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观是对马克思时代观的拓新,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逻辑,包括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与历史逻辑等方面;在分析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观国内与国际两方面的思想内涵以及合作共赢的思想旨归,突出习近平新时代观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时代价值,其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邢国忠  屈靓雅 《前线》2023,(11):22-25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其历史逻辑萌芽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建设史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成熟;其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源于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其实践逻辑则是加强顶层设计,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制定文化强国战略。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并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而阐发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的高度自觉,开创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与实践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论、国家治理体系论、人民福祉论、制度保障论、系统建设论和"两山"协调论。  相似文献   

4.
王瑜贺 《学习论坛》2023,(5):95-101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文明形态的论述深刻分析了人类文明的生成逻辑和发展脉络,在肯定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其固有的内在冲突,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明形态将是一种非资本主义的替代性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区别于前现代的文明形态,其发展的内在限度决定了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文明所取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对已有人类文明成果的扬弃,也是中国为解决人类未来发展问题而提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其实践进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最新成果,这一新形态的创造具有深刻意义。就理论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且与中华文明有着深厚渊源;就历史实践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的伟大历程蕴含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实践逻辑;就价值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对民族复兴、人类文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从生成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党的历届领导人生态观的理论积淀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滋养,立足新时代国内外现实条件;从结构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六大原则、力量源泉进行了深刻回答;从价值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人生态观的发展,又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文明范式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是其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文明交流思想是其理论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其理论底色,西方和谐思想和全球治理理论是其理论借鉴。全面考量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逻辑,对于系统认知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开启新时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柴尚金 《前线》2023,(10):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互相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凸显人类文明形态新特质。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多样性特征和一般规律,创新了全球现代化理论,蕴含着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价值,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文明成就深刻改写世界现代化历史,谱写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新篇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创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迥异于西方文明的本质属性、显著特征和根本优势,蕴含独特的文明观。  相似文献   

10.
张福乐 《世纪桥》2022,(10):1-3
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接续传统、传承历史而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既是传承与创新的理论成果,又是科学系统的实践纲领。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的思想内涵可以从目标引领、认知基础、行动纲领、实践状态、本质回答等方面来考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是什么”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为什么”和“怎么办”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岳 《理论研究》2022,(6):62-7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承继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维度出发,全面审视这一理念的理论、历史及实践指向,有助于我们从思想史发展的视角把握其特有的逻辑演进历程,进而为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基石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逻辑起点,注重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是兼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等而形成的现代文明形态。这一文明形态克服和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局限,追求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文明多元、追求文明交融,不仅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多样化新路向,为世界其他文明发展提供深刻启迪,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探索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三个维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进行探讨能够深刻阐释其在当代的现实价值。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重要孕育和实践地,1985年到2002年期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稳步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林业协调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省”建设等生态建设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在这期间已初具雏形,“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创新思想开始应用于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开始呼之欲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福建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的生态实践和探索较好地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人类文明形态转变的新文明观,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转向的总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思想根基,以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文化底蕴,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为实践基础而形成的有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蕴丰富,主要包括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双重时代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飞跃、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新转化,同时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指南,为破解全球生态难题提供新智慧。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鲜明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式的深化。本文试从思维逻辑、实践原则、价值原则三个维度,依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内在联系性,解析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位。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多年来探索新文化新文明的经验总结,是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的科学回答。从生成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要求。从内在特征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四个方面有机统一的内在特征。从价值意蕴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方向,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正确指引;确立了中华文明复兴新指南,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科学指导;彰显了人类文明进步新气象,为世界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苗文玉 《探索》2022,(6):14-2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源自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浸润、中国共产党对新文明的自觉追求、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成就的升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以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以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关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构合作共赢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形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开启和成功实践,证明“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单向发展论”“国强必霸论”等基于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文明认知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些西方错误理论并不适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主题,也不能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追求。这种生成逻辑、运行逻辑、价值逻辑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人类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文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目标。习近平关于文明的重要论述,从世界层面看,是要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的文明观、倡导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从国家层面看,是要通过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明;从个体层面看,是要通过教育培养能够促进文明进步的时代新人,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学习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文明的重要论述的三个层面,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更好地促进文明价值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9.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具有深刻的四重逻辑:其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战略与策略理论,其历史逻辑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其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战略性考量,其发展逻辑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辩证统一、长期性与短期性的辩证统一、前进性与稳定性的辩证统一、忧患意识与战略定力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韩振峰 《前线》2023,(10):8-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文明观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中国的成立为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时代的文明观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和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