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当今的“游戏规则”。只有包工头贿赂县官。哪有县官去贿赂包工头的?这不是小说《官场现行记》的情节。而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当然。前提得是:县官想找靠山,包工头又是“中组部处长”。一个农村包工头摇身一变成了“中央组织部处长”。并接收了地方官员47万元的贿赂。此事听起来仿佛是天方夜谭,但在现实中确实发生了,而且,这个县官还是大名鼎鼎的“四川第一贪”。 2006年7月5日,被称为“四川第一贪”的四川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因受贿1859万余元和1330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在案件调查审理期间。田玉飞交代曾向中组部处长杜太平行贿近50万元。田玉飞的举报引起中纪委的高度重视。但是调查证实。中组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处长杜太平。北京公安局随即立案。并很快将假冒中组部处长的包工头杜太平抓获。2007年9月26日。北京市二中院以招摇撞骗罪终审判决杜太平有期徒刑6年。  相似文献   

2.
《法制与经济》2009,(17):10-13
陈同海何许人也?说出来也许会吓你一跳: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石化集团公司前任总经理兼股份公司董事长。他在任期间,曾以一次收受他人贿赂1.6亿元、总受贿金额近2亿元而“斐声海内外”,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国有企业领导的“首贪”。有人戏言,若要申报官员腐败方面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陈“总经理”应属“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3.
《中国检察官》2010,(11):F0002-F0002
5月28日-29日,由中国检察官杂志社主办、山西省乡宁县人民检察院承办的“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研讨会在山西省乡宁县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检察院的40余名代表围绕“贿赂犯罪的审讯技巧”、“贿赂犯罪侦查逻辑与特殊侦查措施的应用”、“贿赂犯罪证据的特点及审查与运用”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一名贩毒嫌疑人不被批捕,公安干警介绍贿赂,嫌疑人亲属出数十万元钱打点,检察院干部受贿帮忙“捞人”。最近,宁夏3名公安干警、检察院工作人员因涉嫌介绍贿赂、受贿锒铛入狱。知法犯法、执法犯法,是什么力量使执法者变成违法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朗讯、西门子、麦肯锡等知名企业都曾陷入过“贿赂门”,正当人们感到震惊时,不料中国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因涉嫌商业贿赂其四名高管被逮捕,据报道,葛兰素史克去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约10亿英镑.增长幅度达20%,如此亮丽的业绩却是靠商业贿赂取得的。商业贿赂的丑闻在中国国内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浅述我国商业贿赂现象及法律规制现状,并简述公司和个人应如何规避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6.
纪古 《政府法制》2005,(22):4-8,11
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定有一个贤惠的 女人;一名经济犯罪的领导,身后往往有一个贪 婪的配偶。前者被称为“贤内助”或“廉内助”,而 后者则被称为“贪内助”。  相似文献   

7.
因涉嫌违纪问题,河南省交通厅现任厅长董永安于2010年12月24日被纪检部门“双规”,6天后又被河南省安阳市人大常委会罢免其人大代表职务。此消息一出,世人无不深感震惊——令人至感惊愕的并非是又一名正厅级官员因贪落马了,而是在董永安之前已有三任河南省交通厅厅长、一任副厅长连续因贪落马,到董永安这一任已经是“五连倒”了。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后,短短一年多,数十名高官落马,中央反腐决心清晰可见。叫好的同时也要警醒,决心能成就一时之效,完善制度方可长治久安。反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场战役,也不是一次运动,而是要扎根于社会,根除腐败的社会土壤。因此,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充分实现公众的表达权、监督权,人民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才会提高,反腐成效才能提高。同时,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志是清廉文化扎根在全民心中,整个社会形成“人人不贪,人人反贪”的好风气。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官员从“不敢贪”向“不愿贪”、从“不愿贪”向“痛恨贪”转变。各种形式的腐败就如同在云开雾散、太阳普照之下的黑暗一样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9.
反贪污贿赂是世界性研究课题──介绍国际反贪大会国际反贪大会,简称IACC,第7届将于1995年10月在北京举行。这一非官方性会议从1982年开始,曾相继在华盛顿、纽约、香港、悉尼、阿姆斯特丹、坎昆等城市举行过6届。反贪污贿赂是世界性研究课题。染指贪迹...  相似文献   

