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问题,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女性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识主体和社会实践主体两个维度来看,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女性对其生存困境的探求与思考、对其人格尊严之平等与自由解放之个性的追求,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它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作为女性的“人”的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和体现,女性主体意识是决定女性自我存在的本质要素。  相似文献   

5.
职业生涯阻隔己经对高学历女性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女性就业权保护和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社会性别作为分析视角,通过对济南18名高学历女性的深度访谈,梳理和总结中国高学历女性对自身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阻隔具体维度的认知和内在体验,发现高学历女性的职业生涯阻隔主要体现在现实与职业期望的落差、家庭与事业的角色冲突、家庭和社会支持的缺失、组织内部的性别歧视四个方面。为缓解职业生涯阻隔造成的压力,高学历女性应强化社会性别自觉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高校应设置针对女性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政府要积极倡导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社区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家庭支援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社会要求女性以家庭为中心,围绕“父子轴”,努力扮演好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即女性的“三个自我”:女儿、妻子、母亲。近代西力东侵、西学东渐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传统家庭运作模式以及两性社会分工和权力关系出现新的变化。这些刺激了传统女性走出家庭中心,家不再成为女性的场域边界和道德束缚。近代女性走出家庭中心有3种途径。近代以来女性在解放和发展历程中,走出传统家庭相对容易,走出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角色难;摆脱对男性的依附容易,实现社会自立、人格独立难;拓展社会领域容易,维系公私领域中角色的平衡难。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理想人格构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肘期.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对于女性而言,社会转型和改革大潮的冲击,既为她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她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惑.如:不讲性别分工的劳务市场自由竞争,给女性增加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失业危机;在企业经营机制和用工制度改革中,女性充当了“蓄水池”的角色,失去了职业保障: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分工与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相结合,带来了女性家庭角色的回归和社会角色的失落,诸如女干部落选、女工下岗、女大学生分配难等社会问题.有鉴于此,在社会传型期重新寻找和确立女性自身的位置和发展空间,构建一种理想人格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从而不断在社会友展中求得自身发展,便成为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女性的礼赞     
女人是人类的爱魂,是男人的温柔之乡,是孩童的幸福摇篮。女人还是社会的栋梁,是开创物质世界的巧匠,是装点精神世界的画师。女人宛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形色色,万姿千态,世世代代永不枯萎。 盘古开天地,男人和女人是组合人类的两种不同的个体,为什么男人为人,女人则为“女人——第二性”。历史的长河中,女人失落了自我,被牢禁在家庭的樊笼中,不得踏入社会半步。有人曰:“女人是水做成的,三个女人的泪便汇成一条河”。还有人曰:“女人的名字叫弱者。”柔弱的女人啊,在旧时代所拥有的“财富”独有眼泪。女人只会用泪诉说对美好人生的渴望,用泪去浇灌被践踏了的爱情之花和理想之树。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位,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身份和角色,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当下,随着妇女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妇女自主意识、自我意识的提升,高学历女性如何平衡工作、家庭、自我等关系,如何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利用自身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等优势,正确处理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等各种关系,让婚姻家庭更幸福美满,这是每一个高学历女性应该审视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新时期下,高学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现状入手,探究其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扬长避短,利用高学历女性思想、经济、社会上的相对独立优势,探索促进女性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性别角色即社会性别,是指男女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由于文化传统、社会期望的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意识已经基本普及,女性的学识及其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俨然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半边天”。同时女性不再如过去般依赖于男性了,然而“灰姑娘范式”的影视剧依然很受欢迎,且大有机械复制之势。因此,当前探究女性“灰姑娘情结”的社会心理根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性警察承担着“人民公仆”的社会期待、家庭中“贤妻良母”等多方面的角色期待压力,在警察群体中所承受着高于他人的心理压力.