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弼时在1927年6月底与陈独秀的争斗很出名。任弼时交上书面材料,被碎之于地。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之间的矛盾,关系到大革命失败等问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将斯大林发来的、连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都看不到的机密电报《五月指示》,给汪精卫看。罗易告密后又百般掩饰,还设法通过任弼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建议。于是发生了任、陈的争斗。罗易的告密,最终导致汪精卫的叛变。  相似文献   

2.
刘明钢 《党史纵横》2002,(12):16-18
罗易,印度人,1927年作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被派往中国担任共产国际代表,在华工作了6个月.在国共关系濒临破裂的关键时刻,他让汪精卫看了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因此被撤职.  相似文献   

3.
罗易是继马林、维经斯基之后,共产国际派到中共的第三任代表,而且是代表团的首席代表(亦称团长)。罗易(1887—1954),印度人,本名纳伦德拉·巴塔尔亚,又名鲁依、罗益等。  相似文献   

4.
1926年冬,中国大地上正汹涌着前所未有的大革命洪流,北伐已取得辉煌的胜利。但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却已隐藏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帝国主义加紧分化中国革命阵营,蒋介石与美、日接触日益频繁,对苏联顾问鲍罗廷的不满与日俱增。中国革命在喧嚣中酝酿着一次重大的转折。 在这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共产国际派了一位印度人来中国,帮助指导中国革命。他,就是罗易。 “赤都红人” 罗易何许人也?罗易其实只是个化名,他的原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为推行他1926年11月在共产国际第七次执委扩大会上所作的《论中国革命的前途》的报告以及依据这个报告共产国际通过的《关于中国形势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斯大林报告和共产国际中国问题决议).不惜撤销了共产国际东方部驻中国的远东局,重新另派罗易为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并与尚未离开中国的维经斯基和苏联驻国民政府顾问鲍罗庭4人组成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在武汉督促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6.
1927年5月21日,正当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开展之际,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等率部在长沙叛变。因这一天的电报代日韵目为“马”字,所以这一事变史称“马日事变”。仅事变当天,就有百余名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杀。从5月21日到6月10日前后,在湖南有1万多人被杀害。湖南全省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是怎样看待“马日事变”的?斯大林派来的共产国际首席代表、印度人罗易和苏联驻国民政府总顾问鲍罗廷等是怎样处理“马日事变”的?通过已解密的前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档案,也许会有助于我们了…  相似文献   

7.
罗易受共产国际委派未华指导中国革命仅3个月时间,就在中共五大上就中国革命的前途、动力、阶级基础、革命策略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虽然在当时未引起中国共产党的普遍重视,但罗易对中国革命的思考却是独有建树的,这些见解与毛泽东后来阐发的新民主主义论颇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中共五大批判陈独秀之说由来已久,称会前瞿秋白针对陈独秀、彭述之等的错误理论和政策写出了《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批判由此而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根据共产国际派来参加中共五大的首席代表罗易所写的报告,中共五大没有成为对陈的批判大会。作为中共五大批判陈独秀之说中的主要依据——瞿秋白的《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在其中的一些观点上,陈、瞿没有分歧。当然,在一些问题上两人是存在分歧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共五大是批陈大会。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从成立到解散,经历了近1/4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它既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建立了伟大的功绩,也存在过不少缺点和错误。毛泽东曾经评价共产国际工作是“两头好,中间差”。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就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仅就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对王明关于世界局势认识的影响作一些论述。一、共产国际的“第三时期”理论。“第三时期”理论,是1928年7月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时代和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2,(34):59-59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以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1927年4月27目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等82人,代表着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并第一次选举产生了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共产国际的“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其中“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矛盾略作考察。一、共产国际由“世界革命利益中心”演变为“苏联利益中心”列宁倡导建立共产国际,是为了推动和领导世界革命,在短期内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在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俄共(布)代表季诺维也夫发言说,“我们的计划是建立一个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是为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创造一种手段”。列宁在这次大会的闭幕词中宣布:“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列宁认为其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高度集中的国际无产阶级的领导中心,即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共产国际章程》除强调建立国际苏维埃共  相似文献   

12.
李恩侠 《党史文汇》2011,(10):60-63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立后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代表大会中,有几次是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成立,1943年5月解散。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党的“三大”,马林再次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革命形势的变化和共产国际策略的转变是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的主要因素。 1.共产国际的性质及其国际主义精神决定其必然帮助中国建党。 1919年3月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宣告共产国际的诞生。通过共产国际的纲领、宣言及其章程,可以看出共产国际的性质。共产国际“是无产阶级的统一的、集中的国际性政党。”①“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共产国际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袖和组织者,是共产主义原则和目标的体现者,它为争取工人阶级的多数和贫苦农民的广大阶层,为确立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14.
孙利国 《党的文献》2012,(1):99-101,112
1930年7月,共产国际派周恩来和瞿秋白回国纠正立三错误时,认为立三中央犯了冒险主义和“左”倾关门主义的“策略错误”。然而,到了这年10月,共产国际就将立三错误升级为“路线错误”。对于共产国际的这个变化,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结果,并不清楚个中原因。笔者在近年公布的有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中发现,共产国际将立三错误升级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此过程中,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以下称“远东局”)和斯大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11,(9):39-41,50
米夫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共的最后一位代表。之后。共产国际鉴于派代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就改为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这种形式指导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6.
从1920年8月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至1921年7月一大前后,本文界定为中共早期。在这一时期,中共存在着明显的排斥国民党的政策。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的形成及确立与共产国际密切相关,它是共产国际成立伊始“进攻理论”在中国的直接后果。按照这种“进攻理论”,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必须把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当做当前迫切任务,把资产阶级、国民党当成最主要的敌人与革命对象。以“打倒中派”为特征的共产国际“左”倾政策,要求中共对资产阶级、国民党必须采取敌对、排斥的政策。共产国际代表的使华与“进攻理论”的输入,是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形成及确立的组织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并成为共产国际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这个时期的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所采取的右倾方针,导致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陈独秀在回顾和总结大革命失败的问题时说,由于他“忠实地执行了国际领导者斯  相似文献   

18.
如何评价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作用问题 ,早在 1 943年 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中曾经强调指出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是1 91 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结果。凡是那里有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 ,便会有一天出现工人阶级的政党。假使本来没有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亦必将应运而生 ,这是历史必然的定律。”又说 :“共产国际帮助了被压迫民族的先进工人组成自己的政党 ,成为一切解放运动最前头的人民先锋队。”1 981年 6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引子:关于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也叫“第三国际”,是由列宁在1919年亲手创立的。它是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机构。  相似文献   

20.
刘峰  周利生 《党史文苑》2009,(11):11-12
1929年王明白苏联归国后,只是从事一般的宣传工作。但是王明借着共产国际反“立三路线”的浪潮,不断的写信对李立三、瞿秋白等中共领导人进行投诉,增加了其在共产国际领导人心目中的分量,被视为反“立三路线”英雄,也被认为是忠实于共产国际的,使共产国际决定重用王明等留苏学生。同时王明又借助了来夫的帮助,得以成为进入中共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