10.
6月26日至28日。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四届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就“加强腐败资产追回”的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研讨。针对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负责人。 涉贪赃款赃物“漂白”转移境外记者:腐败犯罪资产是如何被转移到境外的?追回这些资产对打击此类犯罪意义何在?反贪总局负责人:在日益严峻的反腐败工作形势下,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潜逃前,必定想方设法隐匿或转移,尤其是向境外转移赃款赃物。通常情况下,他们以洗钱方式将赃款赃物“漂白”或变现后,  相似文献   

11.
“官到能贫乃是清”吴智慧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因贪丢官判了刑,贵州省“第一夫人”阎健宏因贪被处以极刑,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因贪自杀丧了命,这些“官们”都缘于一个“贪”字,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罪人。而孔繁森为党为人民耐得清贫,成为时代楷模,人们永远怀...  相似文献   

12.
高斌 《政府法制》2013,(15):26-27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律师朱列玉建议,“贪10万元判10年”可改为“贪10万元判1年”。  相似文献   

13.
所谓“行受贿代理人”犯罪新模式,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不直接接受贿赂,而是通过自己信任的人间接接受,再转由自己支配;而行贿人也心照不宣地将贿赂送到“代理人”或“中间人”手中。在这种模式下,受贿人与行贿人没有直接接触,而受贿人在法律上也常常不具有所贿赂财物的“所有权”,只是拥有“使用权”。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腐败现象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为治理商业贿赂而全面启动的专项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构建于传统的、以“二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作为受贿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的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模式。并未切中商业贿赂犯罪“上游犯罪”之根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一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以作为行贿主体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提出商业贿赂治理新思路,并以此构建中国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治理商业贿赂思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树国 《法制与经济》2004,(10):12-14
吉林巨贪王纯以显赫的身份和惊人的犯罪金额成为贪官中的焦点。在他下面,还有3名厅级干部、4名局长因贪落马。他们引发了官场上罕见的“一窝黑”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刘芳瑞 《法治研究》2006,(12):66-67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 商业贿赂是竞争法上的术语。《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即“经营者不得利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将商业贿赂定义为“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上述法律和规章界定了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目的和手段,但未能揭示商业贿赂行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只言片语     
《政府法制》2013,(7):13-13
二奶也是人民子弟兵。二奶也要为人民服务。 ——1月22日下午,受网友追捧的深圳“打假倡廉武工队”遭遇竞争对手,数名声称要用“美人计”抓贪官的靓丽女子现身“武工队”。她们打出雷人标语:“被包为耻,抓贪为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用好美人计.杀个回马枪。”  相似文献   

18.
说起“警示教育”,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据说这位出身贫贱的君主,平生最恨贪官污吏,为严惩腐败,以儆效尤,他挖空心思,发明了一种名叫“剥皮实草”的酷刑,规定凡犯赃银60两以上者,都将其皮剥下填充谷草,然后摆放在府衙大堂之上,使后任者见之心惊胆寒,不敢再贪。依笔者所见,这种“警示教育”之惨烈可谓空前绝后,登峰造极。然而,即便这样收效又如何呢?不妨借用朱皇帝本人的话来说明。史载,在其晚年,面对贪污肆虐,贿赂横行的局面,他无计可施,唯有叹息:“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如此看来,“警…  相似文献   

19.
谈对非物质利益贿赂的定罪量刑●吴孙谢心刚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受贿罪和行贿罪所指的“贿赂”仅仅是“财物”即物质性利益,并且该财物须被受贿人实际非法占有。非物质利益不是贿赂的内容。而实践中,以非物质利益行贿、受贿的现象却大量存在,例如出资“考察”和玩乐、帮...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6,(6):4-7
商业贿赂绝不是“中国经济的特色”,但近年来中国却成为这种“潜规则”盛行的重灾区。工程建设、土地转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这些带着“官”字色彩的高标的交易领域,如今成了商业贿赂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