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0,(8):100-104
1968年,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奔赴农村和边疆。知青运动从狂飙突起到最后的偃旗息鼓,延续了整整10年。而张铁生、李庆霖、肖芸等的三封信却真实地影响了千百万中国知青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2.
"英雄"论     
胜利时不可一世,挫折时一蹶不振,这样的人,经不住成败的考验,不是英雄。一现如昙花,沉沦不再起,这样的人,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不是英雄。能够抗患难,不能够度安乐,这样的人,经不起物欲的考验,也不是英雄。最近一段时间,从媒体上看到两个熟悉的名字:一个是辽宁兴城的张铁生,一个是石家庄的马胜利。——如今50岁以上的人对张铁生都不陌生,他是70年代参加大学考试时交了白卷的那个年轻人,后来又受到“四人帮”的牵扯,还被判处了15年有期徒刑。然后他没有永远沉沦,到了1993年,他起步搞饲料公司,1995年就占据了沈阳绝大部分的饲料市场,如今他已成了…  相似文献   

3.
说到于是之,我要和大家交代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老舍写给于是之的条幅“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几乎?”当年交到他手里以后,他一声不吭,既没有向旁人显露此事,更没有裱起来张挂在墙上,而是悄悄地锁进了写字台的抽屉里。这一锁就是三十年之久,连与他接触较多的同事和朋友也一无所知。于是之的不尚声华、质朴纯真的作风不是悠然可见吗……  相似文献   

4.
从百色起义到浴血太行,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进军西南,邓小平戎马一生。他既能上阵破敌、功勋卓著,也曾治国安邦、下马编书。“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硝烟弥漫的前线,邓小平的办公桌上经常堆满图书和杂志,如晋冀鲁豫边区创办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北方杂志》等。1970年,在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版一批古典名著的消息后,正下放江西参加“劳动改造”的邓小平,及时委托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办公室的秘书赵子昌,请他代为购买这批书籍。当收到全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这些精神食粮后,他非常高兴,彻夜研读。除了军功、政绩之外,邓小平与新闻出版事业同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从挑煤工到红军团长 1911年1月13日,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市)的一户贫苦铁匠家庭。由于生活困难,他只读过几天《三字经》《百家姓》后就开始跟随父亲学打铁谋生。11岁时母亲去世,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到地主家放牛为生。14岁那年,随哥哥到江西安源煤矿做挑煤工,但累死累活忙了大半年,  相似文献   

6.
吴治江 《学习导报》2013,(16):46-47
杨林村是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叫郑志的少年。前年,他父亲因车祸丢了命:去年,母亲改嫁到外地。爹死娘嫁人,他默默地跟年过六旬的奶奶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7.
何叔衡出生在湖南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5岁丧母,7岁开始劳动。从l2岁到22岁,除中间有两年在家种地外,读了8年私塾。在这期间,有个叫姜方谷的塾师,对他影响颇大。何叔衡在姜师门下读了4年,不但修完了《四书》、《五经》,而且阅读了不少历代名著。  相似文献   

8.
谢觉哉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他十一岁就读完了《五经》。那时买书不容易,他便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读、借抄,并作札记。参加革命后,他的求知欲更强烈。1928年冬,  相似文献   

9.
1974年,朱德以88岁的高龄第九次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在此前后,他还多次阅读了中央规定的高级干部必读的32本马列著作,并且写了许多读书笔记。仅1960年到1966年,他的读书笔记就有十几本之多。  相似文献   

10.
王锦慧 《党建》2012,(8):49-50
2012年7月10日,已过晚8点。《党建》杂志社仍亮着灯,楼道里回荡着朱之文抚动心弦的歌声。朱之文和我们说过,登上"春晚"的那一刻他直想哭。其实,我们也直想哭,他一路走来实在太不容易了!分别数月,他还好吗?我们真的很想他。1也许是心与心的相通。第二天早晨一上班,朱之文就到杂志社来了,第5次到杂志社来做客。他穿着蓝色中式上衣,黑色灯笼裤,沾满泥巴的布鞋,斜背一个小挎包,汗流浃背地给我们带来了沉甸甸的礼物——他的演唱专辑《火火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8,(8):52-52
据王湘江、曾虎在6月30目的《北京青年报》上介绍:去年,刚刚履新半年的潘基文在为美国《新闻周刊》撰写的一篇文章中透露,多年来,在他的钱包里一直放着一张特殊纸片,上面摘录了《论语》中有关年龄与人生阶段的名句。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联合国大楼的秘书长办公室,对即将于7月初访华的潘基文进行专访。这位年逾花甲的韩国前外长说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展现出了鲜为人知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潘基文说,“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我指引方向。”他说,他一直在努力从《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无论是履行公务,还是处理个人私事,  相似文献   

12.
舐犊     
王麦菊 《党课》2011,(22):80-81
那是1991年的5月29日,庄稼地里的活儿正多,一大早他就与妻子下地了。快到中午时,有人慌慌张张从村里跑来告诉他:“你的女儿出事了!”他与妻子赶紧回到家,发现女儿浑身上下满是燎泡,呈重度烧伤状态。原来,3岁的女儿在家中与小伙伴玩耍时,不慎点着了一个小汽油瓶,大火瞬间烧遍了全身。  相似文献   

13.
儿子今年11岁多了.小家伙从小就喜欢看书,《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前两年就看完了。现在.他又喜欢上宋词,岳飞的《满江红》看了几遍就可背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1909年,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清末秀才,字写得好,诗词做得好,历史知识也很丰富。因吴晗的父亲教子很严,吴晗是长子,因而对他要求更严。七岁时,吴晗就进小学念书了。他学习刻苦勤奋,风雨无阻,不仅功课好,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处借书看,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有时为了借书,竞要跑上百八十里路。他看书既快,又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5):92-93
中国的史书有个传统,一个人但凡做成点事儿,有关他的过往就变得与众不同,甚至,就连他出生的时候也被老天赋予了“异相”。《史记》和《汉书》中都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有一天在水边睡着了,梦见了神人,结果回家就生下了刘邦。既然司马迁和班固皆言之凿凿,便不由你不信。还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夫人怀孕的时候梦到有太阳入怀,汉武帝的老子汉景帝当时还是太子,还没当上皇帝呢,听到有这事儿便从此把刘彻加以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6):79-80
一先生去河边钓鱼,先穿了片树叶,半天没鱼上钩;他又换了块面包,一样没鱼上钩;没办法他只好去换蚯蚓,还是半天没鱼上钩。气急之下他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摔入河中说:“到底要吃什么自己去买吧!”  相似文献   

17.
刘永安的《入党四十年》,讲述了空军一级飞行员到书画篆刻家的心路历程。他刻的“国际歌”篆体印文1991年通过中央党校副校长转寄到江泽民主席手中。江泽民主席看后回信:“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下,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都需要不断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投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启蒙思想家,陈独秀非常重视新闻媒体的巨大威力。从江南乡试接触《时务报》受启蒙,到反袁复辟创办《新青年》倡革新,再到国家危难之时创办《热潮》讲抗日,他创办过多种报刊。新闻实践长期伴随他的政治活动,并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经验,具有精湛的新闻工作艺术。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想到埃德加·斯诺。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他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他数十年如一目,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称誉为“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  相似文献   

20.
周益  李诚 《廉政瞭望》2008,(3):24-25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获奖无数,而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当年振奋全国。然而,他亦因《法撼汾西》《天网》而坐上被告席,十年官司缠身。 无论是作家张平,还是高官张平,他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合的低调。从作家到副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