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明 《政府法制》2013,(29):42-43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擅长幽默、欢迎幽默的民族。政治家具有幽默感,往往被视为精力充沛、反应机敏的智者。大凡美国历史上的杰出总统,没有一个是呆瓜似的悲剧演员,更没有一个是表情一贯严肃的“铁面”,他们都能够在适时让人们感受到快乐与机智的存在。关于幽默,美国总统林肯曾现身说法:“幽默是一种润肤膏,使我免遭许多折磨和痛苦。”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显然不是某一个行业的悲剧。你站在地沟里蒙混别人,别人在牛奶里搞三聚氰胺。你让别人恶心,别人出尔寒心。整个中国食物生态,已经被一些不良食物制造者搞得几近崩溃。  相似文献   

3.
黄志东 《法人》2011,(2):8-9
一个国家有许多强势、有价值的品牌,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和这个国家软硬实力的强大。虽然,中国目前正在迅猛崛起,但要形成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民族品牌”,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秦平 《江淮法治》2012,(21):1-1
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人们议论最多、猜想最多,也是期许最多的一个话题。“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毫无疑问,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依靠改革,中国的成就也源自改革.如今.改革已入“深水”,恰似中流击水,有风险也有机遇,需要秀气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5.
改革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项工作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检察改革是为了革除现行检察体制中的弊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确保独立、公正、高效地行使检察权,为实现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社会法治化、道德化的伟大历史使命服务。应当看到,前段时期检察改革基本上限于检察机关的管理机制、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等浅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触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即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法律地位、检察机关性质定位和检察机关领导体制,致使我国检察制度和体制存在的下列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  相似文献   

6.
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万里长城、郑和下西洋……我们的前辈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奇迹,迅速强大的现代中国更是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烙印在每个华人心上,用坚韧、奋进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实力和不容忽视的潜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刻苦展现着那不屈不挠的中华魂。  相似文献   

7.
追尾之痛     
阿碧 《检察风云》2011,(16):62-64
2011年7月23日,是令全中国人悲伤的一个日子,也是中国铁路史上让人悲伤的一天。当天夜里,温州地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当地少见这么强烈的雷电天气。20时34分,在温州市鹿城区的瓯江大桥上,令全国人民震惊的悲剧发生了。  相似文献   

8.
胡马乔 《检察风云》2013,(13):90-92
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的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文化始于汉朝,而汉族又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悠久民族。今此,藏于"山东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里的汉画像砖与拓片远道来沪,在上海浦东的民族民俗民间博览馆内展出了一个多月,为人们普及与理解汉文化强大魅力,搭建了艺术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一本杂志、一个展会、一个论坛、一个网站”——“四个一”是中安人倾15年之心血铸造出的精品。四大平台资源共享、联袂互动,就像四架连环马车,并驾齐驱,让《中国公共安全》形成强大的集群和阵列优势。  相似文献   

10.
河南赵作海案件的发生,无疑是对中国法制改革的沉重打击,悲剧的重演警示我们,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案件背后隐藏的制度缺陷,因此本文针对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并非如前人所言纯然是乐观之喜剧,而是充满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不仅与我们民族的伦理传统和思维结构有关,还与古代小说这种文学式样的地位、价值及其作者组成有关。在古代小说作品中,这种悲剧意识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历史幻灭感,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功名富贵、物质享受的否定等几种情绪。同时,由于中国古代小说本身的特殊性,这些情感又主要集中于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诗词中。  相似文献   

12.
乔伟 《法学研究》1988,(1):78-86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改革、发明和创造,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巴夫 《西部法苑》2003,(4):55-57
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被万恶的赌搏吞嗜,虽不是家破人亡,却比家破人亡更悲惨。撕开悲剧的大幕,让读者感受感受当事人的哀鸣——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改革与创新也是人大工作永恒的主题。盘点2005年人大的立法工作,出现了许多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的法治进程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并进而形成人的理念、气质。积极的、先进的文化能引导人、激发人向上。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国家也如此。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资讯:观点     
《法人》2005,(8):9-9
“从现在开始,我们民族商业企业也要准备走出去,做一只也会让别人害怕的‘中国狼’。”“中国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恶性肿瘤必须要摘除。”“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还存在缺陷,要想让独立董事真正发挥‘独立’作用,必须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来完善这一制度。”“分类监管是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必然选择。”“西方理论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显然不是某一个行业的悲剧。你站在地沟里蒙混别人,别人在牛奶里搞三聚氰胺。你让别人恶心,别人让你寒心。整个中国食物生态,已经被一些不良食物制造者搞得几近崩溃。饿死都不吃的馒头日前,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对染色馒头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上海盛  相似文献   

18.
廉政观点     
《中国监察》2013,(23):54-5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汪洋: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改革与开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改蕈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律师世界》2001,(1):1-1
新年的钟声将我们送进了新世纪,人类文明将又有一个美好的开端。在这举世欢庆的历史时刻,我们衷心祝愿关心爱护《律师世界》的领导和朋友们节日快乐!   刚刚过去的 20世纪,对中国人民来说,既是灾难深重又是值得举国欢庆的。战争、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在 20世纪的中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外国列强的侵略与凌辱,更是让中国人民受尽了苦难。但是,也是在这个世纪,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与牺牲,不仅推倒了长期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而且开拓出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尤其是 20世纪的后二十年,在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民族身份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事实,不少制度性的差异安排以民族身份为分类依据。这种模式的民族制度明确和固化了族群的界限,削弱了公民个人对国家、国族和国民的认同,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构成巨大隐忧。政治与法律中的平等原则已经一再向我们昭示,种族不是实施差异对待的一个合适分类。而美国和传统中国在处理族群问题上的实践和经验都表明,成功的民族政策的 精髓就是把族群问题“非法律化”和“文化化”。因此,让民族身份逐步退出法律事实领域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