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14,(1):14-14
<正>01中国电影魅力有欠英《经济学人》2013年12月21日2012年,中国以170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超越了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3年发布的冒险喜剧《西游降魔篇》的票房收入就已超过12亿人民币。电影已经被认为是中国富裕年轻人消费重点之一。尤其IMAX和3D备受青睐,其在中国大城市的电影票价格与美国相当。实际上,中国的电影大部分是赔钱的,只有其中1/4能搬上屏幕,这和好莱坞及其他地方并无太大不同。但目前有资金大量涌进了电影业,比如中国首富王健林,宣布将在青岛建  相似文献   

2.
陶杰 《南风窗》2011,(3):94-94
《让子弹飞》是中国电影百年的第一奇片。奇在电影本身的不中不西、哭笑不分、似喜还悲、真假参半、像打一套醉拳,七分胡闹,三分要命。民国时代的电影人,许多是依然怀抱儒家传统的知识分子,忠诚善良有余,但对人性缺乏洞见,艺术修养不出中国传统戏剧,忠奸分明,黑白对立,一则由于传统文化之局限,一则出于政治形势、战争危机的胁迫,从来缺乏充沛坚实的创作基础,而绝无可能像好莱坞那样蓬勃兴盛。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东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在中国上映的美国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以3D技术展现了奇境中的童话世界,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片尾,爱丽丝继承父志,登上了去中国的商船。许多中国影迷结合《2012》中的中国元素,认为好莱坞影片中添加的中国元素表明美国越来越重视中国,已经把中国放在平视的地位之上,甚至还有人把这部电影看成了励志片,讨论起爱丽丝在中国的商业前途。  相似文献   

4.
张振中 《工会博览》2005,(22):26-29
“世界影都”好莱坞,每年出产的电影占目前世界市场份额的92.3%!这里每天都有大片诞生,每天都有新的明星“一夜蹿红”,成为了各国艺人心驰神往的“梦工厂”。一位怀揣明星梦的郑州美女闯进这个“电影帝国”后,给她带来的会是……  相似文献   

5.
相声演员冯巩曾获过电影什么什么奖,小品演员潘长江又获得了电影什么什么奖,这使我产生一个疑虑:电影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相似文献   

6.
凡人语录     
相声演员冯巩曾获过电影什么什么奖,小品演员潘长江又获得了电影什么什么奖,这使我产生一个疑虑:电影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相似文献   

7.
深水之下是勇者的天地,自从潜艇登上人类战争史舞台,蔚蓝色的海面下已经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史诗般的战争活剧。作为世界电影业的龙头,好莱坞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大赚眼球的领域。尤其是20世纪末至今,随着电影技术本身的进步,特别是电脑特技在电影中的大规模运用,使得一向被视为高难的水下战斗场景可以被轻而易举的表现出来。好莱坞潜艇电影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尽管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好莱坞的美式英雄+特技轰炸=最后胜利的模式,但这些潜艇电影中仍不乏精品。下面几部堪称近20年来好莱坞拍摄的最为出色的潜艇影片。  相似文献   

8.
佚名 《法制博览》2011,(5):65-65
“东北电影制片厂”被称为“新中国电影摇篮”,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而这一“摇篮”的编织者中,有不少是日本人。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下旬,第一届金鸡百花电影交易会在广州举行。来自美国、法国、新西兰、俄罗斯、加拿大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电影公司的200余位片商兴致勃勃地赶来,与内地电影界人士进行影视片洽谈、剧本推荐、外景资源推荐等影视交易活动。  相似文献   

10.
陶杰 《南风窗》2010,(6):93-93
<正>电影《孔子》上映,与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对垒,身为中国人,我尽了义务,对四周的朋友力竭声嘶地总动员,希望他们买票看《孔子》,罢看美国文化侵略的《阿凡达》。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就是文化软力量还没搞上去,而且《孔子》的主要投资者据说还是香港商人,难得有此孺慕儒家文化的爱国心,十分珍贵,万一投资亏本,港商投资电影的积极性会受打击。  相似文献   

11.
3月3日,日本和蒙古首度合作,耗资甚巨的大制作电影《苍狼》在两国同时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诚一的同名小说,集合了日本影视圈的知名导演和演员,可谓阵容强大,其志不小。而蒙方人员却只限于配角和2.5万群众演员。区区250万人口的蒙古竟然动用了2.5万人参演,可见蒙古对影片寄予了何等的厚望。  相似文献   

12.
张慧瑜 《南风窗》2013,(5):86-89
回到"黄金时代"的过去,投射对"拯救未来"的想象,以及改编19世纪的文学经典以承载21世纪的困顿与思考,成为近两年好莱坞电影最重要的文化书写策略。2013年伊始弥散在中国东中部地区的雾霾,就像依然处于金融危机笼罩下的世界一样,看不到清晰的未来和出路。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终结所带来的全球一体化狂欢,被新世纪以来的反恐战争和金融海啸所击碎。当下的问题不只在  相似文献   

