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创造的重大成果,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深刻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合乎规律性的实践逻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理路、特色意蕴及实践路径,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通过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生动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终结了封闭僵化的一元现代化发展旧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以并行不悖的“多线论”发展模式,破解了“单线论”裹挟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中资本宰制的同一性发展逻辑,而且重构了和而不同的现代化新样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多元叙事场景,不仅破除了“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的逻辑悖论,而且开辟了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从“一元”与“多元”维度探析现代化的叙事面向,在“应然”与“实然”的张力间透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逻辑,在“一”与“多”的辨析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性,以此作多元现代化合理性之答。  相似文献   

3.
刘冠廷 《世纪桥》2024,(4):30-32
推进中国式民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断从原创性上对中国民主现代化理论作出重大贡献,通过其特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形成了中国式民主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式民主现代化最新表达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属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确保高质量推进中国式民主现代化发展,还需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为指导推进中国式民主现代化发展,开创中国民主治理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内在特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经过新时代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型现代化之路,科学解答了通过何种路径超越资本逻辑现代性危机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困境的“世界之问”,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贡献了全新理论形态;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对以资本为逻辑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作了全面辩证的批判,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马克思现代化理论,拓展了现代化道路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方向,开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价值逻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结合具体国情和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从发展结构、精神底蕴、实践向度等多维层次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进行传承与创新,使马克思现代化理论在21世纪更具鲜活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成功拓展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自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来,学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论题,对其形成逻辑、基本内涵与遵循、重要意义、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又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引。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现代化,更是关涉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从历史层面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内含追求“温饱型”“小康型”以及“幸福型”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度。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深层主题,激发美好生活的主体动力;以变革社会生活为内在追求,符合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以超越资本逻辑为显著特征,构筑美好生活的现实根基;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契合美好生活的发展逻辑。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彰显了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发展史、世界现代化史、世界社会主义史、国际关系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中国式现代化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世界发展史上的意义而言,它超越了以自由市场机制为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道路;就世界现代化史上的意义而言,它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和标准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新道路;就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而言,它突破了单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思维,超越了苏联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就国际关系史上的意义而言,它突破了“国强必霸”的西方崛起逻辑,超越了传统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国际秩序运行逻辑,开创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与国际关系现代化新道路;就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而言,它超越了单一现代性文明思维,为多元现代性文明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杨章文 《探索》2022,(1):1-1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理论逻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的历史逻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生动转向的实践逻辑相统一的产物。实践表明,这是一条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首要原则、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显在特征、以赓续中华文化基因为核心要义、以共同富裕为价值主线、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和平发展为行动准则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现代化道路。基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诠释了“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逻辑≠资本逻辑”“现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内涵要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党在把握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历史维度上顺应时代发展,逐步实现了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在实践维度上立足现实要求,以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践旨归;在世界维度上,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为解决人类现代化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而且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坚持线性发展时间观,人为设立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发展阶段,并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纵观人类历史,成功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三种:以英美等先发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中心主义”模式;以德国和日本等后发国家为代表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政党中心主义”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就在于树立了正确的现代观,并探索了与自己历史社会情境相匹配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选择,既具有丰厚的学理意义,也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威合理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主线,即以政治权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政治权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拥有一套完整且自洽的逻辑体系: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权威以及政党的理论阐述,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源于对前人失败教训的系统总结,具有深刻的经验逻辑;源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科学谋划,具有鲜明的实践逻辑;源于对化解发展风险、塑造政治认同与转化公共利益的实际需要,具有强烈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提供思想指引,经验逻辑提供历史镜鉴,实践逻辑提供坚强保证,现实逻辑回应发展要求,共同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需要从多维度多层面系统把握。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理论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两个大局”现实观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经验系统总结的四重逻辑体系,建构了理论—历史—现实—实践“四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图式,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色,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侵略掠夺、殖民扩张型现代化之路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14.
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核心价值,其内涵意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方向道路自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一以贯之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从自身国情和历史条件出发,独立探索、开辟、推进和拓展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二是动力机制自立。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把实现现代化放在中国人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三是思想引领自主。以原创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四是战略蓝图自决。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自主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蓝图,实事求是地规划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凸显了独特的意义,破解了西方“定于一尊”的现代化逻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层面彰显出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中西方现代化的差异,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能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属性,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逻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资本至上”逻辑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超越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强国必霸”的历史定律。中国式现代化以“五大文明”协同推进,重塑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物本主义的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格局,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征服自然”范式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变革不仅是社会迭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革命使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党的中心任务。厘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应然、实践实然和价值使然,有利于应对动荡世界局势,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方向,踔厉奋进乘风破浪。溯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为探索实践路径奠定理论基础;路径探寻是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向度。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持续推动着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并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它所蕴含的认知逻辑、分析方法和价值取向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遵循。基于“人民性”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行学理阐释,其内涵意蕴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生动诠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经验的现实启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回归人本逻辑的价值旨趣,破解了“西方中心论”的话语霸权,创造了社会主义新文明,从而摆脱了资本逻辑宰制,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相似文献   

18.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指引及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正义基因及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精神都是其重要支撑;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更是有力的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力地回击了“国强必霸论”等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接续探索,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断实践,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由“后发外生型”向“自觉内生型”的模式转型,创造了带有鲜明中国特征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不仅实现了对西方资本逻辑的超越,摆脱了现代化建设的单一模式,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话语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深化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应运而生。就生成逻辑而言,道路自信是言之有物的现实基础,理论自信是言之有理的理论支撑,制度自信是言之有效的政治保证,文化自信是言之有信的精神滋养。在内容形态上,表现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实然阐释,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然总结,对中国式现代化原则方法的应然明确。在功能导向上,作为相对独立的观念上层建筑,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反作用于“四个自信”,有助于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有助于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