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宏阔视野,着力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如何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点,既能保证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又能保证经济社会向好运转,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矛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这“四个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向度,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关系与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共同体”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和理论创新,而且也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希望之所以在中国,就在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创造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而且在生产力理论、发展观念、现代化理论、公正思想、人类文明理论、人的存在方式理论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一切生态理论无可比拟的科学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必将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蔡紫薇  林震 《前线》2023,(11):41-44
“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深植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绿色发展观的引领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周岳 《理论研究》2022,(6):62-7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承继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维度出发,全面审视这一理念的理论、历史及实践指向,有助于我们从思想史发展的视角把握其特有的逻辑演进历程,进而为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基石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现代自然观是对古代和近代自然观的扬弃,并演变成现代实践论的自然观。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的自然观所揭示的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共生的关系,作为内含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基本原理和坚持与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的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从生成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党的历届领导人生态观的理论积淀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滋养,立足新时代国内外现实条件;从结构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六大原则、力量源泉进行了深刻回答;从价值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人生态观的发展,又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文明范式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耿步健 《探索》2023,(1):14-2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底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核心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够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是在审思西方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中提出的,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提炼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其核心要义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关键是要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人民幸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科学贯彻“两山论”等,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现实问题导向与战略目标引领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相结合、生态底线思维与历史主动精神相辉映的鲜明特色。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人类文明形态转变的新文明观,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转向的总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思想根基,以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文化底蕴,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为实践基础而形成的有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蕴丰富,主要包括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双重时代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飞跃、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新转化,同时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指南,为破解全球生态难题提供新智慧。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学理支撑,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文脉根基,以中国历届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积蓄,形成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理念和践行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多重价值意蕴,该思想的提出和践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赓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为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路径选择。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政治向度、经济向度、文化向度三个方面探寻践行路径和架构举措,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系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全球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使得这一目标实现成为现实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心系人类命运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日积月累的生态文明建设基  相似文献   

12.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对于当前和今后国家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以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等作为基础来源,其包含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丰富的科学内涵。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提高认识,坚持绿色发展观;深化改革,构建环保制度体系;多管齐下,构建环境治理体系;着眼长远,强化三大红线意识;重拳出击,加强污染防控整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叠加的崭新时代,集体主义也需要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而发展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形态的新集体主义,即生态集体主义。作为生态文明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一种新的历史形态,生态集体主义既承续了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又适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的伦理诉求,不断增强人民认同和践行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生态集体主义的培育与践行,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哲学底蕴,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根基;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伦理遵循,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伦理价值;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审美向度,即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美学取向。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从哲学底蕴、伦理遵循、审美向度三个维度整体考量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闫喜凤 《奋斗》2014,(2):20-20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同时,他还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论断,蕴涵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等生态价值主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价值主张,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表现。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自觉地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作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将建设美丽地球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的哲学基础,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建设美丽地球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扩展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释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核心理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核心要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人类文明走向何处”,是在世界经历工业文明转型、人类遭遇生态危机时所提出来的,成为亟待回答的时代之问。对此,马克思给出了通过社会有机体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和解”,走向共产主义的答案,显示了其理论的深邃性和彻底性。“人—自然—社会”所构成的整体性的社会有机体建设,是马克思和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社会整体解放的历史视野、人类关怀精神、永续发展理念、实践指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相承之“脉”。从社会指向、动力维度、保障机制、路径方法等方面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别于马克思的生态观,体现了其创新之“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典型话语体系表达,并不承担意识形态输出、制度渗透等功能。生态文明是在新时代为应对人类共同的生态危机而被提出的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20.
从关系维度来看,人与自然和谐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从民生维度来看,增进民生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目标;从发展维度来看,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在要义;从实践维度来看,制度保障和生态红线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