文章分析了公安机关女性警察面临的角色压力,从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生理特征几方面来分析角色压力产生的原因,探索心理调适的方法,从而增强其对心理困惑的调适能力,提升公安机关女性警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夹缝中的高校青年女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面临来自工作、家庭、健康、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优化青年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加高校决策结构中女性比例和强化男性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增加高校女教师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技能、构建后勤配套服务系统等,来为青年女教师的成长提供政策性支持。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以张洁、张辛欣等女作家为代表,将爱情至上、为爱情而痛苦叹息的女性形象,演变为自强不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向整个社会提出了女性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诘问.张洁等女作家“女人不是月亮”的抗争性女性文学命题,具有先驱意义.然而,张洁等女作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中农村宗族研究纲要——在实践中认识农村宗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0年“有国家无社会”的变迁,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将会如何呢?本项对宗族型乡村的研究发现,宗族并不仅仅是乡村社会的一种组织,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核,是构成村民日常生活与交往活动的重要基础,它已内化为乡村治理规则与逻辑的重要元素。不过,宗族在当前乡村治理中的基本角色还是“非正式的治理者”,它所体现的逻辑表现出分层性特点,即:在宗族内部,社会关系的整合践行狭隘的利己主义、排他主义原则,但公共事务的管理却实践着民主的平等原则;在族外事务、包括村和乡镇层面的治理中,宗族一般奉行实力原则优先的丛林法则。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的情况下,宗族、房股作为竞争派系的资源之一,实际上有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和发展。从现代社会承认多元认同的基础出发,传统宗族在现代化潮流中仍有其生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实现“传统的现代转换”,从而融入现代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继1980年代的第一批农民工之后,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的社会焦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尤其是其中的80后外出务工女性,在年龄结构、教育水平、心理特征和社会经历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与自我角色期望之间,80后外出务工女性经历了自我角色的主流化、觉醒、冲突、定位与多样化的过程.为此,我们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通过整合社会各个层面的优势资源,为她们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意识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冲破家庭束缚,迈向社会,成为职业女性。对她们来说,从事职业的机会越多,面临诱惑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对角色行为进行正确把握的要求也就越高。但许多女性的角色适应力及个体素质并非与发展变化的社会同步,在行为选择方面往往会出轨,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社会发展带来的女性角色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而女性性角色的变化其及产生的社会付效应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所谓“角色”是指处在某一特定社会位置的人的行为模式。这一行为模式在客观上规定了一个人在一定位置上所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男女两性在社会生产结构中位置、功能的差异及基于这种差异而形成的种种原则、假定和惯例中,对家务劳动在女性话语中产生、运作的历史原由作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试图以此来揭示性别等级、性别分工制度化的逻辑,及其所反映的性别歧视的社会本质。一 家务劳动是一种具有经济功能,但又无法用时间来确定或用具体的经济标准来衡量的家庭事务劳动。作为一个历史话语,要了解其与女人的关系,我们必须寻根探源地把眼光投到历史的深远处寻找其发展的轨迹。人类从母权制社会向父权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婚姻家庭形式也与之并列发展着:从…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备受都市女性观众欢迎的“小妞电影”不仅是一种电影类型,更是剖析当下都市女性生存与发展状态的重要途径。而对“小妞电影”中的女性身体与都市空间的仔细观照是体认片中人物乃至当下都市女性形象的有效策略。“小妞电影”集中且深刻地折射出当下社会都市女性所存有的精神焦虑,这是不同于传统性别二元对立冲突的生存焦虑,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对身体与空间的焦虑是都市女性焦虑的两大源头,通过对“小妞电影”中女性身体与都市空间的文化指认,我们可以准确地认识到当下都市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并进而在传统女性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为新时期女性生存与发展提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女汉子”是社会现实影响下的女性青年亚文化和女性社会角色定位,这些女性青年出身平凡却心存梦想,因孤独无依而渴望爱情,性格泼辣却为人善良,“女汉子”一词语义泛化,褒义色彩日益浓厚。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社会思潮的熏陶、艰辛的生活现实、新媒体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隐喻功能以及“女汉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和网络狂欢,导致“女汉子”热迅速爆发。“女汉子”热是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影响的结果,是一种社会进步。它将在促进社会发展、彰显女性独立人格、净化拜金主义婚恋观、缓解社会养老问题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自文明时期以来,一直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男人以社会为舞台,女人以家庭为舞台,各自为自己舞台的主角,演绎着人类的历史。男性由于身强力壮自然承担起外部的挑战和压力,成为伟大的男人。女性则在家庭内部纺纱织布、养蚕种桑、养儿育女、养老相夫。虽然她们比起男性而言,相对风险要小,但是也需要牺牲和奉献,她们也是伟大的女人。在家庭和特定时代中,女性的作用及其对男性的促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