙的变化归功于他们的好领头雁:优秀省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陈锐,一个四十开外、中等身材、脸上写满白龙村在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3.
<正>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可从福建打工回来的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矮寨村村民唐庆章夫妇已经开始忙碌,要购置年货,又要忙着制作春节的佳肴。"好多年没有回来了,进村时我都不敢相信这就是矮寨。过去矮寨穷,总感觉矮人一等,今天看到村里的变化,发现我们矮寨不‘矮’了。"为此,唐庆章今年特意请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家门口:"忆往昔生活无奈家穷人苦,喜今朝丰衣足食村靓室美。"像唐庆章这样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家乡的最大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西安工作了两年的保安员,今年春节回老家时,希望给家里人带点东西。就在我们工作单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卖家电的小商店。店里写着“过年促销,大降价,不退不换”,我当时就问那个售货员,电饭锅有没有问题,他说没事,就是积压时间长了,所以才降价卖。于是,我就买了一个。可回到家后,用它来给家人做饭时,不知什么原因,饭就是煮不熟。后来,找到一个懂电器的人看了看,说是里面的零件是坏的,根本不能用。过年回来后,我又去那个小商店,希望能退货,可他们却以“已经提前告诉过你,货物出售后不退不换”为由,拒绝了我。我觉得他…  相似文献   

15.
樱子  乡村阳光 《小康》2005,(7):72-74
加拿大村,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开平。一个海外人口超过其在国内人口的侨乡。加拿大村,是一座空城,一座充满悲情和寂寞的村庄。1933年至1935年,加拿大村建成。1951年,这里的最后一户居民移民加拿大。从此之后,村里一直无人居住,这里的精美建筑在风雨中守望了半个世纪。这些建筑的主人是民国时期从“猪仔”路上有幸回国的“卖猪仔”。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省下几个钱,回家乡完成“田、园、庐、墓”的梦想。这是一座最应具有乡愁气息的村庄。从建造它的那天起,它就注定将在乡愁中沉沦。  相似文献   

16.
刘冲 《传承》2009,(23):55-57
消失了的天桥"这里就是天桥!"我愣了一下,难道这里真的是天桥?再往前走几步,一个锈迹斑斑的公交站牌证实了这一点,站牌上面赫然写了两个已经磨损的字——天桥。后来,天桥街道办文教科的副科长赵兴力把我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说:"如果说你还有可能找  相似文献   

17.
正"谁能忍受去跟一个丈夫的前女友当姑嫂,谁又能忍受去娶一个小舅子的前女友当老婆?"这是一部电视剧里的"神句"台词,又在2014年4月1日"2014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与我邂逅的一位大学女生嘴里"咯咯咯"出来,凸显很"愚人"且"节日"般快乐无比的感觉。这部剧很长,有100多集,当时我没敢看,这次有幸被这女生迅猛地普及了一下:讲的既非"项羽跟吕后相恋,虞姬成了第三者"那样的奇葩演义,亦非"有情人终成兄妹",而是"有仇人终成兄妹"——有这么一位老兄,妹妹老公是自己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我从惠安县人大机关退休后的第一年,这一年我骑自行车下乡352天,跑遍全县626个村庄,行程12600多公里。走访了全县各种困难对象1163人,另13天用于其他工作和会议,全年出满勤。  相似文献   

19.
正黄佩华在长篇小说《河之上》(载《作家》2015年第6期,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的创作谈中说:"这些年,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写了不少河流的小说,写了红水河,也写了驮娘河和西洋江,为什么不写一写右江?于是,又有另一只手从我的背后把我搡了一下。这样,我就只好往右江里跳了。"这段话在告诉我们《河之上》的缘起的同时,不经意地透露出一个秘密,就是黄佩华是个爱水的智者。让小说"逐水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看到村口雄伟的城堡与远山的长城遥相呼应,城门两旁贴着大红的对联,街头挂着串串红灯笼,街道两旁一辆挨一辆停满了汽车,走在街上的人们一个个欢声笑语.置身在美丽富庶的乡村,感受着家乡的巨变,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多年前,被一个个数字串联起来的记忆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