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认识和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等维度进行分析思考,准确厘清这一制度的科学脉络。与西方政党制度和旧中国政党制度相比较,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从利益纷争向利益整合、从政党恶斗向团结合作、从专制决策向民主决策的变革,彰显出独特优势。发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需进一步探索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民主逻辑、绩效逻辑和制度逻辑的辩证统一。理论的逻辑是指引,规定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性质和方向;实践的逻辑是基础,彰显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必然性;文化的逻辑是根基,提供了思想支撑、内在动力和实践维度,赋予其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精神标识;民主的逻辑是本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人民民主的真谛;绩效的逻辑是优势,展现了相对于西方政党制度和苏联东欧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制度的逻辑表明,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新的执政和参政体制、新的政党制度范式和新的现代治理方式,为世界贡献出政党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遵循中国政治运行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独特政治优势。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成功探索,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繁荣提供了经验借鉴,为解决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作为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土壤、凝聚中国智慧,并经长期探索和发展而形成的。作为一种内生型政党制度,其在逻辑自洽性中体现中国特质,在理论和范式的超越中突显中国创造,在话语体系的创新中彰显中国价值,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进步探索了一条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立足中国政党制度实践、放眼世界民主政治潮流,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作为研究基础,以比较政治的视角、方法,着力分析中外不同政治文明的异同及基本逻辑,阐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并提出理性看待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势。针对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内外所面临的质疑和现实挑战提出具体应对策略,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对新型政党制度的领导、确保新型政党制度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发挥独特政治优势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创新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话语表达。相较中国历史上的政党政治和西方政党制度而言,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优势和最大限度发挥效能的比较优势。政治、理论、制度、效能、文化和价值这六重维度,共同构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立体统一的整体,内在统一,不可分割。政治维度是根本,制度维度是前提,理论维度是基础,效能维度是保障,文化维度是核心,价值维度是关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构建,就是相较于旧式政党制度而言,通过对道路选择、制度发展、理论构建、效能优势、文化自信、价值共识这六重维度的表达和引导,讲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故事,是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一次重大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以其国情适应性和巨大优越性在世界政治文明中独树一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政党制度的发展也经历了适应-磨合-逐步完善的过程.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加强和完善政党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价值内涵、确立前提、运作机制和制度发展规律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打破民主模式泛化的思维惯性,为创新民主实现形式多元化提供成功的实践探索与有效经验,更为破解世界政党难题、促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立足中国政党制度实践、放眼世界民主政治潮流,以国内外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比较为研究视角,总结归纳中外政党制度模式本质差异,并提出理性看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势;针对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内外所面临的质疑困境和现实挑战,提出具体应对策略,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对新型政党制度的领导、确保新型政党制度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发挥独特优势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中西方比较视野来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在西方现代政党制度、思想、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中,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政治传统、政治情感、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推陈出新的制度创新,是人类政治民主实践的新模式。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探索是人类民主政治实践的一部分,多党合作制度话语体系是世界政治制度话语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不是谁是谁非、孰优孰劣的相互对立,不应当以排斥或抵触的心理做非此即彼的判断,而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在交互对话中寻求中国政治制度话语权,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进与国际政治治理秩序重塑的变革中建构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型政党制度思想是中国政党制度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成果,蕴含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在推动新型政党制度运行和发展中,要以战略思维发挥和实现新型政党制度价值;以历史思维探索和总结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规律;以辩证思维科学认识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以创新思维丰富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与实践;以底线思维把握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1.
开拓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资源,加强政党制度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结构,处于结构核心地位的是民主政治。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需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党制度运行机制的法制化。这是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探索与话语表达。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究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蕴,可以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政党制度是基于中国政治实践的伟大政治创造,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讲好政党制度的中国故事,增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阐释能力,其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坚定制度自信、推动制度发展、实现有效传播,增强软实力和话语权。对此而言,目前的短板可能不在“故事”而在“叙事”。本文拟从历史叙事、现实叙事、理论叙事、交流叙事等多维叙事视角,探讨推动新型政党制度话语建构与传播力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把共同体视角与新型政党制度结合起来,可以建立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视角——政党命运共同体。政党命运共同体标识了新型政党政治形态,彰显着新型政党政治形态建构的独特方案。政党命运共同体包括和谐共生的政党关系、协商共治的政党功能、同心共向的政党使命。新型政党制度构建的政党命运共同体,具有坚实的政治与理论基础、经济与社会基础、历史与文化基础。新时代巩固政党命运共同体,要深化政党命运共同体意识、优化政党命运共同体运转、强化政党命运共同体话语。以政党命运共同体为内核的新型政党政治形态,对人类社会探索更好的政党制度、对促进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场域中形成、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能够有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崭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具有鲜明的自身属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属性主要包括政治属性、结构属性、功能属性和价值属性等四个方面。政治属性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属性,结构属性、功能属性和价值属性是一般属性,根本属性与一般属性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属性,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发展人民民主;结构属性反映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各政党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政党地位及互动关系,体现为“同心圆”结构和“大合唱”形态;功能属性体现为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体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性;价值属性体现为人民性与和合性,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价值规定。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推进制度各个属性有机互动,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政党制度运作有效、成绩斐然,但却相对欠缺专门理论体系的根据支撑,而当今通行的(即所谓西方的)政治学又不能为这种理论根据提供准确理解和分类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的分析论证表明,中国政党制度创制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在于它具有范畴沟通及其应用的普适性、特色创制的合法性、以及道义为善的合理性;从学科意义上讲,这种创制的理论同样可以具有与通行政治学进行沟通和范畴应用的相应话语;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和普适性提供了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内容,其主要含义在于创制与发展相同一的政治文明。基于这些认识,本文针对如何改变当前理论滞后于实践的情况、以及建构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范畴普适性的政党理论体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模式的政党制度,是在中国各政党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深厚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模式的政党制度既有对中国多元一体、贵和尚同的传统和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为核心的政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是多元文化融合与交流的结果。这一制度是继西方现代政党制度之后的创新发展,不仅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为多民族、多党派、多元文化国家解决政治权力分配问题和处理政党关系作出了成功的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范式,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7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站起来、富起来的发展阶段后,正走在强起来的道路上。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华民族站起来时得到确立与初步探索,在富起来时获得巩固与规范发展,进入新时代,它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完善和传播,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中国方案。在这三个阶段中,虽然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重点不同,但总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根本理论基础、直接理论基础、重要理论基础,构成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新型政党制度蕴涵“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文化逻辑;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孕育,在协商建国中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日臻完善,勾勒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0.
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和实践之中,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种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制度优势贯彻于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时代逻辑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