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步书林,面对仪仗队般挺立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书香,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象饥饿的人扑向面包”。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尾的地摊,许多书籍让人们瞧着眼热心跳,看了目瞪口呆,如果说这也是“精神食粮”的话只能算是走了味的“面包”吧。 野史轶闻秘事——让我们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2.
霞飞 《党史博采》2011,(3):10-14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毛泽东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时代在韶山上私塾时,那时毛泽东在“正课”之外,喜欢看“杂书”。在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就有关于李白成的书籍。及至年纪稍大些,毛泽东接触的关于李自成的书籍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3.
“仕而不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机关干部“厌学”症剖论江西余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们智慧的养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然而,如今一些党政干部却染上“厌学”症,有意无意地折断了这根“翅膀”请看──从"书记...  相似文献   

4.
想读就读     
靖晓莉 《当代贵州》2013,(19):60-60
关于读书以及书籍带来的益处,有许多至理名言。譬如:“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等等。  相似文献   

5.
新化县“读者协会”是一个群众性读书组织。成立两年来,读者协会的会员逐渐养成了爱读邓小平理论书籍的习惯,一个邓小平理论的群众学习热潮在新化悄然兴起。其主要做法是:1、开设理论书籍专架。针对社会上的个体租书部只有消闲书而无政治理论书籍的情况,读者协会在租书部设立了政治理论书籍专架。其中既有领袖们的原著,又有学习领袖著作的辅导材料,还有大量的反映正确思想形成过程的历史书籍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书籍,丰富多彩。2、把积极借阅政治理论书籍作为评选优秀读者的必要条件。为了鼓励“读者协会”的会员多读…  相似文献   

6.
中共“一大”上毛泽东是否反对了“左”、右倾思想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一些党史书籍,一些毛泽东研究书籍,都说毛泽东在中共“一大”上与“左”、右倾思想(有的甚至说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斗争。此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尤盛。此说源于何处?有无根据?值得认真查考。 首先,此说在所有的书中出现,都没有注明出处。如李锐《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说:  相似文献   

7.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曾讲过一段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浩如烟海的图书,推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善于利用图  相似文献   

8.
季春光 《党课》2014,(19):74-74
江苏省泗阳县167名大学生村官当起了农家书屋的“店掌柜”,把农家书屋建成了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加油站”、结识朋友的“交友所”。让农家书,屋变身“淘宝屋”。他们积极与团县委、县妇联、文化站等相关部门联系,争取资金、图书等方面支持,充实农家书屋内的儿童书籍、科普杂志和画报等,方便孩子们淘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农家书屋变身“快乐屋”。  相似文献   

9.
农家书香飘     
“以前村活动室条件有限,存放的大量书籍严重损坏,有的村干部为了保存书籍,直接把书搬回家放起,书籍没能发挥作用。”古蔺县马岭村党史部书记陈群说。  相似文献   

10.
九江市委党史办在开展“三个代表”的教育活动中,根据机关党委“六个一”活动的安排,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于 9月 2日向九江市劳动教养所赠送《曾山传》、《杨尚奎传》、《赣北英烈》、《赣北史话》等党史书籍 60余册,受到了劳教所干警的欢迎。劳教所领导在代表全所干警接受赠送书籍后表示:党史书籍记录着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必将对劳教人员的改造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们工作人员的好帮手。 九江市委党史办向劳教所赠送党史书籍$九江市委党史办@李丽钧  相似文献   

11.
书籍,记述着人类历史和人类对社会,以及对大自然的感知、感觉、感悟;记载着古今中外人类所积累的经历、知识、经验;记录着多姿多彩的高山、河流、绿水;记忆着波澜壮阔的人生、风情、世俗。古人有把“读书使庶人变为贵人,不读书使贵人变为庶人”之说,高尔基有把书籍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之言,莎士比亚有把“优秀书籍称为全世界营养品”之语,毛泽东有把“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的教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萍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围绕“存史、资政、育人”这一主题,撰写出版了《中共萍乡地方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研究文汇》等书籍,征集了一批党史书籍及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3.
赵恺 《党员文摘》2023,(13):42-43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古代那些珍贵的经典书籍最后都去哪儿了?先秦两汉的书籍保存和文化传承得益于领先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文字系统,中华民族自古便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优良传统。即便是在遥远的商周时代,那些镌刻于青铜和甲骨之上的文字,亦有专门的国家机构负责收纳和保管。正是通过那些“父子相传,以持王公”的史官不解努力,中国文明才呈现出“三代虽亡,治法犹存”薪火相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书籍几乎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是唯一的知识“保护和传播”方式,因此,人们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要与同时代或过去的人们进行活生生的对话,书籍便成了唯一的媒介,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异军突起,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渐渐被打破了,人们的文化兴趣也呈从书籍向屏幕转移的趋势。 电视文化的长驱直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壮观。且不说在政治、经济以及对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单就对人类的文化方式的选择来说,电视文化也掀开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集在自家的电视机前,他们毫无吝啬地把大部分闲暇时间,奉献给了这个被视为“侵入圣地的魔盒”的东西,并无怨无悔、气喘嘘嘘地追逐着它,依恋着它……这显然是人类文化生活方式的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漫话藏书票     
隔山 《党课》2008,(1):102-104
把一张小小的藏书票贴在书籍扉页上,既可以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又可以增添书籍的美感,提升书籍的价值。藏书票通常呈小幅版画形式,作用如同中国传统的藏书印章,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之誉。藏书票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成为一种艺术品,在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中广泛交流、展览、收藏,深受人们喜爱。国际上许多著名画家如法国象征派的奠基人高更,西班牙艺术巨匠毕加索,英国版画家贺加斯等人,都创作过不少精湛的藏书票作品。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07,(2):F0002-F0002
近年来,萍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围绕“存史、资政、育人”这一主题,撰写出版了《中共萍乡地方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研究文汇》等书籍,征集了一批党史书籍及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一个周末,一位大二女生带着一本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来到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咨询老师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一次沟通性的对话: 学生:最近,我从新华书店买了这本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书籍,真是“不读不知道,读了吓一跳”,原来心理健康问题对我们大学生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冬闲时节,在宝坻区大白庄镇朱家窝村,进农家书屋“充电”“淘金”,成为村民的新时尚,村民们常常结伴来到书屋阅读农业、科教等书籍,为发展农业生产储备能量。据了解,宝坻区今年将累计建成340家农家书屋,目前已有216家落成使用,拥有各类书籍22.4万册,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免费的致富“学堂”。  相似文献   

19.
“不打麻将来看书,我的书屋我的家!”这是如今很多农民朋友挂在嘴上的一句顺口溜。随着“农家书屋”这项推动新农村文化基础阵地建设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农村有了图书室,农民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成了令人羡慕的“文化人”,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能和自己需要的书籍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20.
农五师八十一团加工厂工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开展了“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宗旨”的有奖读书活动。激发了职工学习技术知识的热情。为了配合这次有奖读书活动,扩大职工的知识视野,满足职工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厂工会号召干部、业务人员把家里闲置的书籍捐献出来,改变了厂“图书阅览室”科技专用图书不足的现状。连日来,全厂22名业务干部共捐献132套有关棉花检验加工、机械制图、棉花加工机械的安全操作等专业书籍。借到一套《棉花加工机械安全操作》书籍的李红军高兴地说:有了这套书,使我拿上一等奖充满了信心,也使我学到了棉花加工机械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