13.
甘小二 《南风窗》2007,(16):82-84
当地时间7月30日,89岁的瑞典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和95岁的意大利电影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相继去世。两位真正的,伟大的现代电影大师的离去立刻成为全球性的新闻事件。在全世界的电影人都从这两位不可替代的标志性人物那里,获取启发与精神激励的时候,他们对于中国的影响何在?甘小二是目前中国最具宗教关怀,也最受伯格曼直接影响的导演,而章明的作品则是大陆最有安东尼奥尼式风格与精神的电影。不约而同,他们对两位故去大师的思考都集中在其"精神性"。促使他们产生如此认识的,除了大师的电影本身,更有源自社会剧变之下中国人苍白精神世界的直接刺激。而警醒这一点,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好莱坞有个男演员,自命不凡然而却条件平平,多年来只是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跑龙套”的角色,籍籍无名又寂寞难耐。 但是,‘龙套’角色却也给了他与许多大明星配戏的机会。此人善于观察又勤于动脑,他发现不少‘天皇巨星’的服装首饰更换十分频繁,‘退’下来的衣物堆满了柜子无用武之地。于是,‘龙套’演员想出了一个‘套龙’的把戏。 他灵机一动,宣布开设一间‘明星衣饰出售屋’,专门搜罗好莱坞形形色色男女明星用过的服装、帽子、皮鞋、首饰、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6)
正电影作为现代大众媒介,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其叙事形态、故事逻辑与彼时彼地的社会氛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经常被作为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日,中国电影的变迁与社会变迁彼此作注。正如好莱坞既是美国文化产业出口的重中之重,又是美国精神及价值观的最佳中介,30多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也受到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电影观念及功能的每一次重大调整都是在中国社会巨变的背景中产生的。这是因为,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形式,一方面电影拍摄本身依赖于庞大的电影工业系统,作为一种高度现代、分工协作、需要大资本  相似文献   

16.
张慧瑜 《南风窗》2014,(11):91-94
<正>带有独立精神的电影成为呈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底层群体的重要媒介,在主流文化中"沉默"的群体借助独立电影的"目光"而被看见,比如贾樟柯关于山西县城的故事以及刁亦男对北方工业城市的表现,都展示了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之外的另一种中国城市的景观。从今年年初《白日焰火》在海外摘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到3月份在国内院线收获过亿元的票房,这不仅突破了中小成本艺术片难以在主流商业院线占得一席之地的格局,而且实现了国际电影节和国内电影市场的双重认可。刁亦男作为王小帅、娄烨、贾樟柯等上世纪90年代从事独立电影的后起之秀,2003年才开始拍  相似文献   

17.
纯种的焦虑     
好莱坞电影《勇敢的心》中有一个情节,说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被英国国王爱德华处死,但太子妃的肚子里已经怀着华莱土的种,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意味着,尽管英格兰国王在肉体上消灭了苏格兰的对手,但是,其接班人已经被移花接木。  相似文献   

18.
张氏营销学     
好莱坞借助于明星制、大制作等手段获得了全球市场,这 是众所周知的。但好莱坞还有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装傻。除 了拍摄、冲洗、剪辑等技术环节极其高超之外,其余都装出一 副弱智的样子。所有的美国人看了好莱坞电影之后,都自信心 大增。好莱坞电影就像一个公众智商调节器。人们生活中、商 场上、情场上受到沉重打击,快要黏儿掉的时候,看一场好莱 坞,效果极佳。迪斯尼也一样,把大家都变成了快乐的唐纳德 和米奇。麦当劳也是这样,把大家都变成了汉堡包。这是好莱 坞和美国文化产业,为全世界大众文化消费提供的成功模式。 张艺谋看样子盯上好莱坞了,志气不小。其实他永远也学  相似文献   

19.
《南京!南京!》公映了,得力于中国电影不分等级的制度,据说为了照顾少年儿童观众,剪掉了20分钟的血腥暴力镜头。这样一剪,就增加了电影的"客观中立性"——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历史铁证"消失了,相反,日军攻占南京之后的太鼓祭祀,一不血腥,二不暴力,充满了"文化深度",居  相似文献   

20.
何蕴琪 《南风窗》2014,(19):12-12
<正>底层暴力事件不绝于耳,这种时候我都会想到,大众传媒(包括新闻媒体和影视作品)怎样表达死亡暴力、行凶杀人,这不仅仅是美学问题,而且是思想取向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或者可以用两部比较经典的公路犯罪电影来说明这个观点。1967年,阿瑟·佩恩执导《雌雄大盗》,后来被认为是美国公路片的鼻祖,也是好莱坞新浪潮的滥觞之作。电影描写一个爱嚼口香糖的女侍应邦妮和一个刚刚出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