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近年来,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把握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工作主线,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类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务实创新干事业,拼搏进取敢争先,工作年年上台阶,为建设美丽和谐廊坊做出了积极贡献。廊坊市开发区法院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该院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9次。2008年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院",2010年被最高法院评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2011年被  相似文献   

2.
法纪经纬     
中国法院欲结束"垂帘断案"《南方周末》11月15日刊登记者专稿透露,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法院内部最高审判组织——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这一中国特色的审判制度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记者获悉,最高法院下发文件,明确要对审委会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38年来,她所审理的案件,无一起被最高法院发回改判,无一起引起当事人申诉、闹访;一起历时8年的棘手上访案,号称"山东第一访",在她手里成功化解;她头顶着一连串的荣誉光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女法官"、"齐鲁巾帼十杰"、"山东省优秀共产  相似文献   

4.
正在国内,欠着别人的钱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债务人,即"老赖"广泛存在,针对"老赖"这一痼疾,从最高法院到各省高院,除了已经建立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库,联合金融机构限制其高消费,还通过立法机构对其拒不执行进行刑事打击。自2015年7月22日后,打击"老赖"又添新利器,申请人可向法院自诉  相似文献   

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民主政权的最高审判机关。文章对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的成立、组成,它在苏维埃共和国政权中的地位、与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它在苏维埃共和国存续期间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民主政权的最高审判机关.文章对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的成立、组成,它在苏维埃共和国政权中的地位、与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它在苏维埃共和国存续期间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蕾 《廉政瞭望》2012,(18):38-38
8月20日一审落定的薄谷开来杀人案,经最高法院指定,落在合肥中院审理。为什么是合肥中院?按照现行法律,最高法院无须交代缘由。但一股人对此类案件由哪个法院来审抱有好奇。谁来审,本身就是大要案的密码之一。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57-57
蒙古国最高法院日前就前总统恩赫巴亚尔腐败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处恩赫巴亚尔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2012年4月,蒙古国前总统、蒙古人民革命党主席恩赫巴亚尔因涉嫌腐败被逮捕。8月,乌兰巴托市一法院一审判处恩赫巴亚尔有期徒刑四年并处没收部分财产。恩赫巴亚尔不服判决,最终上诉至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9.
正"飞跃起诉"确保了公正,但政府首长仍"出庭难"三十年前,1989年4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并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民告官"的诉讼制度在中国变成一项普遍性的公民权利救济制度。1988年的包郑照诉浙江省苍南县人民政府强拆房屋一案,成为了新中国"农民告政府第一案"。当年,最高法院成立了行政审判庭。1989年4月《行政  相似文献   

10.
1988年,苏联最高法院宣布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等案平反,苏联托派问题至此尘埃落定.这一判决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同时引发了中国国内对中国托派问题的关注,近些年纸质媒体和互联网上时有议论.中国托派究竟是怎么回事?笔者根据手中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对中国托派的来龙去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台湾"五都"选举前夕,众所瞩目的扁家4大案接连判决。11月11日,台湾"最高法院"就龙潭购地弊案、陈敏熏人事案三审宣判,陈水扁、吴淑珍分别获刑11年及8年,这两桩扁家弊案就此定谳,其夫妇二人都将发监执行。媒体猜测,加上其他罪名所涉及到的刑期,陈水扁出狱时恐怕已是7旬老翁了。  相似文献   

12.
台湾刑事诉讼法中的非常上诉制度作为一种救济程序是指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总长,对于法院的确定判决,认为违背法律,向最高法院请求撤销或变更的诉讼程序。本文拟在分析非常上诉制度设置的目的、非常上诉的对象、非常上诉的原因、非常上诉的审理与判决基础之上,提出在我国设立非常上诉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3.
正意大利一名流浪汉5年前在超市里偷了一包香肠和两片奶酪(商品价值4.07欧元)后,被判入狱半年。德国《西部日报》近日报道称,意大利最高法院周二推翻了之前的判决,重新判被告无罪。法庭认为,穷人偷取少许食品以解决迫切的营养需要,属于"危机状态"下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对于这一判决,意大利媒体纷纷叫好,认为这是"一起历史性的判决",突出了穷人的"人权"。  相似文献   

14.
“最高法院未核准吴英死刑”的消息一出,吴永正的手机几乎怏被打爆了。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新加坡公布了一项"反假新闻"法律草案,根据该草案,新加坡政府可针对其认定的关于公共机构的虚假说法,要求作者在该说法旁刊登更正。"恶意"散播假信息者将面临刑事制裁,包括最高达100万新加坡元(约合496万人民币)的罚款和最长达10年的监禁。被控发布假信息者可向新加坡最高法院上诉或提出司法检讨。该法案还将有待新加坡议会投票表决,但有预料将会通过。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18日。最高法院前院长肖扬的《反贪报告》正式出版发行。身具最高法院前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前副检察长、党内高级干部多重身份和经历,肖扬对反贪的观察和反思有特别的价值。书中披露,早在19年前,肖扬就认为中国反贪要走法治之路,尤其是他建议制定反贪法、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该书编辑认为“在当时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魄力”。  相似文献   

17.
天下     
正巴拿马前总统因涉腐被"临时拘留"日前,巴拿马最高法院下令拘留前总统里卡多·马蒂内利。检方指控马蒂内利2009年至2014年担任总统期间动用公款和公务人员,监视超过150人。检方还指控他有侵吞公款、收受贿赂、非法赦免他人等罪行。一名因涉嫌贪腐被逮捕的前官员指认,马蒂内利在任期间指使他签订一份金额为4500万美元的食品采购合同,马蒂内利则从中牟利。马蒂内利现年63岁,是巴拿马知名实业  相似文献   

18.
高欣 《廉政瞭望》2013,(4):54-55
3月15日,全国人大换届"两高"领导人,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一职,最让大家翘首关注。目前,中国司法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未来如何深入推动司法改革,推进法治进程,下一个五年、十年的践行意义深远。谁来执掌最高院,相当关键。最终,长期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周强众望所归。在周强的人生履历中,法治的色彩一直紧密相随——少年求学于政法院校,年轻时就职于司法部从事法律相关工作;主政湖南期间,力推"法治湖南"建设,再到如今的最高法院院长,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中,我们大都遇到过所谓的"敏感问题"."敏感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清晰的边界,但有一个共同点:敏感问题背后往往是利益问题,一旦被触及,容易引起特定的人或群体较为激烈的反应.除了个人敏感问题和国际交往中的敏感问题之外,大量存在于我们政治生活中而且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公共权力部门的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海文 《湘潮》2014,(7):52-55
1986年受师哲同志委托,在组织支持下,我有幸帮助他整理回忆录。整理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进行,主要集中在1989年后半年和1990年一年,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其间,我多次采访了师哲,其中谈到毛泽东与江青的婚事,并整理成文。因198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判决江青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3年1月最高法院刑事庭改判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