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京上台后便开始调整外交政策,积极推行务实外交。今年以来俄相继出台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新军事学说”和“俄外交政策构想”。在新外交战略中,普京把“确保国家安全”和“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将复兴俄罗斯、争取与俄利益相符合的大国地位作为俄外交的长远目标。目前看,普京外交工作的重点一直围绕着三个问题:维护反导条约、争取经济合作与经援、解决车臣问题。 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第一次参 加了在日本冲绳召开的西方 7国加俄罗斯的8国首脑会议,但却引人注目。舆论认为,冲绳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2.
俄美“蜜月”期还有多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一个多月来,俄罗斯展开空前活跃的西方外交,积极向以美为首的西方靠拢;西方伸出双手,要与莫斯科在反恐怖斗争中结为“盟友”。俄美交好成为当前国际局势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俄美共度“蜜月”互有所需 俄美两国由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利益相左,近年来龃龉不断。特别是小布什上台后推行的强硬外交政策,使两国关系再度冷却。  相似文献   

3.
为了重振昔日大国地位,俄罗斯在不断调整对外政策。在加强东方外交,积极发展与独联体、中东欧和亚太国家关系的同时,它主动修复和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关系。5月19日至25日俄外长普里马科夫对墨西哥、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正是俄罗斯调整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全球外交的又一具体步骤。 对于普里马科夫此次拉美之行,俄罗斯和拉美3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的不同需要。 冷战时期拉美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苏联解体后,俄拉关系中断,俄对拉美的影响力随之消失。然而,西方对俄罗斯在政治上的遏制、经贸上的歧视和限制,以及北约决意实施东扩计划等现实,促使俄罗斯开展全方位的全球外交。普里马科夫  相似文献   

4.
压力下的俄罗斯外交●俱孟军北约东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遏制俄罗斯的重大步骤,也是俄罗斯外交面对的最大难题。1997年,随着北约东扩的正式起步,俄罗斯为避免孤立和被动,加大了全方位外交的力度。这一年,俄美关系虽然有所倒退,但俄欧关系、俄日关系、俄中关...  相似文献   

5.
俄格“间谍风波”折射出大国对外高加索地区的争夺,从中也看出俄地缘政策的变化在格鲁吉亚逮捕4名俄罗斯军官,并处以间谍罪后,俄格关系空前激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大为震怒,专门召开安全负责人会议,谴责格“企图勒索和挑衅俄罗斯”,切断与格方所有交通联系,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制裁,宣布俄驻格军事基地进入临战状态。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务院日前公布了2007年至2012年的美国外交政策战略计划。在这份文件中,美国政府公开表示今后5年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是遏制俄罗斯"在某些领域的负面行为",并且继续推动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颜色革命"。报告语气强硬。俄罗斯媒体注意到,美国国务院的这份文件提到俄罗斯时用了很多篇幅,而且措词强硬,咄咄逼人。今年  相似文献   

7.
洪源 《瞭望》2006,(19)
美俄核力量失衡,与美国对前苏联、俄罗斯的军事误导密切相关 3月伊始,美国国际事务和外交政策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刊物《外交》杂志发表了凯尔·莱伯和达丽尔·普列斯两人对俄美核力量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美国已重夺核优势,美俄核均势已近终结,美已近乎拥有在第一轮核打击中就摧毁和瘫痪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发起核反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将全面参与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开拓亚太外交的新局面。这是俄罗斯外交部最近在召回俄驻亚太30多个国家的大使和其他高级外交官举行的使节会议上确定的。 俄罗斯是一个地处欧亚大陆的国家,其中亚洲部分占全国总面积的3/4。位于亚洲版图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资源丰富。因此,俄把自己称之为“欧亚大国”。在苏联解体之初,俄曾一度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急于把自己“融入西方文明社会”,幻想“依靠西方帮助迅速摆脱经济困境”。结果,事与愿违,一味追随欧美的外交政策不仅没有换来大量经济援助,而且严重损害了俄的大国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俄当  相似文献   

