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这一主线全面阐述了新时代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在新时代理想何以可能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新时代社会理想产生的现实基础,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符合历史的逻辑、理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和人民的意愿。在新时代理想何以实现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论述了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发扬团结奋斗精神,即实现理想必须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依据与思想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军 《探索》2005,1(6):11-14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的形成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历史依据和时代依据,同时,它也是缘于基础性、实践性、间接性和补充性四大思想来源上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震雷 《世纪桥》2008,(12):15-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孕育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挟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4.
历史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提出的重要概念。这一历史自信既是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强大动力,也是涵养当代青年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历史自信的来源依据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层面进行探讨,其分别构成了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根基、实践基础和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正向积极的精神状态,坚定历史自信有助于青年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基础,抵御多元社会思潮的现实冲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青年持续深化历史认知、不断强化历史自觉、牢牢把握历史主动,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5.
“六个必须坚持”具有坚实理论根基、深厚历史依据和鲜明实践路向,深刻回答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如何一直行,引领着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方向和进程。从理论根基看,它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内因决定论、真理观、矛盾论、系统论和世界历史观,创新性赓续了利民为本、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知行合一、统筹兼顾、天下一家的民族文化基因。从历史依据看,它集成了党百余年奋斗的政治立场、精神气质、理论品格、实践原则、思想方法和视野境界。从实践路向看,它要求我们走深走实群众路线、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守正不动摇创新不停步、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提高统筹发展之能、用全球视野观照中国和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依据来源及其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军 《求实》2006,1(1):32-34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的形成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历史依据和时代依据,同时,它也是缘于基础性、实践性、直接性和补充性四大思想来源上的综合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凸显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丰厚人文价值及其对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整合与升华。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孕育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孕育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化改革现实的支撑,是中国复兴道路内在发展出的一种不同于西方历史“重演”的现代化方式。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革命所选择的实践道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相结合,通过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确立的两个结合,通过自身超越于西方资本逻辑的人的逻辑,立足于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奋斗。因此,正如马克思主义科学就是共产主义革命历史的现实表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耦合,是中国以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关键。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依据、国家建设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治领导制度建设、以意识形态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思想领导制度建设、以"党组织嵌入"为方式推进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将党的全面领导原则贯穿于国家治理中。这些实践举措有助于在发挥政治领导本领中增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力,在优化党的领导机制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完善国家制度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1.
王超 《新视野》2023,(1):14-20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起点上,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教授,为大家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值得密切关注与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历史自信,以奋发有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领导了延安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延安社会革命到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人赓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实现了东方民族国家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现代化道路根基;也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何虎生 《党建》2023,(4):25-2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一论述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阐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我们必须完整、系统、深刻理解把握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提出 ,既有着深刻的现实依据 ,又有着鲜明的理论创新 ,它是针对我们党的建设“三个需要”提出来的。首先 ,“三个代表”是针对党如何适应两大转折的需要提出来的。我们党目前面临两大转折 ,即中国大转折、世界大转折。所谓中国大转折 ,从内容上说 ,就是在改革开放当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场大转折马克思没有说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实践过 ;前人没有干过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记载过。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党面临的新环境。所谓世界大转折 ,就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这两大转折使我们党…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具有顺人类历史之势、解时代发展之问、合中国战略之需、应人民群众之盼的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吸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可从动力论、前提论、方法论、路径论、目标论五个方面概括。这一重要论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占据道义制高点,以理论创新切实增强全球治理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彰显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以国际和平发展统一战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田鹏颖 《党建》2023,(10):29-32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代课题,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在时代大潮与历史洪流的双重激荡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支撑以及携手共行天下大道的文明视野,蕴含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7.
华雷 《奋斗》2023,(6):20-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分析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现代化,更是关涉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从历史层面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内含追求“温饱型”“小康型”以及“幸福型”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度。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深层主题,激发美好生活的主体动力;以变革社会生活为内在追求,符合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以超越资本逻辑为显著特征,构筑美好生活的现实根基;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契合美好生活的发展逻辑。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彰显了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宇文利 《新视野》2023,(3):5-12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文化自信自强是基于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进程而提出的重大思想命题、时代命题和实践命题,包含着文化发展建设上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既需要明确其主体、类型和价值,又要实现从思想理念到实践过程的转化。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文化发展政策制度和体系规划,抓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周英东 《奋斗》2023,(5):12-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