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从生成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党的历届领导人生态观的理论积淀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滋养,立足新时代国内外现实条件;从结构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六大原则、力量源泉进行了深刻回答;从价值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人生态观的发展,又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文明范式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张秀芹  张翔 《前线》2023,(10):42-43
<正>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等重大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而西方生态主义思潮主张将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上,片面强调生态保护,存在一定的现实局限性。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辩证地看待,着眼新的时代条件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指导新时代实践。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沼气陕北、环保正定、生态福建、绿色浙江和美丽中国等五个重要时期,它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安全观和生态全球观等六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守正创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疆域和视野,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最为卓越的贡献。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也为推进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范例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明 《党建》2023,(9):26-29
<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式的确立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断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出发,形成了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内的重要思想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智慧,同时紧密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蕴;涵盖了以“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为主的作用机制。从形成基础、价值底蕴及作用机制三方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实践中追求“真懂、真信、真用”,要求既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又关照近代历史进程;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结合社会现状着眼长远发展。这是研究学习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成果、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维。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遵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发展动力、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根本保障而形成的有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主要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这一思想内容是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既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为理论逻辑,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历史逻辑,更将新时代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其实践逻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其内涵主要表现为目标宗旨观、历史动力观、人民利益观和群众路线观。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承继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精华,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观发展新思路,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2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主要包括贫困治理的价值诉求、目标导向、根本保障和路径方法等多个维度,且蕴含着系统严谨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整体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植根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的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摸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受住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指导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世界性的减贫脱贫工作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和西方生态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奠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生态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法治观蕴含的生态智慧,是在反思国内外生态治理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法治观、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法治观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要义,以尊重人民环境权益为价值取向,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目标。新时代,践行习近平生态法治观,需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环境保护执法能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确立于理论和现实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改革观是其理论基础,解决中国现实发展问题是其现实基础。新时代的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改革,是广度与深度的有效结合。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处理好各种重要关系,要紧紧依靠人民,要有健全的保障机制。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思维工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从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角度审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指导中国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论,从六大思维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科学方法论进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论述、生态危机的根源性论述以及破解生态困局的路径论述,形成了其关于生态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期国内外生态现状,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同中国生态的具体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新思想新论断。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关键时期,深入研究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实践逻辑,无论是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还是对于全面推进世界的绿色发展,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21,(9)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优秀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可缺少的构成板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意蕴。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优秀中国传统哲学思维,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等方面的哲学意蕴,并辩证分析这一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以理解和把握该思想的创新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态问题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生态保护理念为理论基础,面对现实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了以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文化观、生态法治观为其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等,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策划导言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根本立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对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观的历史继承与发展,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执政根基和实践需要,符合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颜晓峰 《党建》2023,(8):21-24
<正>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主张和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人民观,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大实践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人类文明形态转变的新文明观,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转向的总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思想根基,以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文化底蕴,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为实践基础而形成的有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蕴丰富,主要包括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双重时代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飞跃、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新转化,同时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指南,为破解全球生态难题提供新智慧。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生动体现为: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方法论原理;自觉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创新意识、整体观念、辩证思维等方法论精华;自觉传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凝练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调查研究等特色方法论;自觉推动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两个结合”、守正创新、以时代课题为驱动等方法论创新。由此,中国共产党自觉构建了布局新时代发展战略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