9.
以朝核问题为视角探析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4):20-21
布什执政初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对朝鲜则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的遏制政策。“9·11”恐怖袭击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日趋强硬,称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并将其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和军事打击的目标之列。朝核危机后,美国坚持以“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消除朝鲜的核武器计划。朝核试验后,布什政府将朝核政策做了策略性调整,积极调动国际社会力量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对朝鲜采取遏制与接触并举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0.
袁征 《瞭望》2001,(52)
1月20日,布什宣誓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美国对外政策随之出现大幅调整,从执意发展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到最终退出《反导条约》,从拒不执行《京都议定书》,到中东政策的大幅摇摆,从单方面挑起美俄间谍纠纷,到处理中美撞机事件中的蛮横无理,布什主导的美国外交战略咄咄逼人,目空一切,单边主义甚嚣尘上,独霸心态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11.
近来,美俄在波黑维和、北约东扩、裁减军备等问题上争吵不休,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俄双方矛盾日益增加,它们表明俄在世界事务中对美国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了.近来,美俄在如何实现波黑全面和平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新的较量.10月6日在美国威廉斯堡闭幕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决定,派遣一支以北约为主、多达6万人的多国部队前往波黑取代目前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其中一半来自美国,由北约统一控制和指挥,以监督停火和制止违反和平协议行为.北约允许俄参加多国维和部队,但是,如果俄不愿接受北约统一指挥,则只能给俄罗斯部队某些与军事行动无关的任务.但是,俄罗斯认为自己为调解前南地区冲突所作努力比西方任何国家都要多,俄主张同北约建立联合维和部队,由北约将军和俄罗斯将军共同指挥或轮流指挥,多国维和部队应根据协商一致的计划行动,部  相似文献   

12.
张琪 《理论探讨》2005,(6):120-121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于我国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自布什政府2001年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在外交方面一直保持着强硬的态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入手,解释美国对外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并带有强烈绝对主义色彩的施特劳斯政治哲学,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基础,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基所在。而这样的哲学思想带有很强的危险性,它将决定中美关系的长期走向。  相似文献   

13.
最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俄罗斯的态度,对波黑塞族进行长时间大规模轰炸,同时加紧向中东欧地区的军事渗透.西方大国在原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外交和军事行动,损害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削弱了它在中东欧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外交部门表示了不满,国家杜马更是对外交政策提出了严厉指责.俄罗斯外交的困惑和走向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普京担任俄罗斯新总统后,俄 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会 朝什么方向发展,一直受到世人关注。 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叶利钦总统任职期间就经历了不断调整的过程。8年来关系时有起伏,最引人注目的是首尾的两次。 第一次是1992年夏,叶利钦总统在度过了俄与西方关系的短暂“蜜月期”之后,提出俄准备奉行既面向西方也面向东方的双头鹰政策。此前,俄曾提出准备加入北约;成为西方的盟友。这一表示被视为具有标志意义。 改行“双头鹰”政策,表明俄决定同西方拉开一定距离;准备使它对欧美和对亚太的政策达到一定的平衡。但是,俄朝…  相似文献   

15.
全力恢复并重振俄罗斯在大国上的地位和尊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国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俄罗斯应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对外政策后,引起多方关注。俄国这次调整对外政策核心,就是从过去十几年来强调俄要致力于“融入”西方体系,转为强调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从叶利钦时期的向西方“一边倒”和后来的“双头鹰外交”,到今天普京的“双翼外交”,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双翼外交”有哪些特点?取得了何等成绩?  相似文献   

17.
对欧盟来说,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是欧盟不愿看到的,而一个混乱的俄罗斯更是令欧盟害怕的;就俄罗斯而言,它从来就是欧洲国家,其发展有赖于同欧盟的良好关系 今年以来,随着普京出任俄 罗斯代总统和当选总统, 俄的外交政策把恢复同西方的关系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俄同西方冷淡了的关系随之逐渐升温,同欧盟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打破僵局关系升温 5月29日,俄罗斯-欧盟首脑会晤在莫斯科成功举行。欧盟对同俄新总统的首次会晤十分重视,其轮值主席国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和外长伽马、欧盟常设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以…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人权外交",确切地说是指某些西方国家把人权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外交领域当中,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一种准则,这种外交政策往往以捍卫人权为幌子,达到干涉和侵略别国的目的.1977年卡特政府开始在全世界奉行"人权外交"政策,揭开了美国外交史上新的一页.但是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政策在美国的外交传统中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本文将着重从美国"人权外交"的发展轨迹入手来讨论其演变历程及实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眼中的俄罗斯外交,由于撷取的视角和背景的差异,看法也大相径庭.俄罗斯建国之后,综合国力的大幅下降使得俄罗斯国家的重新定位、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走向等问题成了学者们关心的焦点.大部分学者认为俄罗斯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世界大国,俄罗斯的传统帝国倾向、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波兰于8月14日签署了波兰境内建立反导基地的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在波兰部署10个导弹拦截装置,并帮助波兰提升防务能力。此前,美国和捷克已于7月8日签署了在捷克境内建立反导雷达基地的协议。这两个配套的反导基地协议,被视为美国从军事上进逼俄罗斯的又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在20世纪下半叶的冷战中,美国获得世界惟一超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