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圳经过18年的建设,已从过去的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的一座新兴城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深圳正面临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深圳定位为经济中心城市,对特区新优势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把深圳建成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这一新定位,无疑给处于“特区中的特区”──福田保税区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中,福田保税区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能否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支撑点?本文集中对这些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2.
深圳要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的城市,没有文化是说不过去的,这也是城市的客观需要。现在提出来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差别很大。八十年代,深圳文化的发展带有自发性,结果使“港式文化”在深圳有一定的市场。后来意识到了,开始提倡高雅文化,这我是拥护的。但最近几年,我不再仅是讲高雅文化了,深圳要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就要针对深圳的实际,创立自己特色的文化,而不只是外来的高雅文化。我不同意深圳是文化的转运站的说法,不能只做“过客凉亭”,要有自己文化目标。高雅文化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有些是历史的、过…  相似文献   

3.
十五年来,深圳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深圳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特区艺术舞台好戏连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繁荣仍然是初步的,与深圳作为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和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为适应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市文化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并从理论上对我市的文艺发展战略规划作初步探讨。(-)十五年来,深圳文化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设…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自创建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和经济效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排头兵”和“试验站”。“八五”期间是深圳发展极其重要、关键的时期,它面临港、澳回归的特殊历史进程,肩负着跨世纪的国际性城市建设和宏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历史重任。公路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各级政府对公路的建设与发展都极为重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先行官”的作用,深圳特区的成就与发展,离不开公路,十多年来,深圳公路有了惊人的发展,深圳…  相似文献   

5.
3月24日,深圳大学与深圳商报联合举办“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研讨会”,会议就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定位、城市功能、产业配置、人文环境及管理等问题展开研讨。专家认为,现有的经济结构优势和体制优势使深圳有条件在高起点高标准上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深圳今后应着力于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名牌产品成长机制;②在改革上继续探路和先行,进一步发挥深圳的“窗口”作用,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法规体系、会计制度和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发挥体制方面优…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八五”过去,“九五”届临。应改革开放大潮而诞生、成长起来的深圳经济特区,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的辉煌之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此之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冷静而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深化改革,增创特区新优势的要求,制定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为全市人民进行第二次创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八五”期间,深圳人民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和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深圳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五年来,国民经…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深圳的发展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十五”期间,深圳市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向建设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城市,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在这一转变中,作为知识资源生产与分配主要机制的高等教育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欠缺,已成为制约深圳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瓶颈。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深圳大学城,积极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来深办学,实现深圳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速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质量、人口素质和文化品位,促进深圳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的不平凡的历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深圳建设15年的历史经验,分析特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于我们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实现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方面,应当充分肯定,特区成立15年来,深圳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供配水、电力、道路、通讯、港口、机场、火车站、口岸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深圳成为国内投资环境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 ,历史文化积淀少 ,且农村及外来流动人口的比重大 ,市民文明素质总体不高。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发展要求 ,深圳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方面要有进一步的思路和作为 ,要切实转变观念 ,深刻认识社区文化所具有的非公益性、“非官办文化”的特点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与机制 ,引导社区文化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本文拟就促进深圳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几点建议。1 要加强社区文化规划建设与管理。各级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深圳移民城市的特色 ,切实制订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 ,使社区文…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现代文化名城”?用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来评价?这是我们讨论的核心所在。“现代文化名城”首先是国际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又分三种,即全球性国际性城市、区域性国际性城市、国家性国际生城市。未来的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深圳应该成为环亚洲太平洋的区域性国际性城币。但仅仅是国际性城市还不够,只有在国际国内具备某种程度的文化声誉,才可能称得上“现代文化名城”。而文化声誉的程度如何确定,这就需要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说来,这套指标体系首先是综合的,即应包括科学、教育、卫生、体育、人口、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精神,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本文就社会科学工作如何为全市“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发挥出自己的积极作用谈一点看法。一、社科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在“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曾凭借政策、地缘、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创造了许多发展奇迹。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全国改革的深化和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特别是上海…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结束的中共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和深圳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在今后5年中把深圳初步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等几十个城市也都先后提出了类似的发展目标,这说明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不仅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圳各项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中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条件和发展战略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关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几个基本概念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我们必须首…  相似文献   

13.
一、从深圳实践看文化对精神文明的推动作用深圳在建立特区前,是一个文化基础非常薄弱,文化设施极为简陋的南国边睡小镇。到办特区初期,曾一度被人贬之为“文化按漠”。历经了短短的十五个春秋,深圳的文化建设随着特区经济的腾飞而出现了超乎寻常的发展,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精句构建现代化文化设施,为精神又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建立现代化文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党的十四大报告说:“精神文明建设要有相应的物质保障,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收入,并把…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委市政府去年初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深圳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深圳未来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四个难以为继”表现出来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必须走科技创新、人才强区的发展道路。一、福田区人才优势面临新的挑战1.党政干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党政干…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伴随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深圳的文化建设也堪称“超常规发展”。各方面文化建设的投资已超过15亿元以上,各类文化产业的经营年收入超过20亿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时至今日,深圳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新兴城市,成为镶嵌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将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既定战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深圳市1995-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用十五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杨立勋:《从“对外开放窗口”到“国际化城市”——加入WTO后深圳的未来走向》——该文指出,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非常符合深圳实际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圳新的发展标杆。中国加入WTO前,深圳经济特区一直扮演着对外开放窗口的角色。22年来,中国通过特区这个窗口,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信息,推进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深圳必须从“对外开放窗口”向“国际化城市”转变,这不仅是深圳对外开放量的扩张,更是深圳对外开放质的扬升,是深圳迎接WTO和全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挑战的战略抉择,是深圳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认为要从以下六方面落实措施:成立国际化城市建设指导机构;开展国际城市调查研究工作;加快建立与国际贯例接轨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实施科教兴市、文化立市战略。  相似文献   

17.
深圳是经济特区,要不要建成“文化名城”?我想着重谈规划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深圳十五年来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发展的方向上一直摇摆不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已由一个边睡小镇变成了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但是由于城市功能的单一和发展方向的模糊,限制了深圳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九十年代,深圳已面临着再上新台阶的课题。在第二次创业的重要时期,市委、市政府已确定最终将深圳建成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这个战略目标的提出,应该说是深圳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从无序到有序,是一个城市走向成熟的标志。那么,…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引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搂”的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挥特区的作用,在1995年市二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用1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进行二次创业,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需要一大批通晓深圳实际、熟悉国际惯例、懂经营会管理。掌握现代工作技能的国际性人才。然而,当时深圳的干部队伍远不适应这一需要,有56%的党政局级干部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世纪之交的10年间要到龄退休,有824…  相似文献   

19.
深圳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已经从南国的边题小镇,变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因此,我认为,当今中国,从“城市文化”的视角看,有三个城市是最值得关注的。其一是代表“京派”文化的北京,其二是代表“海派”文化的上海,其三是代表“特区文化”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一国两制的临界线、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移民汇集的新都市、商品经济的大市场,这种较为特殊的地缘和人文背景会必然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或者说形成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用20年时间,把深圳建设成为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这是一项跨世纪的战略抉择。然而,多年来积聚于深圳的几十万“三无”入员,对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构成7一个巨大的障碍。彻底清理“三无”入员.是建设国际性城市的需要,势在必行。一、“三无”人员的涌入,给特区城市背上了沉工的包袱滞留在深圳的无有效合法证件、无合法正当职业、无合法居所的“三无”入员,构成相当复杂.乞讨、卖花、拣破烂、摆地摊、做小买卖者有之;居住在山边、水边、沟边、村边、路边和乱搭乱建场所的无证者有之;此地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