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晨曦 《党史文苑》2008,(5):44-47
从1978年算起,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都还记得,三十年来,我国曾有过三次思想大解放,这三次大解放都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今天,我们回望这三次思想大解放,对纪念这段历史,对眼下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定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从1978年12月算起,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走过30年的历程.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都还记 得,30年来,我国曾有过三次思想大解放,这三次思想大解放都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今天回望这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情形,对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对我们眼下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定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来,曾有三次思想大解放,这三次大解放都起到拨乱反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这三次思想大解放,对我们从更高层面上科学认识解放思想,作好下一步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前,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发表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为标志,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以1992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为标志,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江泽民同志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和十五大报告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中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的开始。 这三次思想大解放之间有一些什么内在联系呢?笔者认为:它们之间有三相同、一不同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的20年,同时也是思想解放的20年。实践证明,我们事业的每一步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一次新的跨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实现了三次历史大跨越。一、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实现了历史的大转折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劫难。但是时代的步伐迟滞了两年,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凡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很显然…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变革时代,总是需要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先导。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史。1978年前后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解决的是“真理观”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左”的桎梏。宣告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促进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解决的是姓“资”姓“社”问题。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从党的十五大开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把解放思想推向新的历史高度。这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都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从而推动党的建设和社会丰义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6,(5)
现代化与女性解放之间的关联不无存在,也实非偶然,历史上的三次现代化浪潮催生了三次女性解放运动的高潮。在近现代历史上,争取女性解放的运动从未停止过,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以及资产阶级革命都未能使女性获得真正的解放。从1895至1925的三十年,却是我国现代化的新势头和女性启蒙与解放的共同机遇期。本文拟对此特殊时期的两者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做相关梳理,以期对当时及现今的现代化和谐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谢志强 《学习月刊》2009,(2):4-4,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迅速发展的三十年.是思想大解放的三十年.思想的大解放是中国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推动者.其思想解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开放的速度.过去是如此.今后也会如此。因此。寻找、梳理三十年来领导干部观念演变的轨迹.将十分有助于全面回顾总结三十年.有助于认清未来中国发展的走向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实现了三次思想大解放,逐步深化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纪之交的世界上,显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次思想大解放是相互紧密联系的逻辑发展,前一次思想解放为后一次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实现了三次思想大解放,逐步深化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纪之交的世界上,显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次思想大解放是相互紧密联系的逻辑发展,前一次思想解放为后一次思想解放开辟道路,并对新一次的思想解放提出要求和提供相关的条件;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实现并不是思想解放的终结,而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三次思想大解放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在前进道路上及时总结经验又坚持排除干扰的成果,总结其间的经验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路线以来已经20年。20年的历史是一部宏伟、壮观的历史,是中国发生翻天复地变化的历史,又是一部尖锐激烈、惊心动魄的思想政治交锋的历史。感谢1998年今日出版社出版的《交锋》一书的作者为我们全面、系统、翔实地记录了这段史实,留下了一份极为珍宝的史料,使亲身经历过和未曾亲身经历过这段历程的人们都能从中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体会到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私营经济的发展,思想理论界发生了5次大争论。这5次大争论每次都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从而促使了党的私营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20多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三次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研讨对象的理论大讨论,在思想观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有力促进了四川人思想大解放,加快了四川改革开放步伐。对农耕文化的批判始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研究,四川把破除农耕文化负面影响作为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有着历史的必然。四川这三次思想解放与农耕文化大讨论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盆地意识"、"小农意识"等束缚思想观念的意识已经逐渐被四川人所抛弃,一种贴近改革开放时代的价值理念正在成为四川人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启了当代中国的思想大解放,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提和先导。思想的大解放,使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冲破思想僵化的坚冰,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全面探索。20年改革取得的成就和每一重大突破,无不与思想的不断解放紧密相关,思想的解放,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活  相似文献   

15.
信息之窗     
五次思想大解放与经济体制改革近20年来,我国大的思想解放有5次: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始于1978年5月,主题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思想解放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第H次思想大解放,始于1984年10月,主题是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此沉思想解放在接作用于经济体制改革,掀起了整个经济领哪十革命’。第三视思想大解放,始于用87年10月,主题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沉思想解放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较快发展。第四沉思想大解放,始于1992年2月,主题是设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次思想解放直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又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进步。地税事业要发展,同样必须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那么,地税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着力点在哪里呢?笔者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基层调研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三次思想大解放,促使一系列思想理论问题的重大突破一、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次思想大闸放,这次思想大解放主要实现了以下思想理论问题上的重大突破。第一、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钢,实现四个敢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样,我们才敢干抛弃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理论;才敢于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才敢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党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环境、新阶段的新特征,必须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全面、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解放大西南》系大型电视剧《解放》的第二部。如果说《解放》的政治视角主要放在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那么《解放大西南》就偏重于中国人民为什么要抛弃国民党,这是由这段特殊的历史所决定的。这段历史也犹如一面镜子,从中折射出一个脱离人民的政权为什么会顷刻消亡,作为国家专政工具的军队,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为此,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电视剧《解放大西南》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新起点。在新起点上加快湖北的振兴崛起,促进湖北大发展,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