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方彬 《前沿》2010,(22):8-12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两个基本的表象性特征,它既是一个危机得以缓和与不稳定、不确定相互混杂的时代,又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的时代眼光,正确地剖析了后危机时代的时代特质,科学、全面地把握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危"与"机",并以果敢的改革精神积极的化"危"为"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阈、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课题。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三种力量",即党的领导力量、人才的依靠力量和制度的保障力量。把握好这"三种力量",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这"三个准确把握"是我们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繁荣的重要前提。本文拟对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谈点体会: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4.
于洁 《长白学刊》2013,(3):41-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而生态危机是新的实践向执政党提出的新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能够解决生态问题并融涵生态智慧。从生态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应体现着人类最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应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者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应体现为"人与自然"存在论意义上身份与权利的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应体现为"生产性正义"和代际间公正。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现在,浙江再次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口,面临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实现现代化迈进的两大历史性任务。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重点是解决"要不要发展"、"搞不搞市场"的问题,那么现在的解放思想重点是解决"怎样发展"和"如何创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寅初(1882~1982),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历经三个时代,跨越两个世纪;曾被蒋介石软禁,也曾被诬为"向党向社会主义进攻"——即使这样,他硬挺挺活到了一百岁。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判“消极腐败的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了应对"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破解"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重大时代命题,再一次把科学研判和有效化解"消极腐败的危险"尖锐地摆在了全党面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大力培育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育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旗人和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霞 《前沿》2011,(18):132-134
民主社会主义从传统福利社会向"第三条道路"模式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对全球化时代和人类共同命题的适时应对。"第三条道路"理论通过修改补充价值观、调整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福利制度、走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道路。对其社会政策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为二者有着共同或相似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需要避免"福利依赖"问题、科学发展观把"第三条道路"提出的国家应承担的环保国际责任完成了具体实施、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等方面"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正奇 《前沿》2011,(7):152-155
村务契约化管理是对农村传统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了农村治理方式从"人治"向"法治"、从"官治"向"民治"、从"无序"向"有序"的重大转变,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