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要有公德,当官更要有官德。官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 一、慎始——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一位领导同志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的关口,就是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此言不失为经验之谈。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  相似文献   

2.
公民要有公德,为官要有官德;为官无德。必致党风、政风日下。因此,为官必重修德,修德务须“十慎”: 一、慎始——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第一道“防线”崩溃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打开了,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被处以极刑的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是一位,广西贵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也是一位。他们之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朋友给我寄来今年已出的几期《红岩春秋》杂志。它的封面,它内容的地方特色,一下就把我这个离老家近50年的重庆人的思乡情结,特别是红岩情结牵动了……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去过三次红岩。第一次是1946年3月间,我在沙坪坝中央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我当时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进步青年群众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核心小组成员之一。我们学校经过“一·二五”要求政治协商会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示威大游行和“二·二二”反苏大游行之后,南方局青年组要我们新青社核心组成员去参加总结会。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全国青…  相似文献   

4.
说“慎”     
慎始。在各种诱惑面前,警惕了第一次,就可能累积成每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  相似文献   

5.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他童年第一次上学的地方——辽宁省铁岭市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1910年,周恩来的伯父周贻度发现12岁的小恩来聪明有志,自己又无子女,便把他接来铁岭求学培养。这年春天,周恩来到铁岭市银冈书院就学,这是他第一次迈入学校大门,也是他较系统接受新文化教育的开始。后来,  相似文献   

6.
成语词典上没有“谨小慎始”这个词。但其义不难理解,简要地说,就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小问题和“开始”、“第一次”,戒慎于事物发展之初。共产党人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构筑严格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应当“谨小慎始”。古时候,有个偷针的和一个偷牛的一同被游街示众。偷针者觉得委屈,大声抗议:“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块儿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小声劝告说。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身居要职也好,在基层默默奉献也罢,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正确把握好人生方向,必须时刻牢记“五慎”。一是慎始。古人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失之千里。”少数人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在尝试、侥幸和“下不为例”等心理的支配下,冲破第一道防线,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8.
常有违法违纪的领导在东窗事发后如梦方醒、痛心疾首:“我真糊涂,就是‘一念之差’呀!”这“一念之差”貌似偶然,而实质上包含着必然。这“一念之差”是由千万个“一念之腐”积累而成的。许多同志无不是在“吃点拿点属人之常情”、“不贪白不贪”等歪理邪念中,丧失人格,产生贪婪之心。伸出敛财之手,一念不正,心浊手污,害党殃民,教训是深刻的。古人说:“君子慎始,若差毫厘,谬之千里。”现实中,“一念”之始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孔繁森、郑培  相似文献   

9.
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慎始、慎微、慎权、慎友。慎始——人生贵善始。一定要谨防"第一次"的不经意、不坚持可能导致的滑坡。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可见,在糖衣炮弹面前,能够果断地拒绝"第一次",这是党性、是法治意识强的表现,也是能够把握自己的表现。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不能断然挡住"第一次"的人屡见不鲜。那些腐败分子之所以失足,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在"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中  相似文献   

10.
说“贵”姓     
两人打交道,不知姓名,于是握手寒喧,要问一声“贵姓”。这“贵”字是敬辞,并不是说姓有贵贱之分,但也有“并非如此”的时候。读鲁迅《阿Q正传》,在介绍阿Q的姓氏时,就写道:“有一回,他(阿Q)似乎是姓赵。赵太爷儿子进秀才,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其时几个旁听的人倒也肃然有些起敬了。”听赵而起敬,这“赵”姓自然是真正的“贵”姓了。读到后来,这印象越发被证实了:第二天,赵太爷一见阿Q便满脸怒气,甚至给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一 共产党创立之始,就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确立了严格的组织约束和纪律监督制度。1921年7月,全国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明确规定,“接受党员要特别谨慎,严格审查”,“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任何党员  相似文献   

12.
罗西 《廉政瞭望》2010,(15):64-64
原来在我家做钟点工的小杨,因为有过小偷小摸的记录,所以被我们社区集体辞退。换来了一个新的曹阿姨,她第一次到我家做卫生,就大张旗鼓地批评她的前任来:“你看,厨具也没有洗。”、“死角她都没有去注意”、“哎呀,键盘也没有擦”……我有些烦了,便回了一句:“她的工钱比你少。”她这才止住了批判。其实,小杨不是没有优点,她做的卫生也不错,她错的地方是有时手脚不干净。  相似文献   

13.
2月21日至23日.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首次培训班在北京举办.这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对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进行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其实.不只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进行党务公开的探索:设置发言人、建立网站、举行新闻发布会……在网上搜索“党务公开”,有近400万条相关网页。  相似文献   

14.
陈伟龄 《世纪风采》2023,(10):18-20
<正>在江苏,有一个响亮的地名让人神往,有一个地方发展的业绩令人瞩目: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跻身全国105个Ⅱ型大城市行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达到这一量级的县级市……这个地方就是江苏省昆山市。自1984年兴建中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开始,昆山陆续创设出口加工区、光电产业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向高新技术发展”“走向核心技术”“高质量发展”等阶段,闯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昆山之路。昆山发展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更是一条唯实奋斗的路。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差不多都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和黑社会头目,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在谈论中,也有人说:“还不是有大人物的批示才查办的,要不……哼……”言犹未尽,但好象包含的意思甚多,是对大官批示的褒扬,还是对次大官失职的非议,或许兼而有之,或许还有更深刻的内涵。不过你要留心着意去打听一番,还确实是那么回事。差不多,绝大多数案子得以查处,还真有大人物“手谕”。于是,人们便形成了一个概念:有大官的“批示”就能办事。既然如此,一些想办事的人,从机关单位、国有企业要搬倒贪官、清除蛀虫,到老…  相似文献   

16.
我省潜山县境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天柱山。春秋后期,潜山县地方被周王朝封为皖国,派大夫皖伯在这里担任行政长官。皖伯宽厚仁慈,治理有方,地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皖伯,便把境内的山称为“皖山”,把境内的水称为“皖水”。所以,天柱山又名“皖山”。后来,强大的楚国吞并了皖国,并在此建立了皖城。正是因为有了这“皖国”、“皖山”、“皖水”和“皖城”,后来才有了安徽省的简称——皖。  相似文献   

17.
“这次我们的收获非常大!最后形成的报告有11页,确实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提起不久前结业的首期“中同高级法官研修班”,国家法官学院培训部主任孙本鹏教授说道,“无论规模,还是层次,这次都是内地法官培训与在外交流最多的一次,也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震动了全国。根据地广大群众喜笑颜开,摩拳擦掌,积极准备粉碎敌人的下一次“围剿”。地方武装对封锁消息、袭扰敌人,更有经验,更有信心。地方党政机关坚壁清野,支援战争情绪更高,组织更好,办法更多。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认识“井冈山”这三个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后来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知道了井冈山是毛主席、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心里便有了想看它一眼的念头。在建党80周年前夕,组织上安排我们到井冈山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也就有机会实现了这个20多年来的愿望。 乘车来到井冈山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朱德同志题写的“天下第一山”红旗雕塑,上山的路上经常见到“山因革命而高,地因人杰而大”、“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等…  相似文献   

20.
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从什么地方飞来两只燕子,在我家屋檐下落了脚。此后,清晨看燕飞便成了我家的“专题节目”。 清晨,和风微微,这对燕子便开始在院子里表演“节目”了。只见它们时而振翅翻飞,俯冲;时而两相偎依立于檐下静默;时而又高举剪刀,拍打双翅高唱着:“唧唧唧……嘶……”那音韵、那举动,谁都不敢怀疑它们的关系。这日,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