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8月4日《新华网》)有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说于以色列的64本。尽管我们可以从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角度为此辩解,但沦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国家之一的现实,对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而言,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得不直面与反思的文化尴尬。  相似文献   

2.
刘锴 《政府法制》2012,(23):29-29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到过德国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国,读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日内容,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因此,有人评价说:“德国,是一个阅读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快乐     
古人云,“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是快乐的源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读书作为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无论何时何地,我从没有忘记读书。出差在外,我总会在行李中放上一两本书籍,既可解除舟车劳顿之苦,又可把平时无暇阅读的书读一读;工作之余,我也总会拿起书本,既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也给自己充一下电。尽管在年龄增长、职务变迁中感受到生活的诸多变化,但我对读书的嗜好却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4.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1,(1):6-6
汉江中院读书学习促审判质量提升近日,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了以"持之以恒读书、精益求精审判"为主题的"大读书"活动。通过院长荐文(书)的形式,将好书籍、好文章向全院干警推荐阅读,每篇文章、每本书籍推荐给干警阅读之前,都附有"院长阅读提示",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了法官素质、提升了审判质量。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 以色列入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1,(32):28-28
第一,读书时要给书分个类,不要混为一谈。阅读分为知识型阅读、消遣型阅读、精神型阅读,这三类阅读都需要,不要贬低哪一类,但是要分清楚,混成一类很麻烦。现在比较勤快的人忙着知识型的阅读,比较懒惰的人忙着消遣型的阅读。但是不管谁都不要忘了精神型的阅读。进行这样的阅读分类后,及时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作品,会有更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也说过“读书万卷始通神。”面对众多的学习科目,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我们的学生如何能够“渎书万卷”呢?当然,这里不仅仅是在追求数量,而是要强调“读书”二字,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提出要求,“今天大家下去看××书。”就能达到效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简单地这样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地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他们不仅要阅读——“披文得意”(读懂理解),而且要思考——“运思及物”(阅读创造)。  相似文献   

8.
张修枫 《政府法制》2012,(17):48-48
前些日子,德国媒体在关注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称德国年轻人对于阅读的兴趣正在迅速下降,未来的德同人可能会越来越不爱读书了。德国人非常重视这个报告,人们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似乎都是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08,(10):52-52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多读书、读好书活动的文明风尚,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通知”精神,为提升党政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各级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我社推出部分精品书目(人民日报及20家省报均已刊载)。  相似文献   

10.
崔光宝 《政府法制》2010,(18):23-23
自古以来,一切有见识、有学问的人,都十分讲究读书方法。许多名人的读书之法或读书感言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多读书、多体味名人的学习方法,自然会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提升我们的人格品位。让我们走近历史,追踪成功者读书方法的轨迹,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富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所以大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本",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魂."二者缺一便不成为其阅读教学.因此,阅读教学自始自终都离不开学生的读书和思维.  相似文献   

12.
黎洁 《政府法制》2012,(23):28-28
每年4月23日这一天,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把读书日变成一个欢乐节日。英国把“读书日”庆祝活动提前到3月举行,每年仅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项目很多。教育机构和书店还会向小朋友发出图书日代用券,到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  相似文献   

13.
从1月1日起,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开始正式实施。此外,湖北、深圳等省市全民阅读立法的工作进程也不断加快。《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也将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在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潮流逐渐兴起之时,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1月5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4.
娄亚莉 《政法学刊》2014,(3):125-128
近年来,国民幸福感相关研究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公安民警是压力密集型的应急职业,需要健康的心理保证才能适应它,但公安民警的幸福感现状令人担忧,开设心理讲座,开办心理咨询热线,通过专家门诊来缓解警察内心的压力,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心理的自我调适还是最重要的。表现为个人行为,自我完成的阅读疗法是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之一,利用阅读疗法提升公安民警幸福感的方法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增强警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学科无一例外地会有本领域内的经典。所谓经典,简单地说就是必读之书。国内法学院的教授经常给入学新生开出书单,所寄望的不外是学生们可以在读书期间阅读书单中的经典论著。当然,不同老师的书单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出入,这是因为学者们对于本领域内必读或应读书之集合存  相似文献   

16.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国家、对社会,都是大有益处。读书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好的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以书为友,就好比与学识渊博的人进行心与心的直接交流,无形之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渐渐养成追  相似文献   

17.
近日,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检察院举办该院第三届检察文化节读书交流活动,共享干警读书成果,掀起新的读书热潮。此次读书交流活动以建党88周年和建国60周年为背景,以“感悟经典书目、感怀和谐社会、感恩党和祖国”为主题。由来自全院读书交流兴趣小组的10名干警,先后向大家汇报了近两年来的阅读成果和读书心得,推荐了自己反复研读的经典书目。让读书由一个人的享受变成了一家人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古人不但治学严谨,读书更有令人尊敬的态度。净手洁案古人拿书读书前,务必洗手,将桌案清洁。对于佛经和圣人所作经典,更是沐浴焚香而后在清洁干净的书桌上阅读。  相似文献   

19.
东莞检察书友会的Logo,以一古书卷为视觉载体。书卷由首至尾呈心形设计,意蕴书友会在"小众阅读、大众分享"的品书形式下真心交流、用心分享。外圆"东莞检察书友会"采用书法题写,点明读书彰显个性;五角星喻示读书点亮前程,迈向光明。  相似文献   

20.
苏永通 《政府法制》2010,(14):16-17
毛泽东:读书最没有禁区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贾宝玉是“大革命家”,刘姥姥是“农民阶级”。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