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声 《新湘评论》2010,(15):25-26
浏阳永和镇,是一块经过血与火洗礼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之一的红一方面军的诞生地。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兵团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此会师,红军统帅毛泽东、朱德正式创建红一方面军,在朱毛红军斗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1935年1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即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随后,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作战。与此同时,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辖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我在红一军团担任教育科长。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14,(1):42-42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4军是毛泽东、朱德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简称红4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支红4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4军与红3军、红12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旋即改称红1军团。1930年8月23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四军是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支"红四军",也是第一支  相似文献   

5.
1928年5月,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红军经常出入于邻近的茶陵、酃县、永新、桂东一带,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一次总结会上,当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风趣地  相似文献   

6.
在红军长征中,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发挥了独特作用。他担负起指挥红五军团掩护中央红军转移殿后的艰巨任务;他在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作出重要贡献;他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推进,为赢得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的支持作出重要贡献;他为后人留下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珍贵历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正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支"红军"。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与红三军、红十二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旋改称红一军团。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合编组成红一方面军。  相似文献   

8.
1934年秋,中共中央被迫率领红军实行长征转移,并在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期间,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革军委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又是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三人团”成员之一的周恩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为扩大政治影响,筹集红军给养,发展革命力量,中革军委和苏区中央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中央红军主动出击,直下漳州.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一举攻克漳州,取得重大胜利.红军攻克漳州,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伟大胜利,也是确立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又一次重要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10.
1935年5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17勇士已取得成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首长也抵达大渡河畔的安顺场。当时只有3条木船,红军  相似文献   

11.
红军湘籍将领──对长征胜利的历史贡献夏远生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举世瞩目的战略转移。数以万计的红军湘籍指战员参加了各路红军的长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红军将领参与领导了除红二十五军以外所有长征行动,对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通道会议到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2.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胜利攻克漳州。毛泽东对他的将士们说:“有人说我们红军只会关门打狗,怀疑我们在白区能否打胜仗。可是叫他们看看,我们打得蛮好嘛!我们从江西跑来几百里,一下子打到了这里,消灭了国民党的许多军队,张贞做梦也没有想到,红军简直成了天兵天将。”毛泽东的一席话是风趣幽默的,引来了一阵喝  相似文献   

13.
在那场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最艰险莫过于爬雪山过草地了。然而有一位年轻的女红军,她却传奇般地三次通过草地,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唯一的一个三过草地的女红军。这便是在我国戏剧史上第一次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和毛泽东的艺术形象推上舞台的剧作家、戏剧教育家,第四届、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的李伯钊。从山城走出的女红军李伯钊,原名李承萱。1909年3月20日出生于重庆大梁子蒙家院子的世代书香之家。父亲李汉周是个嗜书如命,学识渊博的人,母亲杨凤仙也是一位熟通诗文书画的名门闺秀,李伯钊自幼受父母的…  相似文献   

14.
李特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在红军时期,他却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大学教育长、西路军参谋长。在长征途中,李特奉陈昌浩的命令,带人持枪追赶毛泽东,并对毛泽东出言不逊,阻拦中央红军北上,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十分关键的事件。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绝处逢生。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对于党和红军的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长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精神动力,锻造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突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2,(9):65-F0003
红军大学的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军大学、红大。1931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江西宁都成立。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发出的《关于改编红军学校的命令》决定:“以原有高级班上级班,改为红军大学校”,从此开创了人民军队办大学的先河,被毛泽东誉为“红埔军校”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2,(11):52-52
1935年9月下旬,经过哈达铺整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从岷县进入漳县境内。9月25日,红军突破国民党王钧部渭河防线,直抵通渭榜罗镇。  相似文献   

18.
丁艾 《党史文汇》2004,(10):33-34
在那场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最艰险的莫过于爬雪山过草地了!然而有一位年轻的女红军,她却传奇般地三次通过草地,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惟一的一个三过草地的女战士.她便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次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和毛泽东的艺术形象推上舞台的剧作家,戏剧教育家,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的李伯钊同志.  相似文献   

19.
<正>歌词凝练、曲调昂扬的著名红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峥嵘岁月里。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1936年4月,毛泽东决定原中央苏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继续办下去。同年6月1日,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在陕西保安建  相似文献   

20.
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和领导红军的新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是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情况下诞生的。如何使幼小的红军在四周强敌包围中立足和发展,是摆在红军领导者面前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统战理论运用于中国武装斗争,广泛开展军事统战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