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立志     
立志陈汝嘉记得在十二岁开始学拉小提琴时,就对事业充满朦胧的虔敬之情,在幼小的心灵里有一股拔尖要强的心劲,盛中国成了我崇拜的偶像,我满怀豪情地对音乐投注进了一种忘我的狂热。然而时势的变迁总是强于任何英雄的梦。十年动乱结束后,随着社会上音乐热的降温和读书...  相似文献   

2.
秋石 《政府法制》2013,(13):8-9
继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深情阐述中国梦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又一次深刻论述中国梦。南此,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客,有关中国梦的议论再一次升温。中国梦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人心?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中国监狱正在发生行刑理念、行刑制度、监狱体制、监狱工作机制、运作方式等全方位的历史变迁。变迁的主线是从专政走向法治。这一重大历史变迁的发生,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把监狱定位于“专政工具”,从理论上看,是片面的;从实践上看,是不利的;从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看,是落后的。中国监狱的历史变迁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内容:民主、法治和人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各级人大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充分行使人大职权、发挥人大作用,用人大工作在服务大局上的新作为,在依法履职上的新成效、在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上的新进步,来践行“中国梦”,实现“遵化梦”。一、创新工作机制,为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提供有力保障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政策性、法律性、程序性很强,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应形势变化、符合人大工作实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为人大依法有效地履职行权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郭彦 《中国检察官》2013,(17):11-12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号令.作为执政党的一名党员,作为国家的一名检察官,就是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将个人梦融于国家梦、人民梦、时代梦,立足检察职能和工作岗位,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中国梦法治篇章检察答卷.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梦的实质,观点主要有四:“梦者象类也”、“梦者寐而觉者也”、“梦者形闭而气专乎内也”和“梦者思也”。关于梦的类型,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六梦说。关于梦的成因,思想家多主张“因情生梦说”;医家多主张“淫邪发梦说”。关于梦的功能,医家多主张寻梦治病;思想家则主要探讨梦能否预兆吉凶祸福,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对中国古代释梦心理学思想的这四大内容逐一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国梦赋     
胡淼森 《中国监察》2013,(17):63-64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开展了“中国梦”征文活动。我刊将从众多优秀作品中,陆续选登部分获奖作品,以展示纪检监察干部心中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4,(5):1-1
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百姓的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生活环境的“小康梦”,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抑制贫富分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的“改革梦”,是“苍蝇老虎”大小贪官落马,制度反腐的“廉政梦”,是倡导法治思维,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法治梦”,是加强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优 《法制与社会》2013,(21):165-166
当代中国梦的概念包涵着多重含义,而中国梦之于每位中国人的价值又蕴含在中国梦本身的含义之中。通过分析中国梦在不同层次上的深刻含内涵以及彼此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国人尊严的充分肯认,而维系这一关系的纽带则在于中国梦本身所蕴含的共享精神。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现代汉语的变革史。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决不是文学形式对文学语言一边倒的简单顺应,而是文学不断以自身语言的“文学性”推动了现代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从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关系的角度,能够观察和揭示白话文运动到底以何种方式,到底在何种程度上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的现代文学形式的变化,文学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如何左右、影响乃至决定了文学形式的基本走向以及文学形式的基本的甚至是主要的状况和特征,从而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廖保平 《检察风云》2010,(10):66-68
梁启超的世博强国梦 上海召开世博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在一百年前,有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在《新中国》这部小说中,虚构了一百年后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盛况。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全国检察官朋友们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之法治梦而努力奋斗、辛勤耕耘!这一年.从法治发展的角度而言.无疑是司法公正与文明再一次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思想。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实现中国梦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体现在:它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凝聚了精神力量。现实意义表现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中国法律》2013,(2):1-1
2013年的春天,随着‘两会’闭幕,‘中国梦’号的大船正式启航。在我们看来,承载着国家愿景的‘中国梦’号大船需要法治为改善民生、推进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大学里,是否能将中国梦有效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仅是取决于中国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也同时是对大学里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考验.中国梦如何走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我们思考,一方面要对中国梦进行理论上的学习,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树立一个自己的梦,并将中国梦作为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国梦教育的深入,让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更深,让中国梦体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建辉  张亚雄 《行政与法》2012,(12):109-11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现有和未来的制度选择对过去的制度选择具有强烈的历史依赖性。遵循先例是宪法制度变迁中历史路径依赖性存在的主要表现。当代中国的宪法制度变迁,是对改革成果的确认,是对宪法制度的改良和完善。制度变迁客观存在的路径依赖规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宪法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国情,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宪法制度的初始选择,走一条渐进式的宪法制度改良之路而不是激进式的制度革命之路。  相似文献   

17.
肇端于清末法制改革的中国法律现代化历程迄今已有一个世纪,今日中国所进行的声势浩大的立法活动依然是这场运动的延续,除非中国法制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这场运动将无停息之日。在对中国合同法历史变迁的考察中,我们可以体味百年来法制变革所经历的困境与艰辛,并为我们苦难的中国逐步摸索到步入康庄大道的路径以及在近20年的法制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进步深感庆幸。一部合同法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法制变革史与经济社会变迁史。一、中国合同立法的回眸我国古代合同法的表现形式为礼制中的有关规定及民事习惯,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法始于19…  相似文献   

18.
《法学杂志》2012,33(8)
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的重大转型都根源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和由此所导致的国家、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转型,即从“国家、社射个人”模式转向“国家/社会、个人”模式,其实质是从国家本位主义转向社会本位主义和人本主义。中国社会的这一转型导致了刑事诉讼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构造观和刑事证明理论的变迁,而这些观念和理论的变迁又反映在《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宪法的变化形态主要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形式主义宪法稳定观意义上的宪法修改,另一种是实质主义宪法稳定观意义上的宪法变迁.宪法变迁作为一种重要的宪法变化形态,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形式广泛存在的,它对中国改革实践发挥了特定的实效性.也真正因为如此,导致作为主要宪法变迁实现机制的宪法解释处于非典型的地位,这种单一的以政党政治形式主导的“单一化”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并不能满足“改革宪法”时代人民对宪法的规范性需要,这就为从基本权利体系、宪法修改程序、宪法解释和多元的宪法变迁实现机制等角度完善中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现代法律制度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律制度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中,与社会结构变迁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审视社会结构在转型期的变迁,考察法律制度由传统向现代过渡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体制内外制度与非制度对法律制度生长的环境和制度安排入手,揭示社会结构所起的重大影响,进而通过对转型期法律制度生长的逻辑和哲理分析,初步解析出社会结构变迁是法律制度现代化转换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